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的实质就是对人们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任何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部门法都是维护着公共利益的某一方面,经济法实质上调整着公共利益中的社会利益和公共经济利益。据此,经济法形成了以社会公共经济利益为本位的利益观。社会公共经济利益是个体经济利益、团体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利益相互调和的产物。社会经济公共利益更加体现了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社会正义的追求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朱前星 《特区经济》2005,(10):299-300
和谐社会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目标。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经济利益有关。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的和谐,只有创建出一套保证经济资源合理流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全体社会成员经济利益合理分配的整合机制,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基础。经济整合是指对经济上各自独立又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要素按照某种规则进行协调,使组成经济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交换能够顺畅有序,成为有机统一体的和谐过程或和谐结果,而不是充满障碍与冲突。经济整合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和谐社会目标取向下如何实现经济整合呢?  相似文献   

3.
经济利益是永恒的,而经济利益关系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经济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断变化和丰富的经济利益的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则是一个社会制度的变迁,尤其是分配制度变化的结果.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生产力规律的约束,也受到既有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约束.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轨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切经济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经济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利益关系。我们也可以说,一切政治关系的核心是政治利益,政治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利益关系。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以来政治利益结构的演变过程,然后对我国当代主要政治利益关系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协调政治利益关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英鸽 《发展》2010,(8):133-134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培养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途径有许多,其中通过寻求解决利益不公、实现全社会利益平衡的机制或制度,是其根本途径。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对立、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实际上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尤其是物质经济利益对立、冲突的反映和回声。  相似文献   

6.
保持社会稳定是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问题。利益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核心因素。经济利益在所有利益问题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利益加速分化。经济利益分化的加副,会影响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党委政府必须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协调整合好经济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稳定,推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及其制度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研究南北经济差距拉大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问题,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的事实;随后,从制度研究的两个层面(外在根源——当今霸权制度的形成及其亲西方本质、内在根源——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制度缺陷)对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方面很多,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产品体系中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品牌少,而且供需趋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的产品多,这样就造成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不衔接甚至某些方面脱节。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结构升级,实质是技术升级。不少产品供过于求,另一些产品又供给不足。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产品供给结构加工低度化和需求结构高度化的矛盾。二是产业结构与企业结构不合理。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经济中的“夕阳”产业多,“朝阳”产业少。一些高科技产…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改革的历程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经济改革的本质就是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农民群体中出现的政治认同下降、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行为失范损害农民利益;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公共品供给失衡;农村基层组织缺位、错位及农民的有限理性等。文章提出了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农民利益,破除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强化基层组织职能和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利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经济利益必须靠辛勤劳动创造,关于切实关心群众实际利益,关于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关于社会主义内部经济利益关系是人民内部矛盾等等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关于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关系、关于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关于改革越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分配的特点及其克服措施董长瑞,于凤芹通货膨胀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但它的实质却是经济利益的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关系是通过货币和货币流通来实现的。物价的上涨,货币价值的下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实际收入,造成利益的再分配。在一定...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这将使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获得额外利益或客飓利益损失的可能性更大,就一定意义而言,由于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带来的利益增与损保持一种合理的紧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机制,但是,这种张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更多的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使经济发展超越了这种合理的紧张度将会导致资源配置的非优仍至经济危机。在中国开放的经济中如何保持经济风险利益的合理张力,激发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活力,避免较大的经济波动,是中国继东南亚经济危机之后必须进行理性思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永恒的经济利益与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利益是永恒的,而经济利益关系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经济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断变化和丰富的经济利益的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则是一个社会制度的变迁,尤其是分配制度变化的结果。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生产力规律的约束,也受到既有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约束。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轨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安全方面重视国防建设、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政治方面主要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出发,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方面不仅重视国内经济的发展,探索适合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且注重与其他国家发展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正是毛泽东对国家利益的捍卫,使新中国顶住了不同时期美国的敌视、苏联的干涉,重塑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围绕这个时代最主要的问题,我们当今最主要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当今生态问题对于人类而言已经非常棘手,已经演变成为生态危机。然而在对生态危机的讨论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我们不能够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只有践行于人类中心主义之上,将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转变为以追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的利益追去点,才可以去解决生态危机,才能给自身带来延续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张淑梅 《中国经贸》2009,(10):23-25
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任何一个上市公司来说都是重要的,这不仅因为资本结构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资本结构同时影响着企业的治理结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因为历史原因,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进而制约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研究资本结构对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负债融资不能抑制管理者的利益侵占行为,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倒U型”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动态权衡理论,证实了目标资本结构的存在.同时,管理者利益侵占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文中主要论述了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与公司业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们都很关心中国的经济情况,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硬着陆?这种担心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中国的投资者要考虑其长期利益;二是一些国家的经济受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特别是亚洲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明显感觉中国经济对他们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中的经济利益矛盾调整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化解7种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根源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市场失灵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矛盾;二是政府经济职能的某些缺陷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矛盾。以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论文提出了“政府调节市场,市场替代政府”的经济利益矛盾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发展是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央是惟一的经济利益主体,不承认地区独立的经济利益,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元经济利益主体被国家、区域、地方、企业和个人等多元经济利益主体所取代,这一转变调动了区域、地方、企业、个人的积极性,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从其发展过程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