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要素在现代县域经济资源配置机制中起着核心性作用,但资本的逐利性推动金融资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致使金融资源匮乏,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加大,从而影响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正规金融的供血不足为农村民间金融活动提供了空间,现在农村民间金融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更多地掌握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需求变化,以便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近期,我们对哈市辖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中的金融需求变化和金融服务能力的适应程度以及在资金融通和资金循环中所遇到的体制、政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改革20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改变了过去以粮为纲的做法,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实行农林牧渔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国的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资源约束转换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进入小康的需要。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在现阶段出现了部分农产品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过剩,农产品价格普遍低迷,农业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减少的现象。同时,我们现在又面临着即将加入WTO的挑战。据专家分析,加入WTO之后,我国现有产业中受挑战最大的是农业。国为,现在我国的粮食价格已普遍高于国际市场。而在价格上我们占有优势的畜产品、蔬菜、水果等,由于质量问题竞争力不强,要求全国各地必须要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农民增加收入开辟新的来源,为中国农产品开辟新的市场。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的台阶上能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连续多年获得好收成,使我国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为农业人追求产量增长向突出效益和高品质发展转变提供了条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我们带着金融信贷如何更好地支持农业发展的思索前往闽北地区政和、松溪、浦城三个农业生产县进行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以及我们对信贷支农的建议报告如下:1999年以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平稳,但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当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农业生产高成本与低效益之间的矛盾。由于粮食价格低拉运行,粮食部门对口调拨困难,农户储粮大增,粮食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据省农业厅生产进度报告,截至3月4日,全省早稻已浸种338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减少272万公斤;已播种244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减少104万公斤,其中早杂优46.3万公斤,春耕的进度慢于去年,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世界上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该国通过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自然灾害面前有力地保护和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6.
(一)乡镇财政职能偏离,事权划分模糊。乡镇财政职能在实践中的偏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乡镇财政跨越公共财政的范围行事,直接组织经济或者干预农户生产.如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这种跨职能行事方式尽管在短时期内依靠乡镇政府控制的资源和拥有的权力可获得部分财政收入,但同时也干预了市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引发乡镇干部与农民之间的冲突。并给乡镇财政带来了风险。(2)乡镇财政承担了部分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事务,如民兵训练、征兵、优抚、计划生育、部分农业生产支出等。(3)乡镇在与上级政府提供公共品和服务时,其财政承担的份额太大,如农村教育、农村公路建设等。农村教育的主体是小学和初中,与大学教育不同。基础教育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产生积极影响。它的部分收益是社会性的。因此,农村教育的大部分支出由乡镇财政承受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经济及税收征管的现状1.农村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近几年,我国广大农村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以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这些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与城市比较,则相当缓慢,特别是服务行业,在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普遗提高的情况下,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福泉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县级农业市,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历来是地方党委、政府、涉农部门和金融部门的重头戏,如何贯彻与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近,人行福泉市支行就此开展了调查,并走访了有关涉农部门和金融部门由此得出了基本结论与共识。  相似文献   

9.
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了农村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开始搞活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这些深刻的变化,必然引起农村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它除了要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气候条件、优质土壤、充足水分和光照条件外,还要依赖于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种种资源和物种多样性。因此,在农业再生产这个有机整体中,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构成人和自然,人和土地之间物质交换、循环的再生产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人和土地之间物质交换和消费的永续利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就是在强化正面影响因素,弱化负面影响,解决经济主体局部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运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站以其点多面广和贴近农民的优势,在筹集农村闲散资金,支持农业生产,方便群众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2.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人民银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组成课题组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区域农业生产资金需求,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质,通过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和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农业经济发展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提升了农民种粮种棉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同时对金融部门运用信贷杠杆更好地支持“三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对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认识并完善农业保险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农业保险与农村经济的基本理论、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农业保险的作用和意义,发现农业保险在农村金融、农业生产、社会稳定、国民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正面影响,并对有效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颖军  毛迪 《新疆金融》2005,(12):62-63
“三农”问题,农民是主体,是根本。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农民生产的日益丰富的农产品,为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然而,种种原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农村内部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据抽样调查,新疆2002年有近二分之一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水平,64%的农村居民仅占有35%的收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环境,农民将承受更大的压力。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农民收入的增加,很难再单从农业生产和农业政策中找到大幅增长的出路,必须树立现代意义的大农业观念,从更为广阔的领域寻求突破。开发性金融理论的提出正迎合了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相信在开发性理论的推动下我区的经济将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农村经济发展仍存在束缚和制约。本文就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初步分析,综合多种相关因素,探究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句容市地处江苏南部丘陵山区。由于圩区面积较大,农村桥梁是保障交通畅通,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但由于部分桥梁年久失修,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已成为严重制约生产发展的障碍。为尽快改变现状,省、市财政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危桥、险桥改造的任务,并本着“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  相似文献   

19.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已逐渐向集约型、规模型生产模式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形式等都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已成为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这一重大改革,冲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牢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业综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