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辉 《世界经济文汇》2005,1(4):213-218
本文在一个开放的“二元经济”大国的框架内讨论了中短期的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国际农产品价格间的关系,在Balassa-Samuelson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简单的结论:连续两个农业年度的农产品价格均会对当期人民币实际汇率产生影响,价格上升可造成实际汇率升值;有时前一个农业年度的价格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徐建炜 《南方经济》2012,(9):92-101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均衡模型,证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要素价格扭曲会最终反映至汇率市场,导致实际汇率偏低,偏低的程度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本文还利用2000-2008年的跨国经验数据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实际汇率偏低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关系,验证了本文的结论。本文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形成过程中,国内要素市场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的汇率形成机制,需要以理顺国内要素市场价格为依托。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视角构建理论模型,将劳动力价格扭曲引入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分析当中。并利用了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劳动力价格扭曲数值的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实际贬值,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影响B-S效应逐步抑制人民币实际升值。另外,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同样证实了上述影响的存在,表明劳动力价格扭曲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趋势与中国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8年以来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呈现出长期的贬值态势,本文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深入分析了实际汇率贬值的内在机制,认为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是其根本原因。而目前经济的内外失衡所引发的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升值压力,本质上是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推进受阻后经济结构扭曲的外在表现。本文认为,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名义的市场化改革只能缓解而无法根除这种压力,推行土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价格在内的实际的市场改革才是纠正内外失衡,缓解汇率升值压力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曾铮  张亚斌 《世界经济》2007,30(5):16-24
本文讨论了由于各类贸易产品不同的投入结构导致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本文分别核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弹性,从直观上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有利于中国商品结构升级。本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协整检验以及因果检验,结论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有利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反过来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巴曙松 《新财经》2006,(11):24-24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来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2005年以来更是呈现加速的趋势,目前已经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一。从2005年到现在的增长速度看,如果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的外汇储备2006年年底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人民币汇率问题仍将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7.
余艳 《改革与战略》2011,27(7):95-96
伴随人民币汇率不断提高,中国国内物价水准也不断高涨,中国国内CPI、PPI的趋势也不断提升。文章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应对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9.
刘金山  李宁 《南方经济》2011,(7):45-49,64
本文系统回顾了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视角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将以往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在初步探索阶段,大量研究主要从实证角度简单度量生产率与价格水平、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关注其效应是否成立。在深入发展阶段,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对该效应竹假设条件、传导机制及其他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剖析,对标准模型进行各种方式的拓展。另外,在实证检验方面开始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数据的选择、分析和处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杨青 《特区经济》2006,(12):80-81
本文通过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80-2004年间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外商直接投资是人民币汇率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理论探讨实际汇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基于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冲击对中国产出、通胀、就业与实际工资的动态影响效应。研究认为:(1)实际汇率在总需求渠道与总供给渠道的共同作用下对产出、物价、就业与实际工资产生不确定性的影响,当本国出口企业远多于进口企业,且居民对本币的心里预期较强时,实际汇率上升会导致产出、物价水平、就业和实际工资下降。(2)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会抑制经济增长,降低物价水平,不利于就业的提升和实际工资的增长,但中长期内几乎没有影响,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产出增长、物价水平与实际工资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负向冲击。(3)相比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济繁荣时期和高通胀环境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经济低迷时期与低通胀环境对产出增长、实际工资和就业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但对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表现出较强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在个体跨期最优理论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因素,建立以中国就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探讨1985~2007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而言,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将促进中国就业,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则会抑制就业;而世界实际利率与中国就业显著正相关。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就业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世界实际利率与中国就业关系与长期相左。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FDI流入我国规模的扩大,引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FDI流入已从高速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动对FDI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将FDI流入我国的类型划分为贸易型与非贸易型,从投资商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微观视角,建立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不同类型的FDI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地,利用2006-2011年的月度数据对理论模型的观点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FDI与服务业FDI均与人民币汇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短期还表现为一定的负相关性。两行业FDI流入成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相瑞  陶士贵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32-34,38
文章在总结了国内已有的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研究的基础上,以均衡实际汇率理论为依据,考虑中国实际国情和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结论,对均衡实际汇率模型进行了部分修正,筛选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最优解释变量,并采用协整方法和H-P滤波技术,实证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2005年汇改后央行出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简单评估。  相似文献   

15.
16.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1997-200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1997-2006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方法,控制了FDI存量和我国加工贸易特征影响后,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得出6大结论。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旨在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在国别间的不对称性.文章以中国与G-7各国1990--2005年季度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和Pesaran等(2001)边限检验(the bound test)方法,对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方程进行了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既取决于国别间进出口需求的差异,也取决于国别间人民币相对价值的不对称性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仅靠汇率干预非但不能纠正我国总体外部失衡,还有可能导致外部失衡的结构性或总体性恶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体制的模型,探讨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宣告、财政政策宣告及政策跨时搭配对农产品价格、非农产品价格与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