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科技全球化浪潮冲击下,跨国公司产业竞争优势演化催生的R&D资源全球转移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TSFDI),获取反向技术外溢创造了机遇.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出现的背景,指出TSFDI是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的有效途径,并进而研究了TSFDI与反向技术外溢的关系,归纳了发展中国家TSFDI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海外投资的R&D外溢: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海外对华R&D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问题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本文创新地将海外R&D投资和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引入经验模型,对1999—2004年13个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论表明,海外R&D投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但这种影响弱于本土企业自身的R&D投入;而外资企业过高的市场占有率则会对本土企业创新形成“挤出效应”。文章还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殷瑜 《港澳价格信息》2011,(9):29-32,43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中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正确认识其影响的两面性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跨国公司R&D投资进一步推动中国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能尽量减少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中国向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接连不断,其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在于融入全球供应链,获取逆向技术溢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会作用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而企业通过模仿效应、嵌入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平台效应四个途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中国企业应立足自身,合理选择技术获取型FDI的进入模式以有效获得逆向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6.
张莹莹  赵银德 《商业时代》2007,(20):35-35,82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跨国公司R&D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我国相关单位应深刻认识到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对策,以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是影响FDI技术外溢的重要因素,主要分析我国机械工业在人力资本、技术基础等方面的技术吸收能力对FDI技术外溢的制约情况,提出增强技术吸收能力、促进我国机械工业FDI技术外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的R&D资源从封闭到向发达国家开放,再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历了特殊的发展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R&D网络的重要节点,本文基于UNCTAD200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分析了跨国公司R&D资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的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推拉吸引”四个促进R&D资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动力机制,并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利用跨国公司R&D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上海市的R&D投入情况与国际上的主要发达国家的R&D投入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目前上海市的R&D投入强度的增长趋势和国际R&D强度的增长的一般规律基本相符,但投入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针对这一状况,对如何提高上海市的R&D投入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红燕 《商业科技》2011,(21):88-89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而R&D人员是开展R&D活动的基础,也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在这里分析我国R&D人员状况(包括总量、增长速度、分布结构等)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技术溢出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世界技术进步成果的重要路径,溢出的渠道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FDI)等。本文运用经拓展后的Coe&Helpman的贸易溢出计量模型,将我国从商品贸易以及FDI中所获得的技术溢出纳入同一模型中加以综合分析。经测度表明,我国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都较显著,且相互间存在着共生互补关系,但相对说来,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略大于外贸的溢出效应;同时,国内R&D的资本存量对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有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平  刘建 《国际贸易问题》2006,111(7):99-104
技术进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该国的国内研发和对国外研发溢出的吸收。因此对于研发资金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外研发溢出对加快自身技术进步尤其重要。在CH模型基础上,我们采用LP法将国外研发溢出量化,并使用面板数据考察了输入型FDI和国外专利申请在中国各地区所带来的国外研发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了国外研发溢出效应的存在,但在各地区间存在差异;国内研发仍然是各地区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与长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总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而长期内只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长期逆向技术溢出还存在着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是外国直接投资内含的人力资本、研发、管理经验等无形资本的非自愿性扩散。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概括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理论的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重点分析了21世纪以来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客观评估了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效应,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海外研发与FDI技术外溢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研发投资发展迅速,理论界迫切需要回答一个现实问题,即海外研发投资是否促进了我国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本文运用我国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计量方程,通过"外资R&D介入强度"作为分组指标展开分组检验。回归结果证实海外研发投资有助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国内较多的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实证分析认为,跨国公司对本地企业存在正面的溢出效应。文章从行业增加值率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对我国浙江和江苏两省企业是否也存在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江浙两地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并不能有效促进江浙内资企业工业增加值率的提升。当前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具有量的积极效果和质的负面影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要考虑外资对本地企业技术进步和效益的影响,从有利于本地企业价值链延伸和品牌建设等无形资产提升的角度,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和选择外资项目的引进。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3-2008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及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对外投资传导的国际R&D对国内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无显著正向影响,对外投资的积极逆向溢出效应还未显现。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对外投资对我国各省区的逆向溢出存在明显差异,对外投资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显著提升了对外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FDI和外包两种产品内分工方式为我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两种有效渠道,但在技术溢出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和FDI数据,在利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选取了19个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一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在承接外包中所获取的技术溢出效应要远高于吸收FDI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且不论哪种方式,资本密集型行业都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层面来看,FDI企业的技术水平总体高于国内企业,当劳动力由FDI企业转向国内企业或建立新企业从而引致技术溢出,而新企业的建立势必涉及到融资这一事实,本文认为融资效率高低在促进劳动力流动进而引起FDI溢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融资效率的提高会提高劳动力由FDI企业流出建立自己的企业从而加速技术溢出的可能,意味着劳动力流动产生的技术溢出同时增加了FDI企业和国内企业的产出,即增加整个社会的边际产出。围绕这些问题,本文针对FDI溢出效应将放大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问题展开了一定层次的论证,结果显示:融资效率与FDI的联合作用并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表明通过劳动力流动这一途径发生的FDI溢出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