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效率的金融监管是以金融监管体系完整、监管依据充分和监管手段先进为基础,以金融政策传导的有序、畅通和统一为关键,防止金融体系的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性,结合国际、国内金融监管形式及新的监管理念、构建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总体思路,我们可以构建包括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体系、金融行业自律体系、社会联合监管防范体系四个层次的我国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能够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客观栽体,尽可能地通过科学手段解决金融体系的“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监管预先承诺方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银行业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相关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完善我国现代化监管体系并以此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的任务就显得更为紧迫。由于预先承诺方法具备特有的激励规制作用,并在实践中能实现金融业分业监管与综合经营的有效统一。因而本文借鉴预先承诺方法在美国金融监管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现实特征,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为此美国推出了新的金融监管法案,对伞形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根本的变革,建立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体系.我国现行的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在该体制下三大监管主体各司其职,交叉业务极少,在监管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局限性.近年来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出现,分业监管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金融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以改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本文认为在对我国现行监管模式进行完善时应从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状出发,结合美国监管模式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改革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建立统一的、全局统筹的金融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4.
宗良 《银行家》2011,(7):109-111
美国是最早建立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国家,也是金融监管结构相对复杂的国家。一方面,分业监管体制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做出的必然选择,对保证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后,美国重新建立了混业经营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发生了重大变革,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和弊端开始逐渐显露,要求改革金融监管的呼声日渐高涨。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不足。在新的  相似文献   

5.
金融监管的制度演进遵循着特定的发展路径,十八世纪末至今美国金融体系所经历的冲击和变革,以及因此带动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是研究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背景与素材。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看似完善的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受到了空前挑战,也促使新的一轮监管改革全面启动。此轮改革不但重塑了美国国内金融业发展模式和监管体制,还将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产生持续影响。我国应当从美国金融监管的历次变革中汲取经验教训,适时推动我国监管体制改革以适应金融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金融监管的制度演进遵循着特定的发展路径,十八世纪末至今美国金融体系所经历的冲击和变革,以及因此带动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是研究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背景与素材。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看似完善的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受到了空前挑战,也促使新的一轮监管改革全面启动。此轮改革不但重塑了美国国内金融业发展模式和监管体制,还将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产生持续影响。我国应当从美国金融监管的历次变革中汲取经验教训,适时推动我国监管体制改革以适应金融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苗文焕  熊飙 《时代金融》2013,(15):171-172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由一系列的监管法律法规和监管组织机构组成的体系。建国以来金融监管体系经历了一系列变迁。本文从金融体系构成元素的视角对我国金融体制变迁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当前应发展功能型监管,在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标准界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对高风险性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共同趋势下,我国现行的机构性监管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因而是金融业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在借鉴英国的功能性监管框架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9.
江安琪 《海南金融》2008,(1):57-59,68
伴随着我国银行业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相关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完善我国现代化监管体系并以此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的任务就显得更为紧迫。预先承诺制是一种创新的金融监管方式。它的激励相容特性使商业银行的行为取向和监管当局的预定目标相一致,有效提高了金融监管的效率,同时也尊重了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现状,介绍了预先承诺制的本质属性,阐述了商业银行引入预先承诺制的意义,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引入预先承诺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方金融作为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在我国金融领域中引发不稳定因素,滋生金融违法行为,从而导致地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我国当前的"一行三会"垂直监管模式,容易出现中央政府监管难以到位的"盲区"或"真空",在地方性、小微金融监管方面,监管主体责权不清,经济政策各异,碎片化倾向明显,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金融体系日益复杂化和业务交叉化,很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本文研究央—地金融监管合作问题、考察央—地金融监管合作模式的内在运行机理,进一步丰富发展金融监管理论。  相似文献   

11.
切实保障金融创新中的金融安全——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既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也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从而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冲击。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升级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如果金融创新信息披露充分、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有效、金融创新监管到位,那么,金融创新仍然是规避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7年中国银监会实施调整后的农村金融政策为界点,阐述2007年以来吉林省农村地区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分析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通过浅显的研究,对吉林省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开放已经到了外国资本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时候。对外开放在引进外部竞争的同时,也会带来金融稳定问题。东道国政府必须在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之间做出权衡。在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背景中,金融监管成为保证金融稳定的主要途径。以激励为基础的金融监管体系是金融稳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上考察,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充当最后贷款人,客观上使其具有了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金融调控出现了明显变化,逐步向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方向发展,金融监管则出现了"去央行化"的趋势,使中央银行失去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和手段。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很多影响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新因素,要求中央银行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对金融稳定给予更多关注。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主要经济体加快了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构建,这为解决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协调配合提供了新思路。如果将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纳入到宏观审慎管理的视野,就有可能在金融调控中二者兼顾,建立起新的金融调控范式。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on financial inclus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consider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financial stability. By analy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the most prominent 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 (capital adequacy), we find that tightening prudential regulations could negatively impact access to finance, thereby conflicting with Sub-Saharan African economies’ financial inclusion goals. More specifically, the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 tremendously reduces banks’ capacity to provid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is could lead to credit rationing thereby reducing financial inclusion.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with financial stability positively impacts financial inclusion. Thus, financial stability augments financial regulation to have an affirmative impact on financial inclusion.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paper are that, one of the ways central governments and policy makers in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can increase and get the most out of financial inclusion is to formulate policies targeted at reducing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other constraints that limit the operations and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policies should also aim at creating an enabling environment to promote financi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6.
逆向倾斜下的金融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直接金融业务量逐年放大,与此相对应,金融结构偏向逆向倾斜,这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次贷危机充分表现出金融逆向倾斜的特征,风险与损失更多地发生在直接金融领域。金融当局不得不放弃自由市场理念,改革金融监管结构,使之与逆向倾斜的金融结构匹配,金融监管由此进入一个逆向倾斜的时代。在逆向倾斜的金融监管下,直接金融被置于严格监管之下,以达到稳定现代金融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金融改革目标与金融监管目标总体上是一致的。两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是实现金融改革目标与实现金融监管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为保证金融改革目标和金融监管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利用好两互动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并有效克服其消极因素。金融监管立法在授予监管权力的同时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海南金融》2009,(4):47-49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在高度证券化和高度衍生产品化的金融体系中,由金融创新所引发、因货币政策和政府监管失误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本文通过美国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问题,提出了加强对金融创新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框架与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监管缺陷,美国正在进行"大萧条"以来最为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框架下介绍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围绕改革的主要争论,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进行总结比较,认为美国这次金融监管改革将从监管标准、方法、模式和理念等方面重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新秩序,防范金融危机重演.  相似文献   

20.
陈杨  陈三毛 《浙江金融》2020,(1):9-19,47
本文利用中国1988~2016年宏观经济数据、金融数据,分别构建金融压力指数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来反映我国的金融稳定状况和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并利用ARDL-ECM模型来分析金融压力指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深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虽然短期会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来看是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并且对于我国来说金融深化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不利于金融稳定。同时,长期内金融深化可以加大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的有利影响,但是短期却会加大普惠金融不利于金融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