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它不仅表现为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区域的扩张,还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中趋势、城市自身功能的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一、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涵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镇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来研究城镇化,综合起来看,城镇化应该体现四个方面特征:一是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镇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二是城镇景观地域推进;三是城镇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四是城镇文化、城镇生活方式、城镇价值观念的扩散。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在空间地域上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过程。发展城镇,推进乡村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也是目前我国缓解城市内需不足,减轻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城镇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既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的发展等问题,也涉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文化环境、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城镇规划、城市支撑力等问题。城镇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正确了解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综合水平,对城镇发展进行宏观评价,准确分析城镇发展动力,及时把握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结合城镇发展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揭示城镇化过程中需求与现状差异,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切实推动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城镇化的发展是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在遵循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可为定性分析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定量依据。1、城镇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聚集形态向城镇发展的现象与过程。城镇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在经济方面,城镇化是生产方式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变为城镇社会化大工业生产的过程;在人口分布方面,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在空间布局方面,城镇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方面,城镇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农村现代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人们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伴随全球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由传统走  相似文献   

6.
陶红英 《现代商业》2013,(34):97-97
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本文以丰南镇为例谈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所以城镇化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唐海 《商业文化》2004,(4):39-42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性质转化和强化的过程。城市化也称城镇化、都市化。  相似文献   

8.
杜蓝洁  李豪 《商》2014,(4):218-218
城镇化就是指把农村人口转换成城市人口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社会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是每一个国家地区在发展过程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不仅体现了人口、空间及生活方式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并且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指的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相同产业之间不同部门的联系。在社会出现一般的工作分工和特殊的工作分工的分别之后,产业结构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因为不同种类的工作的产生,人们能够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发挥最大的潜能,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但是人们独自生产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少,于是产品的互换越来越盛行。随着人们交换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不断的聚集在一起,逐步发展成为了城镇。因此,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镇化的发展会促使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聚集转移的过程。城镇化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于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提升消费需求的同时,还会产生庞大的建造房屋、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面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房地产业应谨慎选择投资项目,积极参与城镇建设,完善现有楼盘,注重配套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阐述河南省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分析其制约因素,包括城镇生活成本较高、城镇务工收入较低、可支配流动财产较少以及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提出做好农村居民固定资产产权登记,使其能够进入流通领域;做好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工作,取消城市乡村双轨户籍;整合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资源,发挥城乡特色比较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划,促进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等推进河南省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社会人口、财富、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 ,是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和演进 ,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归宿。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高度城镇化的社会。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淑欣 《商业文化》2015,(9):208-209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自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2013年底城镇化率已达到53.73%。城镇化是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聚集的过程,它直接带来城乡人居空间布局的调整和变化。城镇化是为了使一个城镇更宜居、乡村更美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对城乡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地域文化发展及生态环境保障等等都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但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名不断消失,破坏严重。为此,我们必须要全面开展地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点做好地方近现代重要地名等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许丰 《商》2013,(11):154-154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我国城镇化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科学编制和认真落实城镇发展规划;创新金融体制;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14.
孙起 《商》2014,(20):134-134
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制户籍结构迎来破冰之旅,户籍改革相关的多项制度改革将顺势推进,而配套改革的推进力度将直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借助户籍制度改革的契机,将极大的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及其他城镇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困难的问题,有效改变农民"城市工作、乡村生活"的现象。本文从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要点,浅析户籍制度改革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丹 《北方经贸》2014,(5):28-31
城镇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无疑包括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大力推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现的是由"地"向"人"的转变,向"人"的转变不是简单的人口向城镇集中,更为重要的是城镇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及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扩散。可见社会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推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浙江省社会城镇化发展存在着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但参保率依然偏低;城镇住房保障对象逐年扩大,但受益面依然偏窄等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障碍是造成我国社会城镇化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唯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社会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近代和现代经济发展的伴生物。然而城市化进程需要财政投入,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筹集资金与运用资金,同时,处理好七个相关问题,以更好更快地实现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资源过分向城市集中,从而导致人口向城市聚集,人口的聚集加剧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加大对交通工具的依赖程度,因而交通拥堵不可避免.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人口流动的数量和降低人口流动的频率,为此,必须从宏观着手,突出城市的主导功能,实现资源在城乡、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合理配置,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是推进人口聚居、产业、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生态环境等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2 0 1 3年底中央城镇化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实践道路。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任务。2014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全国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主要目标,2 0 13年宿松的城镇化率为47.8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化的速度明显  相似文献   

19.
《商业研究》2012,(10):13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9月14日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表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蓝皮书介绍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是信息化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文章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为时代背景,在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中,通过现有城镇空间结构在功能、层次和协调性等方面的不足,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城镇发展和城市运行的巨大影响为契机,指出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的生态和智慧型城市成为中国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