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指离开本乡镇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为1.53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3.2%。促进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将是一项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二五  相似文献   

2.
《数据》2012,(5):34-34
正近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对全省2220户农村家庭户进行了农民工跟踪监测。调查显示,2011年,调查户中农村从业劳动力占农村人口的66.8%。农民工从业情况呈现四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并存的进程中,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民工潮"汹涌而来,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发布的主要数据显示,至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亿人,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亿人.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总数在1.5亿以上,80%的农村家庭有人在外打工.然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却严重滞后于农民工的大幅度增长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一直将重点放在城镇,而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仍然徘徊在社会保障的大门之外.  相似文献   

4.
夏琦 《中国就业》2010,(11):19-21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指的是户籍身份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的劳动力。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2008年底全国农民工总数是2.25亿,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总数是1.4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  相似文献   

5.
依据2008年进行的农村劳动力问卷调查以及2009年进行的全国流动人口抽样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分析农民工的非农就业行为、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的代际差异。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从事较为稳定且轻体力劳动,在就业圈层选择上,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都更倾向于在较远圈层工作,就业圈层发生变化的农民工以回流为主。农民工留城意愿分析表明:第一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养老,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从居留城市选择类型来看,第一代农民工偏好于居住在中等城市,第二代农民工更喜欢居住在大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较低。基于农民工需求的代际差异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来推进农民工向中小城镇流动,以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邵阳市地处湘中偏西南。这个总人口760万、农村劳动力370万、外出务工劳动力144万的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大市,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1月返乡农民工一度达到89.6万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62.2%。面对大量滞留家乡的返乡农民工,邵阳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维护就业局势稳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迅速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各种资源,“六措”并举,力促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为返乡农民工送去了冬日暖阳。  相似文献   

7.
数说     
《中国就业》2011,(12):15-15
16382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500多个村和7.4万户的农民工的监测调查,据调查推算,三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数为1638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06万人,增长3.8%。其中,住户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311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94万人,增长3.1%;举家外出劳动力327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12万人,增长6.9%。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大学生农民工”,它是一个群体概念,广义上指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毕业生,因为主客观原因,目前以农民工身份外出务工就业的劳动力群体.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村劳动力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通过提供劳动而得到的货币收入,其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二是在本地企业中得到的收入,三是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根据三项来源比重的差异,可以把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收入为主的阶段、在本地企业劳动收入为主的阶段、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的阶段,以及在本地企业劳动收入为主的阶段。农民获取工资性收入将越来越取决于农村居民在本地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渠道,是现阶段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户籍在农村且在城镇务工的人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数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61.6%,约1亿人。城市的吸引力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脱离“农门”,扎根城市。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我国农民工的数量,不同的部门都做过一些调查统计,总体上比较接近。以2004年为例,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1个省(市、区)对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抽样调查,推算出当年外出就业农民工约为1.1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8%。  相似文献   

12.
洪湖市位于江汉平原东南部,总面积2519平方公里,总人口92.1万,其中城镇人口33.4万,农业人口58.7万,农村劳动力53万。2009年,外出务工13.7万人,劳务收入27.4亿元,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约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81.43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975元;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995人(其中返乡农民工培训213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3%;组织外出务工1.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2%。  相似文献   

13.
董萍 《中国就业》2010,(7):26-27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芜湖市农业人口近120万人,农村劳动力约1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其中就地转移25万人,与08年同比增长5%,与09年同比增长3%;外出务工24万人,与08年同比增长4%,与09年同比增长5%;受金融风暴影响,返乡农民工14.7万人,与08年同比增长7%,与09年同比增长7.6%;帮助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3.2万人,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1.16万人。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就业成本成因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成本(一)直接成本。农民工就业的直接成本是农民工在寻找工作和工作期间的相关支出,包括交通费用、中介费用和生活费用。直接成本减去在家的生活费用再加上在家务农的收入,就是农民决定是否离开农村进城到非农领域务工的参照值。在不考虑其他情况的条件下,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前提条件就是工资大于直接成本,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引导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怎样避免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外出从而使其有序流动?怎样使农村劳务输出不仅让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带动一方经济快速发展?有识之士认为,必须合理组织农民工进城,使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6.
张立伟 《中国就业》2009,(10):33-35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民工潮”和“返乡创业潮”交相辉映,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景观。据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国累计有1.2亿农民工外出务工;2007年,有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17.
<正>一、祁阳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概况祁阳是一个拥有100万余人口的农业大县,据统计2011年全县劳务输出总量达2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近30%,这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40%以上是男性。全县留守家庭妇女共9.63万人,占农村妇女总人数39.2%,且她们主要为孕期、哺乳期妇女、老年妇女和有一技之长的妇女。具体来说,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年龄偏大。据调查,全县留守妇女平均年龄为43岁,其中30岁以下占12%,30~45岁占56%,45岁及以上占32%。她们主要在家照  相似文献   

18.
在外出务工农民队伍中,一部分人经过多年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市场营销和管理经验,开始选择返乡创业。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国大约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农  相似文献   

19.
庆阳市是农业区,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3%,富余劳动力达44万余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近30余万人.农民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但农民工就业及教育培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庆阳市新型能源化工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民工,是指从农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职业,而户籍身份依然是农民的劳动者。在现实社会中,这一称谓定格了他们必然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和城市社会的“边缘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