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杏梅 《经济师》2008,(10):86-87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合法、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重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应当在现代司法为民和公正效率理念指引下,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来审理劳动案件;对现行法律程序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扩大劳动争议仲裁范围;完善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劳动争议机构的设立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应强化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能,尽量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并重新设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制,同时建议建立劳动法庭,改革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以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以利于劳动争议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引发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可归纳为:劳动者与企业进行工资、劳动条件等“讨价还价”时,处于极不平衡的地位;我国政府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劳动关系,尤其是约束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力度还很不够;一些地方政府不能保证和维护劳动法律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人力、资金不够、工作方式单一;代表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工会组织尚未全面普及,而现有的工会又缺乏独立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保护力量,改进劳动监察保护工作方式,改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同时,还要引导工会发挥依法维权的机能,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创造舆论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对劳动者精神利益的保护日益重视的情形下,现行劳动法对劳动者精神损害救济只字未提,司法判例也使得当今劳动者遭受精神损害之后求告无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为劳动者权利本位法,应当为遭受精神损害的劳动者提供救济的权利和渠道。对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导致的精神损害,应使劳动者享有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对于其他劳动争议导致的精神损害,一方面应扩大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应当允许劳动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5.
范云清 《经济师》2007,(7):72-73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时效制度,努力构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搭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时效制度存在的弊端,论述完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与时效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非公企业劳资矛盾突出,由劳资矛盾引发的集体劳动争议处于急剧增长和高位运行的状态,而且,集体劳动争议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以工人集体行动为主要表现的集体劳动争议行为呈现集中爆发趋势。在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在从"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的时期,总结和归纳工人集体劳动争议行为的发展态势和主要特征、探求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充分实现劳动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建立,企业劳动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合同已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及明确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形式,同时劳动合同的解除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企业和劳动者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条件和程序认识的不同,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结合国企实际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中容易产生的分歧及纠纷问题进行论述,现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考勤管理在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许多企业在劳动管理的考勤操作这个基础环节上存在不少问题,而随着劳动者法律,法规意识的逐步增强和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来要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引发的大量劳资纠纷案件屡屡发生。完善和健全企业的考勤管理制度,实现考勤管理的科学化是规避类似劳动争议发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构建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承担着十分繁重的任务,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通过对永嘉近年来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进行分析,指出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的新特点,部分劳动者存在过度维权现象,并分析了企业用工上存在的瑕疵。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20,(1)
罗马法谚有云:无救济则无权利。劳动者,是与我们自身乃至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类人群的代名词,其权益保护理应受到重视。但是纵观我国法律制度设置、细数社会影响较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可知,其权益保护远不能止步于所谓"一调一裁二审",救济途径尚需打通公益诉讼中的"任督二脉",设立较为完备的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原有制度之积弊方能及时清理,权益之保护方能高效及时。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关于其立法宗旨的规定并未使相关理论争议尘埃落定,"单保护"与"双保护"之争仍在继续.事实上,"单保护"与"双保护"并无本质上的矛盾.在现代民主国家,任何一部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法律都不可能以牺牲某一类社会主体的合法、正当权益来维护另一类社会主体的特权,法律的制定总是在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对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在于维持劳动市场要素配置的稳定及优化.以达到社会整体秩序意义上的共赢,对相对弱势的劳动者群体进行倾斜维护和权衡劳动合同双方的法益构架应为其不可偏废的两翼.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或称劳资纠纷)处理作为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把劳资关系的协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现行的"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已经滞后于目前劳动争议的新变化,暴露出许多问题.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理论入手,借鉴国外处理劳动争议的合理做法,结合我国国情,试提出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刘廷华 《经济论坛》2011,(5):222-224
由于劳资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利益进行倾斜保护,服务期制度就是这种倾斜保护的典型安排。但是,在该制度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博弈结果完全有违立法初衷,对劳动者的就业权造成重大损害,尤其是减少了缺乏专业技能型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允许在服务期协议中约定较高的违约赔偿。  相似文献   

14.
聂淼 《经济论坛》2006,(24):119-120
一、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一)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005年全国总工会的文件反映,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由此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和纠纷大幅度上升,法院受理的案件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有些引发了职工群体性事件,有的还在国内外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三资企业比较多的广东省,省总工会的文件指出“:从目前来看,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当中,最大量的案件,最集中的问题是劳动关系问题。”近几年来,低工资、无社会保险等现象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无序竞争,并已冲击到了越来越多的城镇职工。全…  相似文献   

15.
一、新劳动法解析 作为我国第一部在法律层面上独立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新法的“诞生”引发了一系列强烈的连锁反应,其中以从事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最为强烈。因而,对新劳动法的解析便有了其特定的现实意义。新劳动法的总体原则是“向劳动者倾斜,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1.立法开宗明确提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据就是用人单位本身就强势,劳动者本身就是弱势,一开始双方地位就不平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取得劳资双方关系的相对平衡;如果你是一个守法的企业,这部法律不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如果是一个违法侵犯工人权利的企业,那么劳动成本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劳动关系双方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日益增强,同时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致使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呈现激增态势.当前劳动争议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工作,对审判实践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以劳动争议案件作为代表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重点考察了工会组建率、工会会员人数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单位数等工会化程度指标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经济增长等变量的条件下,工会化程度与劳动争议案件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参完善,人们的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观念也日趋成熟。表现在劳动关系上:伴随我国冬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和发展,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争议也越来越频繁。而及时、正确的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对于企业经营生产的顺利进行,以及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劳动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在执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因此,可以这样说:预防劳动争议在某种程度上是预防劳动合同纠纷。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劳资矛盾的增多,劳动争议在所难免。争议的产生有企业、劳动者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有效发挥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试图在分析现行体制弊端的基础上,对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廉靖 《经济问题》2007,(7):56-57
就劳动立法的核心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劳动者界定问题、劳动执法监察问题、劳动争议仲裁问题、劳资双方利益平衡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