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温州人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先讲国内,以新疆为例,在60年代,为支边来到新疆的温州人仅300 名,现已有8万多人,光乌鲁木齐市就有4万多人。他们主要经营皮鞋和棉纺织品,年交易额达几十个亿。温州的著名厂家,如吉尔达鞋业、康奈鞋业及夏蒙、报喜鸟西服等,在乌鲁木齐市场上都享有盛誉。 如今,乌鲁木齐的温州商人… 相似文献
3.
以宁波为代表的重化产业和以杭州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高速增长,温州的经济则明显增长放慢。温州人炒房、炒煤、炒车(出租车运营证),所到之处人们谈虎色变,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种种对策。应该说,这不是温州人的错,而是那些色变的人少见多怪。炒,称为投机,也是投资的一种方式。只要不违法,炒什么都可以,赚到的钱也是清白的。温州炒家被称为“炒X团”,足以引起当地人色变,可见资金之大。用这些钱去炒,不能用于本地经济发展,这称为机会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炒这些东西值不值呢? 相似文献
4.
6.
7.
8.
“火星人落到地球上被逮住了。东北人会问它有没有户口;北京人会问它与人类有没有血缘;广东人会问它身上哪些器官可以吃;而温州人则会立即请它吃饭,打听火星上有没有生意做,请它帮忙介绍……” 相似文献
9.
温神秘的温州人□詹国枢张小国州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些什么特征?为什么在交通并不发达、资源并不丰富甚至还很贫瘠的那么一小块地方 ,会生长繁衍着这么一群人 ,把一个本不起眼的温州建设得那么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这的确是一个谜。我们来到温州 ,试图揭开谜底。温州怪事多 ,外地人觉得稀奇 ,本地人不以为怪。透过桩桩怪事 ,是否折射出温州人的某种品质呢?来到温州 ,尚未深入采访 ,先睹怪事若干。怪事一 :店铺遍地开温州店铺之多 ,可谓多如牛毛。大街小巷密密麻麻自不必说 ,你到居民区或机关宿舍 ,凡是大楼底层 ,竟然全是店铺… 相似文献
11.
12.
<正> 胆识带来滚滚财源 温州人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1960年代,为支边来到新 相似文献
13.
<正>公共关系按照通常发展规律一般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或经济环境中企业规模和层次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时才被真正运用和发展,然而在温州这个独特的经济区域中,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温州民营企业中公共关系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朴素引用到专业运作越来越得到重视。不论是在企业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创建还是企业关系的协调、企业危机管理中,公共关系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来,先后有3个字与温州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第一个是“资”字,即温州人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自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第二个是“假”字,即温州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假货的确不少,有些产业甚至是通过造假起家的。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和品牌意识的兴起,温州货已经不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是精品、名品的代名词,一大批全国名牌甚至国际名牌在温州逐步形成。第三个是“炒”字。近年来,媒体谈起温州,往往少不了一个“炒”字,如“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等等。之所以将温州人与“炒”字紧紧联在一起,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16.
17.
蔡恩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6,(4):10-11
温州商人是一群神秘部落,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温州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5)
有人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个个精明过人,全民皆商;有人说温州人是蝗虫,所到之处,房价飞涨,炒房团令百姓遭殃;也有人说温州人是勤奋一族,敢为天下先,创新自强;还有人说温州人是夜郎之辈,知识缺乏,文化落后,十足的暴发户形象。人们对温州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极具分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