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建设用地抵押存在的问题 目前,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担保措施一般采用项目建设用地及在建工程抵押方式.  相似文献   

2.
《商》2016,(6)
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起源于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及开发商在当今新的市场形势下对建筑业的热衷,这也为项目集资提供了在建工程抵押贷款衍生的机会,并且抵押贷款逐渐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建工程抵押评估在房地产中的地位正在提升,但因为在建工程有自身的不确定性,引起在建工程抵押评估的原则和方法都具有特殊性,所以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金信贷难问题,利用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一种主要融资渠道。在建工程抵押是当前房产登记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登记类型,但各地的登记机构却没有统一的操作方式,现有的法律并未对在建工程抵押做要求,而且办理程序增加了商品房预售许可困难,易造成商品房市场监管不到位。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可采用测绘管理科、抵押管理科、测绘管理科三科联动的方式,改善房地产在建工程抵押的办理程序,以促进房地产在建工程抵押办理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在建工程抵押,已成为企业向银行贷款融资的重要方式。笔者结合审计工作实践,简述了在建工程抵押的风险,分析了与其有关的法律关系,简析了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谦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9):153-154,160
影响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因素有:借款人、商业银行、抵押物、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等,这些因素构成了不同的风险类型,而不同用途的房地产,其风险因素是不同的。通过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评估的定量分析,并深入研究各风险数值的成因,给予风险量化的数值,使商业银行在审批抵押贷款时更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逐步增加,商业银行原本安全性较高的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也在逐渐加大。信用风险成为了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的主要风险,而我国商业银行无法准确、及时地监控、量化及评估信用风险,使得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本文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经验与成果,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和经营环境,提出适应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7.
银行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融资对象,在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和企业的偿还贷款中,都与企业进行着博彝。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在信息上存在不对称性,减小银行在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风险,应建立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银行阊的企业信贷管理系统,建立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分散机制,将风险较高、时间较短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贷款和风险较小、时间较长的房地产销售抵押贷款适当分离,注重开发贷款的使用监督和销售贷款中的产权实地调查,逐步调整房地产消费和开发贷款的比例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为确保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普遍推行“抵押贷款“,其中,采取最多的就是房地产抵押.由于房地产自身特性及银行操作不当等因素,致使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  相似文献   

9.
张倩怡 《现代商业》2007,(18):222-223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为确保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普遍推行“抵押贷款”,其中,采取最多的就是房地产抵押。由于房地产自身特性及银行操作不当等因素,致使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  相似文献   

10.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新兴的金融产品,目前,已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实施。本文通过对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借鉴,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也是一种金融创新,其对改善房地产融资环境,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已沉淀巨额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有的银行也进行了试点,应通过完善立法、监管、信用增级、会计和税收等制度为全面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做好制度准备。  相似文献   

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新兴的金融产品,目前,已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实施.本文通过对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借鉴,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住房抵押贷款一直是中国住房供给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金融动力并且是商业银行着重发展的优质贷款,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局部地区房地产市场不合理发展,个人抵押贷款极其容易转化为违约贷款。将着重分析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现状,并对国内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主要原因及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分析,试图在此基础上找出影响我国抵押贷款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中的博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数量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额也"节节升高",究其原因,除了银行本身管理体制原因之外,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两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是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中风险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本文将从博弈论这个角度对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中银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的贷款也有相当大的余额是采用房地产抵押作为贷款保证方式,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对未来房地产价格走势进行分析,严格评估房产抵押物的价值,及时建立应对市场变化的全面管理机制。从抵押物贬值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飞 《商业科技》2014,(20):236-236
贷款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资产业务,在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央行发布的《2012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2年末,全国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1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全年增加1.35万亿元。抵押贷款的持续增长,对于商业银行处理抵押贷款业务的能力有着更深的要求,因此能够正确处理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会计核算,不管对于银行还是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住房贷款偿付风险与证券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意义的基础上,从金融工程、基础资产选择和工具选择方面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新兴的金融产品,目前,已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实施。本文通过对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借鉴,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更加重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防范。目前,个人住房贷款的潜在风险十分令人担忧,通过分析2011年11家银行房地产贷款情况、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情况等相关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审核评级制度不完善、购房的需求与购房贷款还贷能力之间不平衡、房价与住房抵押贷款人的收入之比超过被认定的控制范围及利率变动是造成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建议严格审核个人住房贷款人的信用级别、提高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定量化分析水平及完善银行体系的内部控制。实现我国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定量化、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孔尚惠  林晓宁 《华商》2008,(22):32-3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对房地产金融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前正步入较高风险时期,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不良贷款的绝对额与比重两项指标均已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