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银监会决定2006年在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是现代银行全面、准确识别和监控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近日,渭南银监分局对辖区内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模拟检查,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以促进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全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金融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大部分中资商业银行都已逐步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今年,有关部门提出要在2007年全面实现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工作,这种举措和安排既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也是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对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有关要求,我省农村信用社要实现全面推行的目标,必须克服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贷款质量管理,2002年我国银行业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法,取得了较好效果。近期,我们就山西省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银监会举办首期农信社高级管理人员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班,正式启动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培训工作。2006年底前农信社所有法人机构要全部完成贷款五级分类,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贷款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过渡,2007年实行贷款五级分类为主的两种数据共同报送的“双轨运行”制度。农信社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将促进农信社信贷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贷款五级分类法是一套对银行的信贷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贷款机构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进行评估的系统方法。经过几年的试点,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12月19日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明确从2002年起我国各类贷款机构全面施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从而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一逾两呆”的贷款分类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评估有赖于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风险判断分类系统。人民银行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引进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管理方法,并于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本文对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理论基础、操作流程及误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是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这一分类方法出现的诸多难点,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付强 《金融与经济》2002,(10):62-63
2001年12月,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各类银行全面施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为了解这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近期我们组织人员对辖内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四行)五级贷款分类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已正式启动。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真正做到准确划分贷款质量标准,从而促进自身信贷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农村信用社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在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中应注意防止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吕军 《金融会计》2004,(2):24-25
中国银监会决定从2004年开始,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对贷款质量进行五级分类管理,较“一逾两呆”的分类方法更能科学地揭示贷款的质量状况和风险程度,更能有效地加强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工作,有利于增强金融企业的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贷款五级分类会计核算取代了原来的贷款四级分类会计核算,两者实质上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以便正确理解和运用新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是农业银行为进一步提高信贷资产管理水平,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与国际信贷资产管理惯例接轨,向现代商业银行迈进的重要步骤。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做好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工作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八个“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198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一直采用财政部的规定,按期限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帐四个类别,通称"一逾两呆".为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快建立我国现代银行制度,自200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全国银行业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改革,即把贷款按其风险程度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种类别,称为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本文试对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决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在中国银行业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这一通知是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在提取普通准备金以外,要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根据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逐笔提取相应的专项准备金。本文撷取了七家商业银行(四家上市银行与三家国有商业银行)2002年的年报资料,从不良贷款与贷款呆账准备金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七家银行进行贷款管理的状况。这四家上市银行分别为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及招商银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  相似文献   

14.
张淑娟 《财政监督》2002,(12):46-46
一、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定义五级分类法是以风险为基础,其任务首先是暴露风险、量化风险,揭示贷款的真实价值。人民银行规定:根据贷款及时、足额回收的可能性,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不同类别,即"五级分类"。前两类为优良贷款,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二、目前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从1998年试点到现在全面推行五级分类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基础管理比较薄弱,贷款的档案资料不全甚至遗失,给分类工作带来了困难。五级分类建立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分析基础上,对客户信息量的要求不仅是丰富、完善、翔实,而且要求要活、要新,更要动态监测、分析由表及里,由往而今、去伪存真。如果做不到这些,即使信贷员素质再高也不能准确判断五级分类的结果。五级分类由  相似文献   

15.
《南方金融》2002,(9):38-40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在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试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2001年,考虑到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的条件基本具备,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决定自2002年1月1日起在除农业发展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外的银行机构正式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办法.国外金融实践和国内的商业银行试运行证明,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比"一逾两呆"分类法更科学、合理.但是,在贷款风险分类的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改进,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对贷款质量实施五级分类,并在广东省进行试点.今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下称"贷款五级分类法").这是适应我国银行业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建立国家现代银行制度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贷款五级分类较之于传统的"一逾二呆"分类法更能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但笔者在最近围绕贷款五级分类法在本辖区几年来试行的情况调研中,亦发现了一些急需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析贷款五级分类与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五级分类又称贷款风险分类,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力法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是我国为改善银行经营管理和加强金融监管进行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建设,它将对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自200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行业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目前,各商业银行已普遍实施了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办法。本文就双鸭山市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加以阐述,并提出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要求我国各类银行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于是各家银行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以及各自总行的“分类实施细则”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和几年的试行,笔者发现在贷款分类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江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要求金融系统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法,这是我国金融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加强银行贷款质量监管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五级分类法更能准确地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是提高信贷风险监管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四级分类的习惯思维以及新生事物产生所必然带来的冲击,在推行过程中,有些问题,基层反映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