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南经济圈”的狭义概念是指中国广东与香港在金融、贸易、资本领域的有机结台。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约为经济大国日本的一半);人口6600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亿美元(为泰国的1.3倍);人均GNP为1528美元,约为印尼(572美元)的3倍、并远远高下东盟平均水平918美元。  相似文献   

2.
3.
一、CEPA出台背景 香港经济面临回归以后最困难时期。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冲击的香港经济,在2000年经济强势反弹后,又因世界经济大气候而逐步陷入低谷,SARS侵袭更使香港经济雪上加霜。目前,香港经济面临着产业空心化,90%的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经济增长长期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不满情绪增加等问题。 CEPA政策出台的直接目的。通过降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内地与  相似文献   

4.
在CEPA签署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30日,在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温家宝总理出席签署仪式.这是温家宝的第一次访港.他此行三大任务之一就是出席<安排>的签署仪式,其他两项是参加香港回归6周年庆祝活动和看望SARS灾后的香港.  相似文献   

5.
卢韦 《亚太经济》1995,(3):40-43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中,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也加快了步伐。现在没有卷入这一潮流的发展中国家已属少数。 华南经济圈是发展中国家(地区)诸多经济圈、经济合作组织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然而经济交往发展相当迅猛,相互间的经济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甚至不亚于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其他次区域合作关系。我们应对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掌握其发展轨迹,从而展望其前景,选择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构筑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层”,是开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把“钥匙”。本的研究着眼于CEPA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作用。CEPA的签订将会带动香港经济振兴,对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CEPA为解决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为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沪港之间的合作,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合作,进而为可能打通CEPA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外看CEPA     
《环球财经》2003,(8):42-42
  相似文献   

8.
CEPA对内地高新区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加强双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经过多轮磋商,于6月29日在香港达成(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CEPA包括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符合世贸组织框架的自由贸易协议。香港是内地高技术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地和市场。CEPA作为内地和香  相似文献   

9.
张秋 《开放潮》2003,(8):14-15
闽港经济合作历史悠久、关系密切,在福建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CEPA有利于福建强化现有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形成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扩大对外开放通道,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更应紧紧抓住CEPA启动的难得机遇,趁势而上,在“建立更加紧密关系、提高合作水平”上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强闽港经贸合作,带动福建省外向型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平 《环球财经》2003,(8):35-35
国务院港澳办在香港与内地商谈CEPA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与纽带作用。而身为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的陈佐洱,则是这一事件的操盘手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CEPA推动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新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PA启动了珠三角与港澳新一轮的经济互动;而大珠三角新一轮的互动将是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因为CEPA的核心是内地对香港的服务业打开了大门;这种在CEPA平台上珠三角与港澳在服务市场方面的互动与合作,其发展前景应该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经济互动的最终结果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地区间的分工与合作,香港与广州将成为大珠三角两个不同经济循环体系的服务枢纽。  相似文献   

13.
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分析这个过程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东部沿海以港口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起着重要支撑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整合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而大都市圈发展同样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功能。文章通过探讨经济整合和大都市圈发展的功能特征,指出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经济整合是大都市圈发展的最终归宿;大都市圈发展推动了经济整合;差异性造就了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特色。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我们理解经济整合与大都市圈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CEPA的经济影响以及发展策略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问陶  黄建欢 《南方经济》2003,(11):56-58,27
CEPA的产生有深刻背景和意义,CEPA对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影响不同,但总体而言是互惠互利的,其经济影响深远。需要采取适当的发展策略如加强整体协调运作等,才能充分发挥CEPA的积极作用,促进两岸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入世为台商提供更多机会祖国大陆正处在经济转型、加强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时期,这为两岸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条件.当前大陆经济增长势头不减,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进行重大体制改革,开放第三业以及西部大开发等,都为台商到大陆投资提供了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7.
从CEPA看两岸经贸合作之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 《开放导报》2003,(10):5-8
引言 继1960-70年代第一次区域一体化浪潮之后,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Integration)或区域主义(Reginalism)自1990年代以来重新崛起,并与全球化形成并驾齐驱的格局.不过,这一轮新的区域一体化之内涵,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范畴.至2003年6月底,已经通知GATT/WTO并且正在实施的267个区域自由贸易协议(Free TradeAgreements,FTA)中有130多个是在1995年以后通知的.绝大多数的WTO成员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区域贸易协议.亚洲国家和地区参与区域贸易协议较迟,但近年来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已签署多项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议.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即10+1),决定到2010年,建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目前,在全球GDP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仅台湾尚未参与任何区域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