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物业税是国际上通行的房地产税制,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税费改革的方向。在对物业税征收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征收物业税的利弊,并从税种与税率的设计、征税的主体、对象与依据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征收物业税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房地产税制改革应本着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税费租合理负担原则、税制简明原则、紧密结合房地产行业特点的原则进行,遵循简并税费,完善多环节多税种的房地产税收体系的指导原则。在房地产开发环节要着力推进税费改革,大力减少房地产开发销售中的不合理收费项目和沉重的行政性收费负担。在房地产交易环节完善土地增值税制度。在房地产交易环节,由于房屋征收标准、产权界定、价值评估、征管成本等各种原因,物业税当前征收条件还不成熟,需要逐步完善物业税征收的各项要求.为尽快推出物业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改革现行房地产税制,构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物业税制已迫在眉睫。物业税(又称房地产税)已是一个全球性的为世界多数国家普遍开征的税,特别是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物业税收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物业税制建设必须统筹规划,遵循物业税改革的原则,时物业税改革的目标、方法、步骤,需要动员的人、财、物等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  相似文献   

4.
改革和完善我国财产税制,是推进我国税制建设和改善地方财政状况的需要,更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应统一内外资企业财产税制和城乡财产税制,对法人和个人(家庭)保有的土地房屋普遍征收物业税(不动产税),对法人和个人拥有的车船等动产普遍征收车船税(动产税),同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相似文献   

5.
完善财产税制是进一步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需要。应遵循规范税制、公平税负、加强征管的原则,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产课税制度,构建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基本思路是:统一内外资企业财产税制和城乡财产税制,对企业和个人(家庭)保有的土地和房屋普遍征收物业税(不动产税),对单位和个人拥有的车船等动产普遍征收车船税(动产税),适时开征遗产与赠与税。同时,改革财产税制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美国征收房地产税的经验对我国物业税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税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正在酝酿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即开征统一的物业税。本文在介绍美国房地产税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我国房地产税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征收房地产税的经验,对我国物业税改革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斌 《时代金融》2009,(6X):57-59
"物业税"一词最早在我国被正式提出是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中。该文件明确提出了"实施城镇化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本文重点对我国物业税的税制要素进行了设计,具体说明了建立完善的房地产评估制度的基本准则、方法和技术,以期对我国物业税的开征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房地产税制的改革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地关注和重视。在中国,随着个人私有财产特别是房地产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现行房地产税制缺陷的不断暴露,房地产税制的改革和物业税的开征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并验证现行房地产税收体系中“轻保有重流转”的结构性失衡,由此加大了房地产开发成本并降低了房地产投机的经济风险,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埋下了隐患。由此得出物业税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看法。现行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政策的重点应是对空置的房地产征收较重的保有环节的税收,对百姓消费居住的房地产则应实施合理的减免税。  相似文献   

9.
刘源 《中国税务》2009,(8):63-63
在观念上要正确审视物业税的作用 目前,房地产税制中诸如流通环节税费高、保有环节税费少、征税范围狭窄等问题大量存在。这些问题不可能通过物业税一个税种就全部解决。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通常在物业税之外,还要完善与房地产交易、继承等方面有关的税种。因此,推进物业税改革要对房地产税制进行全面分析,合理构建房地产税收体系,不宜过分夸大物业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房地产税制的改革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中国,随着个人私有财产特别是房地产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现行房地产税制缺陷的不断暴露,房地产税制的改革和物业税的开征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深入,房产税改革势在必行,2011年我国上海和重庆作为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率先发布了房产税征收方案,对部分个人非营业性住房在保有环节征税。文章在研究我国现行房产税税制体系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物业税又称财产税或地产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都要缴付一定税款。而应缴纳的税值会随着其市值的升高而提高。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明确地提出征收不动产物业税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措施。 目前我国的不动产税收存在内外税不统一、房和地分设税种、计税依据不合理以及税基较窄.对房地产征收费用较高等诸多问题。物业税是将现在购房时所缴纳的房产税和土地税合并。将房屋建设期间的税费征收转变为房屋保有期间的税费征收。两年前。物业税的概念在中国刚刚提出的时候,人们唯恐其引发“房价大跌”,但这种观点现在已很少有人提及。可以肯定的是,物业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开征物业税。房地产业的税费征收环节后移。地价和相关税费分70年交,那么也就意味着占住宅成本中一大半的地价和相关税费在销售时只需先交纳1/70。那么开征物业税能否真正抑制房价?还是只将会有助于减轻房地产企业开发初期的资金压力?如果这样的话,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购房者总体购房成本的下降!因为,开征物业税后,开发商因此在开发成本上获得的好处,却不一定会在商品房的总价上优惠给购房者。 进退维谷中的物业税究竟能否震荡中国房地产界,能抑或不能?对银行信贷又会产生何种影响?中国物业税时代来临了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月18日,上海和重庆作为试点城市,开始征收房产税,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房产改革启动.本文阐述了推进物业税改革将带来的影响,结合现状提出现行房地产税制中存在的弊端,同时在我国现行房产税税收征收管理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开征物业税面临的实际操作难题,提出了未来房地产税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曾广利 《云南金融》2011,(7X):180-180
随着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深入,房产税改革势在必行,2011年我国上海和重庆作为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率先发布了房产税征收方案,对部分个人非营业性住房在保有环节征税。文章在研究我国现行房产税税制体系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纯  董绍清  王杨  晏锋  邱孝 《金卡工程》2010,14(11):274-276
本文针对中国房地产税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从房地产税所占比重、税制类型、税制要素以及税种选择四个角度简要进行国际比较,提出我国房地产税制可以借鉴的五条国际经验:即征收统一的房地产税、建立基于价值的不动产评估体系、不断提升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将房地产税制设计纳入整个税收体系改革以及按照"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推动房地产税制改革,进而对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开征物业税是大势所趋,对物业税体系构建中的基础问题进行了系统明确的界定。开征物业税的根本动因在于税制改革、增加财政收入和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土地出让金作为我国土地出让体系中的价格表现不应合并入物业税中,否则将需彻底重建我国土地市场甚至房地产市场。开征物业税仍面临众多的障碍,如居民承受力低、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和税种简化整合难度大等,近期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7.
开征物业税是完善我国财产税制的需要,是规范和加强对房地产业税收调节的需要,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不应成为开征物业税的障碍。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物业税制度建设的经验,集合我国的国情,我国应把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合并为物业税,同时我国的物业税应做到城乡统一、内外统一,应把物业税的征收范围确定为财产的保有环节。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不动产的房产和土地按我国现行税制规定。其保有环节主要征收的税种有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以及对外资企业征收的城市房地产税。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财产税制建设思路存在偏差,财产税体系不完善,财产税相关税种的税制要素设计不合理,财产税制公平财富分配作用有限。为适应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应尽快改革车船税,同时将现行对房屋、土地征收的财产税合并为房地产税并使其成为县级政府的主体税种,适时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从而形成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车船税、遗产税与赠与税等税种相互搭配的收入分配调节格局,充分运用税收杠杆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征统一的物业税,既满足税制改革"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根本目标;更可以给予地方稳定的税收收入,完善地方税制,有利于改变"土地财政"的恶性发展模式,进而达到更高层次地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调节收入分配等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