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贸易投资管理体制(一)贸易投资法律体系 马来西亚与贸易和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海关法》、《海关进口管理条例》、《海关出口管制条例》、《海关估价规定)、《植物检疫法》、《保护植物新品种法》、《反补贴和反倾销法》、《反补贴和反倾销实施条例》、《促进投资法》、《外商投资指导方针》、《外汇管理法令》、《工业产权法》、《专利法》和《通讯与多媒体法》等。  相似文献   

2.
一、越南相关投资贸易法律 越南关于投资贸易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会计法》、《统计法》、《食品安全与卫生法令》、《保护国内改进新植物品种法令》、《反倾销法令》、《反补贴法令》、《外国投资法》及《外国在越南投资法实施细则》等。越南负责管理投资贸易的部门主要有:贸易部、财政部、计划投资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年涉外投资政策法规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独立的涉外投资法律体系,但它存在法律体系和结构不合理、法制环境欠佳、部分内容不合时宜等问题, 因而有必要完善涉外投资政策法规, 主要对策有: 制定统一的《外商投资法》和独立的《海外投资法》;按TRIMs等国际通行规则调整法规的部分内容;强化涉外投资法制环境的建设。总之, 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泰国与贸易投资促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货物进出口控制法》、《关税法》、《出口商品标准法》、《反倾销和补贴法》、《保障措施法》、《外商经营企业法》、《对销贸易法》、《直销贸易法》、《电子交易法》、《商业协会法》、《外汇管理法》和《商业竞争法》等。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15日,在曼谷举行的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正式签署生效。成为继2004年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之后又一个法律规范,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法律框架已经基本完成。目前《中国—东盟投资协议》的研究都处于介绍内容阶段,笔者立足引资与投资之间互动关系这一主线,对《中国—东盟投资协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简析WTO对国际投资法的规范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国际投资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通过介绍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协议性文件,即WTO关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力求分析阐明当前国际投资法变化的趋向和特点,呼吁“入世”后要尽快完善我国的外资法。  相似文献   

7.
投资自由化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体制的要求 ,WTO达成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 ,OECD也力图达成《多边投资协议》(MAI) ,总的来看 ,《多边投资协议》的谈判文本比《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起点要高很多。旨在统一全球投资规则的多边化倾向已经深入人心 ,无论是首先在OECD国家内部还是在WTO主导下完成统一的全球投资规则 ,这一行动必将持续下去并最终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我国国务院在我国于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反补贴条例》),并于2002年1月1日起生效。《反补贴条例》第四章中对反补贴措施和实施作出了规定。美国的反补贴法律主要体现在《1930年关税法》、《1974年贸易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以及《乌拉圭回合协议法》(Urnguay Agreement Act)之中。本文拟在法律规范层次上对中美两国反补贴措施与实施法律制度作一番比较,并就我国如何借鉴美国反补贴措施与实施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反补贴措施与实施法律制度作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印尼第四大贸易伙伴国,而印尼则是中国的第18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印尼贸易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主要向印尼出口电器、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家居用品、纺织品和摩托车,而印尼则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油、天然气、棕榈油、纸张、纸浆和木材等。  相似文献   

10.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是相伴相依的,国际投资补充和创造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对世界贸易额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而且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化,东道国、投资者和投资者母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不断加深。为了国际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国际社会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制定了一些规则和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就是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辉 《企业家天地》2011,(4):109-109
一、中国湿地资源保护的立法状况 中国湿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目前中国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国家层面的湿地资源保护立法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法》,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15部法律都与湿地资源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华盛顿公约》、ICSID特色及其与我国的法律冲突;签署《华盛顿公约》的15年后,递交批准文件并通知ICSID:中国仅考虑把由征收和国有化而产生的有关补偿的直接投资争端提交ICSID管辖。12年后的今天,思考中国全面介入ICSID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28日,《证券投资基金法》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从1999年3月开始启动立法工作以来,该法历时四载、增删数次而且经过人大常委会一审、二审、三审才得通过,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证券投资基金法》是继1998年颁布《证券法》之后证券市场又一部重要法律,就法律效力的优先性来说,其地位在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或有关部委颁布的部门规章之上,这部法律对于迅猛发展的基金业以及整个证券市场的意义都将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经与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不远的将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我国与邻近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投资问题将是“10+1”密切关注的领域。笔者从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中国与东盟未来投资合作的框架以及其中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他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合作协议特点,在目前中国-东盟的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现状的基础上,就其未来的架构与主要内容,在法律层面提供可能与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了超高速增长的时期,其总流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其流向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业,同时跨国并购成为外商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针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上述变化,我们应积极顺应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调整现有的外资策略,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关注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守》首次把商业秘密纳入到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体系当中。本分析了TRIPS协定对商业秘密国际保护的主要规定与特点,并根据TRIPS协定的要求和现实的需要对我国正在制定的《商业秘密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创业投资”进行准确法律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扶持创业投资发展并引导其投资方向的立法宗旨以及政策扶持的主要方式,并就该办法为何仪调整刨业投资基金以及所提供的特别法律保护、所确定的政府监管方式和研究制定有关配套规章与政策,进行了论证和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国民待遇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国民待遇在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何坤 《新智慧》2005,(7):61-62
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性项目的统建住房和为项目配套的专用设施投资,包括专用铁路线、专用公路、专用通讯设施、送变电站、地下管道、专用码头等。建设单位必须与有关部门明确界定投资来源和产权关系。由本单化负责投资但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作无形资产处理;产权归属本单位的,计人交付使用资产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期,区域层面投资法律制度的融合与形成引起了普遍关注。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欧盟加拿大全面经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协定核心投资章节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安排更加具有创新性,表现为多元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初步成型、争端解决范围扩大化与程序要求细化、对争端解决程序的透明度与监督功能逐步深化。我国尚处于区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的起步阶段,在区域协定主导国际投资法制动向的背景下,应当以主动姿态积极参与区域规则制定并充分运用争端解决条款的相关规定,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与海外投资者权益保障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