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文章利用兵团1990年~2012年的耕地资源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兵团的耕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认为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及农业技术因素是影响兵团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了耕地面积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便于未来耕地数量的预测,最后从促进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针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提出保护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耕地资源价值核算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主要包括市场比较法、数学模型法、收益还原法和土壤潜力估价法;耕地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核算主要方法可分为主观评价法、能值分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耕地社会价值核算主要采用市场替代或功能替代的方式进行价值评估。耕地资源价值核算未来三个重点发展方向:(1)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应用;(2)耕地资源核算方法选择;(3)耕地资源价值研究尺度。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战略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中带动人口、环境问题的解决,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者、资本、土地与科技等。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价格的内容、形成方式和形成的过程等等,反映国家、企业、市场等价…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筛选和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湖南省耕地数据和社会经济资料,定量分析影响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内在的驱动机制。从人口增长、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耕地保护政策6个方面初步选取驱动力原始指标,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从这些驱动力原始指标中筛选出包括农业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增加值等在内的10个驱动力,再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各驱动力对湖南省耕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加入政策因素建立了驱动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对湖南省耕地变化影响比较显著的驱动力为人口增长因素、工业化与城镇化因素、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因素等。最后分析了各驱动力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徐州市1987~2003年耕地面积变化数据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的分析,得出徐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徐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归纳为4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规模增加以及耕地保护政策严厉化;针对耕地变化的不同驱动力提出徐州市加强耕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耕地保护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正确处理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对于城市健康发展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1996~2012年芜湖市数据为基础,运用单因素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城市化率3个主要指标,分析芜湖市1996~2012年城市化发展与耕地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探寻影响耕地变化的主导因素,预测未来短期内耕地数量变化趋势,从而有针对地提出耕地保护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芜湖市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耕地数量变化显著,且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城市化率之间皆存在密切关系。为避免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芜湖市应通过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强耕地质量管护等方式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1997~2017年耕地变化情况和相关社会经济指标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内蒙古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得出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增加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并针对耕地变化的不同驱动因素提出内蒙古加强耕地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以来,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要素驱动转换,供给侧改革等众多压力背景下,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粮食安全问题加剧凸显出来。耕地资源减少、耕地产能下降、粮食进口规模增大、农业生产积极性降低等从多个方面向粮食安全施压,并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附属问题。[目的]文章对被誉为"南疆粮仓"的塔里木河流域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新疆提供"粮食-经济-社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该文选取塔里木河流域最大地级行政区巴州8县1市为研究对象,依据15年(1999~2014年)人均粮食变化数据构建模型,联合系统聚类,构造人均粮食时空格局分区,并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耕地地力OLS模型进行空间。[结果]15年间巴州各县人均粮食产量整体上升中存在两次明显波动,其中2007年各县平均降幅38.29%;尉犁县、库尔勒市其人口与粮食缺口矛盾较大,粮食安全风险较大,2007以后巴州边缘县域释放人均粮食产量升高的信号。[结论]自然状况因素、生产管理要素投入是巴州1999~2007年期间人均粮食增加的主要积极因素,而人口状况是人均粮食产量增幅的限制因素;2007~2014年,自然状况因素、生产管理要素投入不再是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积极因素;巴州地区高等级耕地地力变化对人均粮食变化影响较大,8等地每增加1%,人均粮食增加176.10kg;中等、一般等级每增加1%,人均粮食减少67~488kg。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耕地资源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功能,与乡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由于比较经济效益较低,耕地出现了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现象,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形成较大冲击。全面核算耕地资源资产价值,对于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3个角度辨析了耕地资源内涵,提出了更全面的耕地资源价值指标体系,并以A县为例核算耕地资源的资产价值。结果 (1)乡村振兴背景下,耕地资源的社会服务价值更为突出;(2)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社会价值核算可以突显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问题;(3)生态损失是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在耕地资源价值核算中充分考虑。结论 有必要从加强保护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推进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供给效益、改善耕地肥力和减少耕地污染等方面提升耕地资源资产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耕地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其变化和流向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利用武汉市黄陂区的统计资料,对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黄陂区50多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黄陂区近20年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黄陂区耕地资源的变化主要是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及耕地比较效益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有必要提高耕地转用成本,完善耕地资源价值.首先从农民和社会两个视角分析耕地资源的效用,依据价值源于效用的经济学观点,对耕地资源的价值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然后别采用收益还原法、替代法和比较分析法量化耕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最后,以南京市柄霞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栖霞区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为324.47万元/hm2.其中,社会和生态价值达291.22万元/hm2,占总价值的89.75%.可见,由于人们主观认识和农地市场客观缺陷,当前近90%的耕地价值没能显化.  相似文献   

12.
节后国内玉米市场如何运行,主要受供给、需求、政策和市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需求因素强弱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广西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1990-2003年的耕地及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广西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马区动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广西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要素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此外,国家相关政策也起着相当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河南省1978年以来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对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变化的分析表明:全省耕地数量整体波动较小,总量基本稳定;耕地增减的来源和流向分别以耕地开发和建设占用为主;省内各区域耕地变化有所差异;河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表明,人口、经济因素和农业产出能力对耕地数量的变化影响较大,而自然环境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5.
耕地资源开发中的价值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耕地资源开发将使这些价值全部丧失,如果这些价值不能得到合理补偿,必然会对耕地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而在当前政策体系中,耕地资源开发中的耕地价值并没有得到合理补偿,这也是我国当前耕地过度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耕地资源的配置效率,避免耕地过度流失,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耕地价值得到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部分价值的外部性导致我国耕地不断减少,需通过耕地资源价值重建将外部性价值内在化。耕地的效用是其价值的源泉,在构建价值体系、明确价值主体的基础上,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果参照法、市场比较法、成本法等方法,对1997年与2004年武汉城市圈及区域内九个市的单位耕地资源价值进行估算。估算结果表明,1997年到2004年,武汉城市圈内的单位耕地资源经济价值与社会稳定价值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价值增加幅度较大、生态价值略有减少,城市圈内部分市的耕地价值变化需予以关注并采取相关措施。研究表明区域内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对农民最为重要,需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并提高农民话语权地位。  相似文献   

17.
需求和供给是决定林业生产的两个主要方面,对需求和供给的准确预测,可以使我们掌握木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自觉运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主动地调节市场,指导木材生产和消费。由于需求和供给对林业商品生产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木材需求和供给的研究,1986年,瑞典林业经济学家斯泰罗曼(STYRMAN)等,根据联合国有关35个国家的资料,在科学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源、价格和国民收入等最基本的自然和经济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木材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锡山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江苏省锡山市的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排列为经济、人口与政策、土地管理及土地生产力;而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则有农业的地位、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人口及粮食生产力因子.得出耕地质量受经济、政策及管理因子影响的程度小于耕地数量,但两种变化都首先受到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地位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开封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为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0年和2008年土地详查与变更调查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开封市2000—2008年8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中,耕地与未利用地激剧减少,建设用地、园地则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本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长、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州市土地承载力分析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苏州市土地的耕地人口承载力、土地生态和建设用地承载力三方面分析了制约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剖析耕地锐减、土壤污染、粗放式经营和资源消耗型发展的成因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空间制约困境,结合土地资源主要功能、生产方式和价值的变化、土地生态功能健康的维护以及集约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苏州土地承载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