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对银行业带来的变革影响,分析了当前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现状,并针对加快银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方法和路径,提出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金融》2013,(11):15-16
数据仓库建设是信息化银行建设的基石,信息化银行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丰富和完善数据仓库,实现结构化数据的全入库,与信息库共同构成信息化银行发展的"大数据"基础。中国的银行业是最早将信息技术引入业务管理的行业之一。信息化有力地支持了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中国工商银行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构建了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电子化服务体系,在国内银行业保持领先水平。当前,随着  相似文献   

3.
在大数据时代,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中,大数据可视化是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分析银行企业的海量数据,对于银行系统综合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中国农业银行通过自主创新建立了电子地图平台,以电子地图技术(GIS)为纽带,开启大数据可视化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是银行业务创新发展的驱动力,近年来,银行业利用互联网低成本、全球性、实时性以及互动性等特点,加速了业务处理电子化、管理决策信息化、服务渠道创新发展等,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效率,加快了产品创新部署,助推了银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出现及新应用的实现,加速了银行业信息技术的创新步伐,银行业唯有充分认识新技术的进步力量,主动拥抱新技术,才能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银行业技术与业务融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以来,面对金融全球化带来的生存压力和不断深化的竞争压力,面对决策层对传统管理体制的变革需要,我国银行业积极投入了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建设,并希望通过数据大集中来推动金融创新,推动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策略的改革。数据大集中系统建设已经成为银行竞争制胜的关键,而数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普遍运用,数据以一种新的经济资产类别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全新的大数据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同时,新金融业态的大数据给传统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下大数据的内容及其主要特征,再立足于大数据时代下银行业经营现状与发展,深入探讨银行业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洪正华 《银行家》2012,(4):123-125
正与传统银行相比,数据资产逐渐成为现代银行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如何管理好数据、应用好数据、挖掘数据价值等一系列数据管理工作,也成为一个现代银行加快业务创新、提高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的最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近几年,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银行业数据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早在《中国银行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就明确指出"加快银行信息资源的集中,实现数据视图在全行范围的共享,充分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资产负债管理、财务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主题应用,建立面向主题、面向市场、面向决策、满足内部管理及外部政策要求的银行  相似文献   

8.
《金融科技时代》2016,(9):79-79
大数据的意义在于从海量数据中及时识别和获取信息价值,其给银行业带来大量机遇。由于缺乏大银行的人才优势、良好的IT基础架构和资金投入,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中小银行应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9.
于跃 《新理财》2013,(7):65-66
"在目前的银行业内,只有一小部分的从业人员能够真正理解IT和数据对银行的影响和作用。但在未来,大数据会推动整个金融业的深刻变革。"在拥有海量数据的金融行业,大数据正在改变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运转模式和经营理念,甚至可能对未来银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正如国家开  相似文献   

10.
银行是经营信贷的企业,大数据时代使银行业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管理数据等呈现爆炸式增长,而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会带来银行经营决策模式的转变.本文旨在为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思维,以大数据为基础,设计并运用更加科学、灵活、符合政策要求、有针对性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从而通过便捷精准的风险评价,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保持和巩固商业银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为打造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数据大集中是国内银行业前一阶段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信息化发展比较快的股份制银行在完成数据大集中后,各分行如何通过创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将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因为随着竞争加剧,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华南金融电脑》2007,15(9):46-47
伴随着金融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国金融行业已迈入"后数据大集中"时代,并逐步趋于成熟.在国内,以银行、保险、证券、邮政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正开始延伸其IP业务网络到业务的终端,即注重贴近客户界面的网点端的建设.这也是我国银行业逐渐从"数据大集中"向"多业务整合"的后数据大集中时代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数据大集中:中国银行业的信息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银行的许多传统优势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力的挑战。面对内、外强大压力,建设一个集中统一的全国性的数据集中处理环境,实现银行全国性数据大集中,既是我国银行业的生存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以数据大集中为标志的新一轮银行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为各大银行初步实现数据大集中、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平台,同时也为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其中银行等金融行业的内部审计也受到大数据的影响。从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中,内部审计工作变得更为有效准确。本文就从大数据时代对银行内部审计的影响出发,对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内部审计价值的方法与难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加速、互联网金融兴起等严峻挑战。为更好地应对挑战,银行业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向,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加速银行服务迈入全新时代。一、信息技术将彻底颠覆银行传统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数据大集中已为国内银行业所熟悉,而在西方,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使用这项技术,如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美国的芝加哥银行等都在十几年前就先后实现了数据集中。这是一种趋势,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顺应这一趋势和潮流,中国民生银行于2001年底在国内银行业率先实现了数据大集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正逐步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统计学先驱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Deming)曾说过:"除了上帝,其他人请用数据说话。"由此可见数据化决策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时代,数据驱动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决策的前提,是新时代银行转型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能有效提升银行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联动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而人力资源是银行最重要、最宝贵的资产和未来竞争取胜的关键。近几年来,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人才选拔、人员管理、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员工培训等新的形式和问题出现,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在落实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探索现代银行在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化创新与实践中,建  相似文献   

20.
数据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工作,具有覆盖范围广、工作维度多等特点,需要横跨业务和IT领域,纵贯总分行各业务部门,同时兼顾管理和技术两个维度。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数据资产逐渐成为现代银行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如何管好数据,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已成为当前银行业加快业务创新、提高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数据管理核心能力也成为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