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欧志文 《经济师》2007,(5):189-190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作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营体制创新;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孵化器;是提升农民文明水平,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兴华 《经济师》2013,(1):27-28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生活宽裕为目标,按照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破解"三农"困境的重要出路。应当进一步创造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加强对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政策研究创新,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依托。  相似文献   

3.
耿文茂  杨娟娟 《时代经贸》2006,4(12):29-29,31
农民合作组织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经济组织,为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政府机构对此类组织的管理机制的弊端,使得农民组织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这就需要尽快改革现有的“双重”管理体制,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起好的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代。  相似文献   

4.
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制度供给不配。受制于我国农村的资源禀赋、村社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农民自身的素质等因素,相对于农民的潜在需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严重不匹配。当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迫切需求,都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文章主要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基石,研究了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人力资本投资、土地制度改革、政府职能定位、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数量众多,且分散度高,这些千千万万分散的农户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这是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三农”问题中的难题之一。各地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协会等组织,为解开这一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自愿组建的合作组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金融支持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具备了支持和反哺农业的能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黑龙江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工业企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挖掘和发挥旅游休闲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推动旅游休闲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推动"商贸流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各种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推动"合作组织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推动"特色经济带动型"新农村建设;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劳务经济带动型"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戎福刚 《经济论坛》2009,(24):74-75
河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在围绕“三农”需要开展综合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发挥它的龙头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市场监管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加强和改进农村市场监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的闭塞和农民收入的有限,使农村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之地。三鹿结石奶粉事件受害最深的也是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市场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市场监管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合作经济的经营管理首先应明确自身的目的和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转变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式,提高经营管理工作要求,逐步做到全面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关键是逐步完善农村基层合作教育体系,加强调查研究和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琳 《生产力研究》2011,(2):134-135,154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帮助解决"三农"问题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在借鉴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发展经验和共同特性的基础上,从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培育力度,扩大经营规模,规范内部管理职能及加强引导扶持,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结合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金融许可证注册信息的网点分布情况,实证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农户增收创业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和区域金融市场结构差异对以上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区域内银行网点数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农业正规信贷约束和农户参与民间借贷的概率,推动农户创业;(2)不同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农商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有效克服农信社的内部治理缺陷,改善支农服务;(3)区域银行集中程度越高,农商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大型国有银行的支农效果越弱,两者在高集中度地区难以发挥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仅仅依靠惠农政策或农信社改制来推动农民增收创业缺乏效力,应在建设竞争有序的区域金融市场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改善支农服务。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离不开农村金融业的支持;而在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下,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发展滞后,农民贷款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通盘考虑,增加金融供给,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全方位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楠 《经济与管理》2009,23(4):60-6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型组织,也是金融支持"三农"事业发展的有效平台.针对当前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应培育深层次、多样化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剖析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隋静 《经济问题》2008,(10):86-88
“新网工程”建设是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提出的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系统工程。从供销社的发展和金融的关系入手,结合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在建设“新网工程”中的资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宽“新网工程”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新农村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新农村建设中建筑的发展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绿色建筑的普及,绿色建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但由于绿色建筑的特殊要求与建筑施工本身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有一定的风险。在市场经济中要让绿色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长久持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对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应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金融生态理论建立农村金融新体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生态学共生理论对农村金融体系作了系统分析,从强化共生单元、完善共生模式及加强共生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村金融和谐共生体系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