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分析中亚地区主要天然气资源国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资源潜力,以及该地区储产量增长趋势,评价其出口供应能力和天然气供需形势。该地区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国供需形势变化造成的气源风险,管道长距离跨境运输及地区安全形势导致的管道运输风险,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断供风险,构成目前中国从中亚地区进口管道气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基于中亚地区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新形势,针对经由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气源供应,建议:一是跟踪中亚地区勘探开发新动态,积极寻找可接替气源,寻找储产量新的增长点;二是研究主要天然气资源国的能源战略和出口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抓住机遇与中亚资源国在能源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三是拓展与中亚资源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多元化合作,科学合理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保障中亚资源国对中国天然气出口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乌兹别克斯坦油气储量在中亚国家位居第二,天然气开采量为中亚国家之首。乌只有向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出口的输油气管道,没有通往世界市场的出口通道。出于对本国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俄、乌两国拟通过能源外交和合作来加强各自国家的能源安全,建设油气出口基础设施,加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并与西方抗衡以控制属于自己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3.
专家观点     
中亚三国天然气资源可作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补充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丰富,预计可建成生产能力1560~1700亿立方米,外输出口能力约900~1000亿立方米。专家认为,中亚三国有联合向中国年供天然气200~300亿立方米的资源储量基础,可作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补充。在日前由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中国油气勘探论坛———对外合作战讨会”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俄油气管道资源研究组的专家说,目前,中亚三国己探明约500个油气田,探明剩余原油可采储量24.…  相似文献   

4.
中亚油气资源出口新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哈中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和中亚一中国天然气管道相继投产,使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第一次往东从资源国直达消费国。预计2020年该地区哈萨克斯坦出口原油将超过1亿吨,俄罗斯方向仍将是其最主要的出口方向,输往中国的哈国原油不会超过其出口总量的1/7。2020年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量约为1000亿立方米,其中输往中国的天然气将接近一半。由于中亚地区多条油气管道正在规划或实施增输改造,未来不同方向的油气管道外输竞争将十分激烈。为此,对中国的政府和石油公司提出了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哈天然气管道将于2009年开通,这煮味着来自中亚地区的天然气将先于俄罗斯抵达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项圈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所有迹象表明,中亚地区将威为中国进口天然气的陆路供气先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行业动态     
乌兹别克斯坦将年供中国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6月10日宣布,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天然气购销框架协议,乌兹别克斯坦将向中国每年供应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乌双方将采取积极措施,实现乌兹别克管道输气系统与中乌天然气管道系统相连接。中乌天然气管道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一部分,这条管道已于2009年12月实现单线投产通气。  相似文献   

7.
数字     
《中国石化》2014,(9):8-8
850亿立方米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投产后,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总输气能力提高到每年850亿立方米,可满足国内超过20%的天然气消费需求。来自中亚的天然气进入中国西气东输管道,送至我国东南部沿海城市,惠及5亿多人。  相似文献   

8.
亚太地区天然气利用呈现以下趋势: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各国天然气利用呈多样化,天然气发电在中亚及东亚地区天然气利用中将占主导地位。天然气贸易走向:东北亚、中亚管线建设和东南亚地区液化天然气贸易活动日益活跃,可望出现通往中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新的贸易流向。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抓住机遇,采取相应措施:(1)鼓励天然气多元化利用,优化我国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2)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创造条件;(3)在开发我国天然气的同时,积极鼓励利用国外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资源;(4)东南沿海地区可以考虑天然气发电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9.
2007年底以来,俄罗斯分别与意大利、荷兰、法国就“南流”(South Stream)项目实施、“北流”(North Stream)项目股权调整和扩大俄法天然气合作达成协议;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政府就修建“沿里海天然气管道”达成政府间协议;与奥地利签署合作协议,获得了“中欧天然气枢纽”中心50%的份额,还分别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签署“南流”项目过境管道建设协议,基本完成了该项目的过境谈判工作。俄罗斯在对欧洲天然气外交上频频出手,其目的是在与美欧的多边博弈中赢得先机,实现政治、经济双赢的目标:扩大对乌克兰、白俄罗斯外交的弹性空间;架空美欧主导的从中亚输气的“跨里海天然气管道”项目;分化欧盟“统一对俄政策”;提升俄在巴尔干能源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和传统影响力,在科索沃问题上为塞尔维亚“撑腰”。随着俄罗斯对欧洲输气管道项目的实施和供气量的大幅提高,俄必然努力在中亚获得更多的“气源”,因此,将使中土和中俄天然气管线的“气源”保障面临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行业动态     
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投产5月3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亚天然气管道首站,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正式投产。C线工程是中石油在已建成投运的A、B线基础上,规划建设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C线与A、B线并行敷设,线路总长1830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250亿立方米。管线起于土乌边境的格达依姆,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于我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与国内的西气东输三线相连。  相似文献   

11.
资讯     
《中国石化》2013,(6):5-6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全面收官6月4日,中国石油宣布,历时三年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已建成,随时可以投产试运行,这成为继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中国第四条油气进口陆上通道。始于缅甸西海岸终至中国云南省的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全长800公里,管  相似文献   

12.
数字     
《中国石化》2014,(7):8-8
<正>5550亿立方米目前,江西省已探明可采页岩气地质资源量5550亿立方米。据估算,江西省重点地区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约为2.776万亿~5.582万亿立方米。850亿立方米/年中国石油表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项目正在筹建中,该线建成后,中亚管道输气规模将达到850亿立方米/年,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输气系统。101亿元近日,中国海油所属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承担着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跨多国长输管道的建设和运营双重任务。作为一家新组建的单位,面对跨多国协调难度大、管道建设工程量大、工期异常紧张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公司党委始终以优质高效建设、管理油气战略通道为己任,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用“为国争气”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和员工队伍建设,打造“智慧加拼命”的执行力文化,创造了仅用28个月实现A线单线通气的中亚管道速度,提前建成A/B线300亿立方米/年输气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中国天然气工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天然气储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天然气消费区域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中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其他的国家级天然气管道建设如火如荼;江苏LNG和大连LNG项目进展顺利,浙江LNG项目获国家核准,进口LNG资源不断落实,形成了天然气资源供应的新格局。随着进口中亚天然气“高买低卖”的出现,2010年将成为调整和理顺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关键年份。预计2010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可达到950亿~1000亿立方米。建议国家明确天然气在国内一次能源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储气调峰设施;适时调整天然气利用政策,促进天然气发电;同时,继续理顺天然气定价机制,寻找买卖双方的价格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9日在中哈边境霍尔果斯口岸成立,中国首条跨国输气管道境内段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2030年前天然气行业发展总体纲要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2030年前天然气行业发展总体纲要》是俄罗斯天然气领域第一个全国性的行业发展纲要,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详尽描述。《纲要》预测2030年俄罗斯国内天然气需求量比2007年高出17%~33%,约为4910亿~5550亿立方米;出口天然气需求约为4150亿~4410亿立方米。2030年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产量为8760亿~9810亿立方米;向俄罗斯供应的中亚天然气为700亿立方米/年左右。预计2008~2030年,俄罗斯天然气行业的投资将达到13.9万亿~16.6万亿卢布(约5687.7亿~6792.5亿美元)。《纲要》明确了萨哈林开采中心是向亚太地区出口天然气的主要资源基地,从2015年开始从俄东部地区向亚太地区供应天然气(90亿立方米/年),计划到2020年实现大规模供气(250亿~500亿立方米/年)。向中国供气的西线方案基本被否决。中国引进俄罗斯天然气需要随时关5kGazprom在俄东部地区的项目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就能源合作来说,俄罗斯的资源潜力、能源发展战略及地缘战略倾向较为乐观,而中亚地区各国内部问题错综复杂,未来发展预期不够明朗,各种政治风险也会在关键节点对天然气生产与出口产生重大影响。2019年能源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应当少不了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经历10年谈判、5年建设,这条能源大动脉终于开通了。这不仅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全面建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我国油气管道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蒲明  马建国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26-34,105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约8.5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4.5万千米,原油管道2.2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8万千米。2010年我国重点建设的管道工程有中亚—中国及西气东输二线、中哈二期、中缅、陕京三线等天然气管道;漠大线及大庆—锦西、日照—仪征、日照—东明等原油管道;甬绍金衢、长娄衡郴、贵阳—桐梓、樟树—上饶等成品油管道。我国已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资源多元化、调配灵活化、管理自动化的产运销体系。天然气管道成为近年来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重点,河西走廊等油气管道走廊带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积极构建省内天然气管网;与煤制天然气项目配套的管道正在加紧设计和建设。"十二五"全国将新建天然气管道4.5万千米、原油管道0.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2万千米,到2015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将达到15万千米。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俄罗斯与美欧等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博弈,欧亚地缘政治以及全球能源版图发生巨大变化.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博弈反应,对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能源合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应对西线攻势,俄罗斯一方面加快了“向东看”的战略步伐,中俄天然气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但应清醒认识俄罗斯不会把所有希望和利益集中在某一国家,其“向东看”不意味着“向中看”.另一方面俄罗斯凭借传统政治及地缘优势,悄然渗透中亚各国能源、金融、机械制造、军工等行业,加强对中亚五国经济的影响,以抵御欧洲在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布局.欧俄瞄准中亚,激烈博弈,挤压了中国战略空间.但中亚国家对俄离心力加强,坚定地奉行多元平衡的外交与能源合作战略,中国必将成为其合作战略的重要一极.中国应重新认识中亚—俄罗斯战略地位,加大资源投入;统筹考虑中亚与中俄能源战略,兼顾亚太消费区;密切关注中亚—俄罗斯政治局势,广交朋友.  相似文献   

20.
程春华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8-12,109
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建成投产,为俄罗斯与欧盟天然气贸易增加了新的通道,将加强俄欧能源与经济合作,推动俄欧关系进步,有利于为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打气”。该管道将使乌克兰失去其作为过境中转国的独特地位,有利于俄罗斯管理与乌克兰等能源过境国之间的关系,保障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安全;有利于俄罗斯开展能源外交,对天然气过境国分而治之,实现将乌克兰等国纳入关税同盟的目的,从而加快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