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探讨朱清礼,朱静,黄世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关系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着重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农业规模经营的涵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进步,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目前,我国农业已实现了第一个飞跃,正在积极探索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努力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现就我们在湖北中西部的丹江口市(山区)、安陆市(丘陵),云梦县(平原)等地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实地考察,探讨一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程中,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逾越的一环。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离不开适度规模经营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在现阶段又确实存在着种种障碍,制约着适度经营规模的推进。因此,对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明智的方式应该是稳中求...  相似文献   

4.
实施土地“三权”分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黄伏昌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5.
规模经营闯开致富路□王建华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条成功之路,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由之路。江西临川市唱凯镇东湖村围绕规模经营作文章,带领广大村民快速迈进了富裕之路。1995年全村年纯收入达516万元,人均纯...  相似文献   

6.
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崇利 《特区经济》2011,(3):184-186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中已有各种实现规模经营的模式,但哪种模式更具有发展前景值得探讨。文章力图在正确把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实践中各种实现规模经营模式的利弊,选择其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模式,呼吁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的“第二个飞跃”与农用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正国 《特区经济》2006,(12):132-133
土地制度的安排与改革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前程。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是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经济。现行土地制度制约着第二个飞跃的实现,需要调整和完善。土地私有化不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土地制度改革在于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构建农地财产权新的框架,以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耕地资源紧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西部地区,在实施中央西部大开发、调整农业结构重大战略决策中,加快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今后必须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不仅适合于工业,同样也适合于农业。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探索和实践经验表明: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传统农户均采用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从业者高龄化,受教育水平低,单位土地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不足,导致劳均产出水平和单位土地产出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家庭农场通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者技术素养、增加单位土地劳动和资本投入强度、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等举措,显著提高了劳均产出水平和单位土地产出率。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需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以保证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程表明,农地规模经营能够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出。中国目前亦处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刻,因此,适度推进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必须切实保护好农民的权益,做到在尊重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上,适度推动农地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开发思路 1.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应选择以农户适度规模经营为主,其它模式为辅的多元化格局曾福生(西北农大农经系):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实行集约化经营。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1979年到1989年的10年间,我国耕地减少5760多万亩,年均减少630万亩。据估算,  相似文献   

13.
浅谈适度规模经营跨世纪前后,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这一举措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推行多年,并已取得显著成效。要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要在条件成熟的发达地区继续推广,而且也是内陆山区农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和经营分散的背景下,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影响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因素,并大致梳理了近年来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证结果,分析结论表明: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的大小不能一概而论,需综合考虑资源禀赋条件、生产要素、管理水平等方面。今后,家庭农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应做好与生产要素相匹配,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解决好融资难的问题,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14日~23日,陕两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课题组赴四川、山东两省考察凋研,学习当地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验.通过考察了解了两省在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模式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业规模经营,学术界普遍的解释是适度的规模经营,即在一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条件下,为获得最佳产出规模而投入适量生产要素,并使生产要素合理充分利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的标准,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近年来.谷城县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自愿、依法、有偿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土地返租——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的流转经营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地确权是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农地确权理论上是能促进农地流转的,从而实现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农地确权真的能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吗?构建"产权界定、产权实施和制度环境"的制度效力分析框架,基于农地确权制度和农地产权制度的效力生成逻辑得出,确权颁证后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对农地流转的适度规模效应产生决定性影响,并探究制度效力生成的现实约束以及抑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原因.因此,农地确权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创新农地确权方式、搭建农地流转平台激活农地市场、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农业信息技术专门人才队伍、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在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特别是土地规模经营问题上的呼声一直很高。有人甚至认为,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是继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但实际上,我国农业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农村经济的现实运行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反差。笔者认为,对农业规模经营问题仍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受一定条件的制约。 这些条件是: 1、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使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能稳定转移到非农业产业,并有保障的收入来源。 2、要有较高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能够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必要的以工补农和以工建农,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农业机械设备。 3、要与农民文化科技水平以及生产经营能力相适应,有一批具备一定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的承包经营者。 4、要与物质技术装备供给相适应,有相应的市场条件和社会服务条件。基本上有健全的服务组织、有固定的服务人员、有配套的农业机械、有相应的服务设施、有独立的核算制度;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统一供种供苗、统一防病治虫、统一供肥供药。尽可能提供产前产后的系列服务。 5、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在规模经营下,必然  相似文献   

20.
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及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