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探矿权转让收入确认及相关税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矿权转让收入的确认,直接影响到本会计年度的最终利润。探矿权转让收入的确认,不应在合同(协议)签订时以合同(协议)价款确认收入,也不应当将预收转让价款直接确认为收入,而应该以是否完成探矿权过户手续为唯一前提,在完成过户手续时,以合同(协议)价款,一次性确认收入。由于国家税务总局没有对探矿权转让收入的征税问题作出明确规定,造成各地执行规范不同。探矿权转让,实质上是一种勘探成果的转移,收取的价款,是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补偿和对区块现在和以后潜在价值的估算,应视同受托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取得的收入征收营业税。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政策规定对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要求过于宽松,使矿产资源勘查准入门槛过低,给探矿权管理造成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找矿的突破.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就规范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进行了探索,应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政策,包括完善探矿权招拍挂出让参与的资质管理,依据不同矿产细化探矿权申请人的资质条件,依据不同勘查区域细化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等,以促进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促进勘查资本与技术融合,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探矿权的价值确认与计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矿权是企业或个人依法有偿获得的一种所有权。探矿权的价值有几种表现形式,虚拟的探矿权的价值无法以确切的价值加以衡量。当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形成地质成果,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探矿权的价值分别加以确认。探矿权价值的计价方法分别有:投入成本法、专家评估法和市场认定法。  相似文献   

4.
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在促进矿业发展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的市场架构和运行机制:应当先构建探矿权益交易机制,确定信息披露原则,同时建立探矿权池制度,落实权益交易制度,开发发现管理工具,建设透明的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5.
低勘查精度探矿权评估方法的问题及其对策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低精度勘查阶段探矿权评估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没考虑矿产资源勘查风险、探矿权依附的矿产资源品级、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探矿权周边矿业开发条件以及不同评估方法之间的相互印证作用.应从采取完全的市场定价和完善先行探矿权评估方法两个方面来完善现行探矿权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得探矿权,勘查相关区域,取得勘查成果后卖出探矿权获利,是勘查企业矿权经营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在会计期末,按照会计制度关于资产确认标准的规定,确认勘查支出形成的资产,按项目逐项以有效勘查投入与相关探矿权的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相关资产价值,体现了行业业务特点与会计制度的协调,能够解决勘查企业勘查成果的会计计量问题,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避免累积勘查风险,从而提高勘查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促进商业性地质勘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矿权的经济和法律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矿权是基于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属于用益物权,具有较强的法律规定性、专有性及差异性等法学特征。探矿权的法律主体是探矿权人,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探矿权人主要是地勘单位和国有矿企。探矿权的客体是探矿权人有权进行地质勘查等相关活动的勘查区块,包括土地的地表和地下的空间。从会计学的视角看,探矿权具有资产的四个特征,符合资产的定义,应该属于会计学上的资产范畴。综合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不同观点,应将固体矿产探矿权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进行反映和规范,可以称之为“矿物资产”,对探矿权的取得、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及探矿权信息披露等会计核算需要建立在这个新的概念和会计科目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矿产勘查市场化运作是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推行的“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矿产勘查模式为矿产勘查市场化运行提供了契机;地勘单位企业化以适应矿产勘查市场化方能有市场立足之地。矿产勘查市场化运作使矿产勘查生产要素活力迸发:矿产勘查市场化将深度挖掘探矿权的财产属性,探矿权价值将体现得淋漓尽致;遵从矿产勘查“高风险”性,保护探矿权人的“高回报”可能性,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矿产勘查市场;能使矿产勘查主体在矿产勘查市场进退有序。  相似文献   

9.
健全勘查区块退出机制 加快促进地质找矿突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矿权无限期延续带来了"圈而不探"、炒作探矿权等问题,不利于找矿的突破。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总结各地实践做法的基础上,建立勘查区块退出机制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加快推进矿产勘查进程,有利于抑制非理性炒作。为使矿产资源勘查区块退出制度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以促进形成流转有序的探矿权市场,促进矿产资源勘查进程加快,实现矿产资源勘查进退有序。  相似文献   

10.
对地质勘探部门而言,探矿权是国家赋予探矿权人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特许权利,也是其所拥有的国家出资形成的特殊资产。财政部于1999年下发了《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和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对规范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经济业务会计核算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建立起多元化的探矿权退出机制,在实践中,管理部门公告注销勘查许可证在探矿权退出中所占比例高达60%。但管理部门公告注销勘查许可证,仅在《行政许可法》中有相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探矿权退出机制,提高公告注销勘查许可证操作的规范性,使得矿产资源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利用,应当通过《矿产资源法》修改明确公告注销勘查许可证制度。  相似文献   

12.
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及其相关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地质勘查市场、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矿产品市场等三个关联市场制约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从如何增加地质勘查市场、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的有效需求入手 ,提出了完善我国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培育和加强矿权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矿权的取得方式不够规范、矿权流转过程中市场难以起到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及国有地勘单位拥有探矿权的比例在不断下降等问题,文章提出了规范矿权的取得方式、培育和加强矿权市场、维护地勘单位在矿产勘查、开发中的合法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油气探矿权考核是判断和决定油气探矿权勘查投入是否合规、探矿权能否延续的一种工作方式。文章通过梳理我国油气探矿权考核制度,分析不同时期我国油气探矿权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及工作力度,指出油气探矿权勘查投入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1)加强油气探矿考核力度;(2)明确油气资源探矿权考核标准;(3)建立健全油气探矿权勘查投入核算制度;(4)延长油气探矿权延续期。  相似文献   

15.
试论找矿三要素功能作用与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找矿三要素中,勘查区块是找矿客体,起着基础性作用;勘查技术是找矿主体,起着主导性作用;勘查资本是找矿血液并为找矿营造起追求保值增值的动力机制,起着支撑性保障作用,三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三要素优化配置建议:(1)找矿主体应是具有相应勘查资质与相当资金实力的法人。(2)规范探矿权出让方式,申请在先,按规定缴纳使用费应作为基本方式,通过招投标有偿取得可作为主要方式,建议试行委托经营方式;应严格控制协议出让,慎用拍卖挂牌出让。(3)使市场在探矿权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探矿权配置效率和公平性。(4)健全与完善找矿成果利益分配机制,促使勘查技术与资本找矿活力竞相迸发。(5)加强与优化政府服务于探矿权市场建设公共职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南美洲、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为例 ,介绍了与探矿权和采矿权有关的主要法律规定 ,总结了二者之间的过渡关系 ,主要有三种 :探矿权人自动取得采矿权、探矿权人有采矿优先权以及由政府自由裁量。在此基础上又从取得机制和取得方式两个方面展开 ,进一步论述了矿权的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以往国家出资探明的矿产地探矿权经营问题成为了当前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法经营好国家出资探明的矿产地,保证国家、集体的合法利益,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与借鉴     
学习和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矿产勘查体制和机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期刊发的王文等介绍国外矿产勘查方面的文章就源于此。这里至少有如下 4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矿产勘查出资者的追求目的。应该是取得探矿权和采矿权。探矿权包括 :①进入该地区并以勘查所有矿产为目的而使用的土地 ;②以分析和实验为目的提取矿产 ,并可用于试验和试销 ;③为在该地区进行勘查所必须的其他条件 ;④优先获得采矿权。采矿权包括 :①以开采和处理所有矿产为目的而进入和占用土地 ;②从土地中采出和运出所有矿石和矿物 ;③开采地下和地上矿产所必须的作…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通讯》2011,(17):25-26
国土资厅发〔2011〕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探矿权人缩小勘查区块范围的,应当在勘查许可证变更前汇交放弃区块的地质资料。为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监督相关探矿权人履行法定义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试论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查劳动和资本投入是认识矿产资源、提供可供开采矿床的基本途径。随着全球性找矿工作程度的提高,勘查劳动和资本投入将逐渐演变为认识和获取矿产资源的唯一途径。勘查投入具有持续性、长期性、高投入、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正外部性,勘探成果具有低流动性、非均衡性,地质勘查竞争具有非充分性,矿产发现的难度具有递增性。上述特点决定了勘探企业的盈利模式应当是勘探和开采的一体化,勘探企业应当采用股权融资。国家可以扩大探矿权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