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要素价格扭曲在促进短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是否对经济发展的源泉——技术创新产生了抑制效应。在梳理要素扭曲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将其作用机制总结为资本价格扭曲抑制效应和劳动价格扭曲的两阶段效应。进而构架资本和劳动价格扭曲指标,改进已有方法将其分别量化后纳入分析框架,并选取199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与资本和劳动的交互项系数都为负值,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抑制了我国自主创新活动;国际贸易、FDI和专利申请、国内产值、资本存量和劳动人员数量对我国自主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年数据,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方法识别了空巢对老年健康的因果影响。结果显示,空巢对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其认知功能有显著的负面效应。特别是,空巢对女性、高龄、农村、无配偶以及没有医疗保险老人的认知功能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从影响渠道看,空巢老年人缺乏物质生活保障、难以获得及时的医疗救助、缺少交流沟通与精神慰藉,是导致他们认知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老年健康干预政策的制定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的17年,我国的外商投资确实有了极大发展,实际吸收外资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相对于我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来说,我国的外商投资仍然处于较低水平。1995年是中国外资进入最多的一年,人均使用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4.
刘波  王修华  胡宗义 《南方经济》2020,39(10):76-91
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通过增加家庭的资产和收入,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也可能通过增加家庭的负债与支出,提升家庭金融脆弱性。本文首先从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态度三个维度测算金融素养,再基于"资不抵债"、"入不敷出"两个维度量化家庭金融脆弱性,最后构建实证模型,以CFPS(2014)为样本,量化分析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素养的增加显著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及"资不抵债"的概率;在金融素养的三个维度中,金融知识降低金融脆弱性、缓解资不抵债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城市创新作为准公共产品,会受到政府间策略互动的影响。本文基于2010年—2019年我国246个地级市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总体看,以单一GDP为发展标的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式不利于本地城市创新,并对周边城市创新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以科技创新为发展标的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有利于本地城市创新,并对周边城市创新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对城市创新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创新竞争对城市创新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分时期看,地方政府创新竞争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在2014年—2019年间更加明显;分城市等级看,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创新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地方政府竞争模式会通过影响产业结构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创新产生不同影响。今后可通过完善财政分权体制、重视地方政府竞争示范效应、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发展标的、鼓励城市之间创新合作等措施,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如何使用的问题引起各方关注,各种建议不断出现:如将储备用于收购企业股权、购买战略物资、引进先进技术、填充社保基金缺1:2、支持国内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或引进海外华人科学家团队等等。粗略分析,这些建议可归为三种性质:一是将储备用于投资;二是将储备“花掉”,消费掉;三是将储备“划拨”到别的用途。当前一个亟待回答和澄清的问题是,外汇储备可以怎么用,不可以怎么用?我们认为,只有认清了外汇储备的资产特性和经济属性,才能按照“依法合规和效益原则”,合理拓宽我国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4年9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突破了5145亿美元,这一数字是改革开放初期的640多倍,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我国外汇储备量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其中也有不断波折之处。根据其发展的路径及速度,将其分为两个时期,即发展缓慢期和发展迅速期。下面根据这两个时期的特点对其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采用浮动汇率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它们的货币汇价波动频繁,波幅甚大。例如,1982年5月中到7月初短短一个半月中日元对美元的汇价下跌11%,1982年5月中到11月上旬,瑞士法郎对美元的汇价下跌了15.2%。为了避免因持有的外币资产贬值而遭受损失,各国中央银行都加强了对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各国的外汇储备明显地出现分散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英国《金融时报》9月8日】2000年以来,市场的标志性趋势之一,是全球央行外汇储备超乎寻常的增长。 其中有大量资金投入西方债券市场,帮助将各国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增加投资者信心并推高风险偏好和资产价格。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完全情况下,低生产效率企业退出市场,所有企业生产率趋同,资源错配程度降低;在开放条件下,Melitz(2003)认为出口贸易导致高效率企业扩大市场规模,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从而降低行业内资源错配程度,这是新新贸易理论分析贸易利益的一个新维度。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验证上述结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我们发现,中国资源错配程度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出口贸易反而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这在高强度出口行业以及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而且负面影响有增加的趋势;出现上述与理论预期不符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出口动力的非市场性,即由要素市场价格扭曲、政府政策干预等非市场因素推动的中国出口奇迹,其最终结果进一步导致了更深程度的市场扭曲和资源错配。政策着力点应从强调贸易规模转向强调贸易利益,培育企业出口的可持续的市场化动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碳交易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从产业集聚角度探讨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同时,阻碍了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且在高层级城市表现的更为明显。分行业看,制造业集聚在碳交易政策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中起到U型调节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及两业协同集聚均能加强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调节效应,且协同集聚的促进效应更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以及大规模城市中碳交易政策的促进效果更好。据此,为加强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本文提出要以技术进步与效率追赶双轮驱动为发展路径,建立城市间绿色发展的协作创新机制,重点加快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进程,继续扩大碳交易试点范围。  相似文献   

12.
13.
在当前地缘经济割裂的背景下,国际股票市场的运行面临新的挑战和变数。为了深入探讨全球经济在资本市场是否呈现分化态势,文章采用ARMA-GJR-GARCH模型并结合广义Granger因果检验,对全球18个主要股票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测量信息溢出的传递方向和网络效率,旨在理解国际股票市场在当前环境下的联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地缘经济割裂的影响下,国际股票市场依然保持其特有的联动性。这种关联性呈现出传染性和依赖性两个维度,并且呈现多层面的特征。在均值溢出方面,亚洲股市对欧美股市的传染性较小,主要表现为依赖性;在方差溢出方面,美国股市仍然是金融风险传播的源头,而中国A股市场逐渐成为亚洲信息溢出的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地缘经济割裂并没有改变这些关联性的基本格局。对于整体市场联系而言,国际股市之间的均值溢出效率和方差溢出效率存在着动态波动。这种波动不仅表现为长期的均值依赖性和危机时期短期的方差传染性,还呈现出均值溢出效率和方差溢出效率的周期性波动。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国际股票市场在地缘经济割裂背景下的韧性,同时也凸显了全球经济在金融市场上仍然相互依赖的事实。这些经验发现为制定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有关我国高外汇储备问题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状况定量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逐年攀升,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是否适度引起了经济学界的争论。本文通过IMF衡量国际储备是否充足的3个定量指标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外汇储备是适度的结论。文中还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增量和规模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模型对外汇储备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基于关税减让的视角,利用2000~2009年的制造业出口数据和关税数据,研究进口开放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总体上看,行业进口关税下降能显著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投入品进口关税水平变化对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按行业技术水平分组的分析表明,进口关税下降有利于中低技术行业,但不利于高技术行业的竞争力提升,投入品进口关税下降则有利于高技术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远远超过了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文章在分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金梅 《开放潮》2006,(11):26-27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10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我国迅速增加并达到空前规模的外汇储额,给我们带来的究竟是喜还是忧,对此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国外汇储备额的持续增加,有利于增强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和吸引外资,缓解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的压力,保持宏观经济继续快速稳定发展有利于我国政府更从容地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防范货币贬值,应对突发的金融风险,确保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安全;也有利于支持中国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施“走出去”战略。但必须看到,对经济局速成长的中国来说,持续增长的巨额外汇储额是把“双刃剑”,也会对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认真分析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改善我国外汇储备的运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