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8日,在大家喜笑颜开共同为秦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扩建开工举杯庆贺的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远望热火朝天、井井有条的施工现场,似乎沉浸在久远的回忆中,眼角还有些湿润。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秦山核电二期第一任董事长彭士禄。作为核动力工程专家,彭士禄上世纪60年代主持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1989~1992年担任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首届董事长,现为中核集团公司顾问。在秦山二核扩建之际,我们采访了彭老,这位秦山二核的“拓荒者”。二期扩建尝到了“以我为主”的甜头“我在…  相似文献   

2.
<正>1958年6月,中央决定研制核潜艇。随后,确定核潜艇动力设计由二机部负责,在原子能研究所组建反应堆工程研究室潜艇反应堆设计组,负责潜艇核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的研究设计。彭士禄、赵仁恺等专家相继参加这项任务,负责技术工作。实际上,在这之前,黄祖洽先生已领导了一个小组,做了潜艇压水堆概念方案的工作。1960年中,原子能研究所完成了一个潜艇核动力装置初步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属于概念性的。同时提出了试验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1954年9月30日,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服役;4年后的1958年,苏联的第一艘核潜艇也升起了海军军旗,至此美苏两个核大国均成为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于是毛泽东在1959年10月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号召。1974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建成服役,并最终在我国也建  相似文献   

4.
1954年9月30日,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服役;4年后的1958年,苏联的第一艘核潜艇也升起了海军军旗,至此美苏两个核大国均成为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于是毛泽东在1959年10月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号召。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是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运10年。当人们在颂扬大亚湾核电站辉煌的运行业绩时,不能不谈及一个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昝云龙同志。有人这样说,大亚湾核电站之所以有今天,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和李鹏同志的大力支持;在广东核电,王全国和昝云龙两同志功不可没。昝云龙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长期在核工业系统从事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后,他调入原国防科工委,继续从事核动力的研究。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使昝云龙后半生与核电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昝云龙由原国防科工委调入大亚湾核电站。1986年走上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岗位,带领大亚湾核电站走过艰难的建设期和最初的运行阶段,坚定地实践着“在巨人肩膀上跳高“的广东核电发展战略,成为大亚湾核电站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执行者和见证人。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12日,参与巴伦支海俄海军军事演习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与总部失去联系,次日俄一艘巡洋舰的回音测深仪发现了沉于105米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据报道,该艇是1995年服役的,排水量1.8万吨;艇长154米,核动力装置2座,200MW 压水堆;汽轮机2台,55MW;编制130人;武器装备24枚巡航导弹(可装核弹头);8组鱼雷发射器。该级核潜艇凝聚了俄国潜艇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留苏岁月     
苏联学习,为他从事核动力事业打下基础1951年8月中旬,彭士禄与300多名新中国首批正式留苏学生一起,肩负着祖国的期望与重托由北京出发,乘火车前往苏联。经过七天七夜的行车,终于到达莫斯科。次日,彭士禄与金刚、阮可强等九人又乘火车到达鞑靼共和国首都——喀山,这里曾是列宁、高尔基等人学习过的地方。彭士禄他们被派遣到喀山化工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8.
留苏记忆     
在清华大学学习了一年机械,1951年夏我被派到苏联学习,直到1958年完成学业回国,在苏联整整待了七年. 到了苏联后,我先在喀山化工学院机械系学习化工机械专业,后转到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学习,1956年夏毕业.由于原子能事业的需要,当时国家从1956年在苏联大学毕业的留学生中派一部分再学习核专业,我又被派到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核动力,具体是核反应堆专业.1956年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机械系毕业的有3个中国学生,都被派到莫斯科动力学院继续学习核反应堆专业.这3人除了我之外,还有彭士禄和华戈旦.我们三人在苏联同校、同专业、同班学习七年,友谊很深,很不容易.我们于1958年4月完成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的学业,毕业回国,都到二机部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0月25日,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核集团科学顾问彭士禄的女儿彭洁代表父亲,接过了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8年1月22日,中核集团2018年度工作会上,首届"彭士禄核动力创新奖"颁给了黄彦平等7位核动力事业的奋斗者。"荣誉里寄托着彭老对核动力事业的奉献,对核工业继承者的期望。"获奖者说,这是团队的成果,是对先辈的守望,是对事业的坚守,是核工业精神的不断传承。  相似文献   

10.
1624年,荷兰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潜艇(人力);1888年,法国海军最先拥有了近代意义上的潜艇(内燃机);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用原子能作动力的核潜艇——美国的舡鱼号开始服役。17年后即1971年,我国启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长征一号建成并下水试航成功,成为继美、苏、法、英后第五个拥有  相似文献   

11.
孙玉发,反应堆工程专家。1937年5月出生,196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核工业》2013,(9):64-64
1940年12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滨海县。 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0年毕业于江苏省滨海中学。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两会前夕,记者来到成都一家单位,大门口没有牌子,为这个"中国核动力的摇篮"平添几分神秘色彩.进入院里,只见路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研发人员的学术气质明显. 这里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它搞出过核潜艇,又参与或主导研发了"华龙一号"、"玲龙一号"、CF燃料组件等重大核能成果,在新时代里,还要向何处发展、做哪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作为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在我国核工业的发展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4年,该院提出,到2020年,把核动力院建成世界一流的核动力基地的宏伟目标.对此,记者最近采访了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新任院长赵华同志.……  相似文献   

15.
国内核讯     
《中国核工业》2009,(4):4-6
4月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共分为海上分列式和海上阅兵式两个阶段。在此次海上阅兵活动中,以长征6号、长征3号核动力潜艇为代表的中国海军核潜艇部队首次公开亮相,其中长征6号核动力潜艇为中方参阅舰艇编队打头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核工业》2009,(9):47-49
彭老的家布置得简洁明快:浅色的地板,布艺的沙发,显得年轻富有活力,很有“宜家”的风格。不过显眼位置摆放的两件物品彰显了主人的与众不同:一枚1米多高、海军赠送的舰用炮弹壳;另一个是一艘中国导弹战略核潜艇模型,这两件“装饰”物让人立刻和彭老中国首任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于俊崇先生从大学毕业就来到青衣江畔、峨眉山下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夹江基地工作。“一生情、一辈子、一件事”就是于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地专注于核动力研发的真实写照。我认识于先生是在1991年,此后的22年,无论我是室主任、副总设计师还是院所领导,都得到了于先生的悉心栽培和帮助。每当我工作上不顺心、科研上有疑惑、在生活上有烦恼时,都能得到他的解惑和点拨。  相似文献   

18.
很早之前,我们曾经为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新所址的规划图提过意见,那份蓝图很壮观.这次到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我真真切切看到了它的宏伟蓝图已经成为现实,非常感慨.  相似文献   

19.
谢锋,吉芬公司设计总监。1984年从杭州理工大学毕业,获得了纺织品设计本科文凭。1990年,从日本东京日本服装学院毕业,毕业后曾到法国Kenzo公司实习,此后在日本NICOLE公司工作十年,并师从日本著名设计师松田光泓。2000年,谢锋创建吉芬品牌,开始了他自行创业的里程。2006年10月吉芬品牌入选巴黎时装周,谢锋以“门”为主题在巴黎卢浮宫举办成衣发布会。法国时装工会主席Didier Grumbach说,吉芬是中国设计师进军国际时装界的一个标志,就像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设计师、80年代日本设计师走出国门一样,将会对中国设计师产生深远影响。今年2月25日,谢锋又在巴黎以“路”为主题做07、08秋冬发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核潜艇从1958年开始预研,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今天形成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核潜艇部队,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中国核潜艇在研制初期是绝对保密的,直到1982年10月12日,当一枚中国自制的运载火箭从水下发射成功后,中国才首次掀开核潜艇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