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宗略 《民营科技》2009,(8):200-200
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空调技术的产生与成熟,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小气候,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始终控制在相对舒适的范围内。但空调并不是万能的,它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并着手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给建筑以适当的自然通风是减少使用空调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实践经验,分析了现代建筑自然通风系统设计的若干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然通风减少建筑能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世华  张彤 《基建优化》2005,26(3):51-52
针对全球环境变暖及我国建筑空调能耗较大现象,提出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应改变设计理念,加强建筑自然通风的设计,以减少建筑空调能耗,节约能源,改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3.
李铎 《民营科技》2009,(7):213-213
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空调技术的产生与成熟,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小气候,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始终控制在相对舒适的范围内。但空调并不是万能的,它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并着手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给建筑以适当的自然通风是减少使用空调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实践经验,分析了现代建筑自然通风系统设计的若干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4.
自然通风作为改善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在热压、风压作用下形成空气流通,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通风方式,对于减少室内消耗、改善空气品质、提高人体舒适性具有重要作用。住宅建筑空调等设备的大量使用造成建筑能耗快速增长,如何有效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建筑能耗已成为我们设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将对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探析,并提出了改善室内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节能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运用自然通风降温从而减少建筑空调系统所产生的能量这一课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不仅是我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结晶,且符合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自然通风设计上更有着自己的一套系统。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民居自然通风的营造手段,总结出传统民居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三大系统框架,这一框架将可以作为城市设计师或建筑设计师关于环境因素中通风设计的指导,旨在创造一个更加绿色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与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自然通风在降低公共建筑运行能耗,提高建筑内空气品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运用多区域网络法模拟工具ConumW,对南京南站进行了自然通风优化设计,得到了旅客站房自然通风全年节能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室外温度低于22.04℃时,只需自然通风即可满足室内通风换气和热舒适的要求;当室外温度白天较高夜间较低时,可以进行夜间通风来削减开空调的小时数。采用自然通风设计后。候车层全年空调负荷可降低7.73%。  相似文献   

7.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形成暖通空调系统功能的保证,在和谐发展和珍视环境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出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并由此开始了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研讨。本研究从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实际出发,在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的基础上,重申了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基本原则,提供了新时期以太阳能技术、地源热泵技术、自然通风技术为代表的做好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8.
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进入21世纪后,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然通风的建筑可以降低空调耗电量,进而降低生产这些电能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和CO2向大气的排放量;对人体而言,自然通风可减少"空调病"和各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本文探讨对现代建筑屋顶进行设计,以达到自然通风之效果。  相似文献   

9.
贝晨  王启学 《民营科技》2009,(1):190-190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能主动的控制室内环境,创造前所未有的室内舒适气候,从而使人们逐渐淡化对自然通风这种气候适宜性技术的应用,然而,在今天全球能源紧张、节能压力增大、空气品质(IAO)恶化以及建筑综合征(SBS)等发生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的气候适宜性技术,自然通风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技术在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实践经验,分析了现代建筑屋顶在建筑各种自然通风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屋顶应采取的相关构造措施,以节约建筑能耗。保护人类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马冰珊  张弘 《民营科技》2011,(1):266-266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能主动地控制室内环境,创造前所未有的室内舒适气候要求,从而使人们逐渐淡化对自然通风这种气候适宜性技术的应用。然而,在今天全球能源紧张、节能压力增大、空气品质(IAO)恶化以及建筑综合症(SBS)等发生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的气候适宜性技术,自然通风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技术在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此,现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实践经验,分析了现代建筑自然通风系统设计的若干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丘慧 《民营科技》2008,(11):187-187
自然通风是建筑可持续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首先介绍了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论述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引入自然通风方式来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建造的超低能耗示范楼于2004年6月全面建成,该楼是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集成平台,综合了多项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涉及到智能围护结构、自然通风、个性化空调末端装置、湿度独立控制的送风方式、楼宇式热电联供系统、太阳能利用、监测和控制系统等诸多相关技术,成为建筑节能精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淡忘了自然通风的应用.迫于当前能源、生活质量等的多重压力下,使得人们重新重视自然通风技术.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自然通风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便于同行交流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夏季将到,各建筑中央空调应进行全面消毒,一旦出现“非典”病例立即停止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空调技术专家建议,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非典病毒通过空调通风系统传播,防止交叉感染,应对重点建筑物和大型建筑的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应急处理,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专家建议,无“非典”病例发生的建筑物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在运行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的定期清洗和消毒措施。已发生了“非典”病例的建筑物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必须进行全面、严格、彻底的消毒,并经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检查认可才可重新投入使用。医…  相似文献   

15.
孙彩凤  魏久明 《价值工程》2010,29(4):192-192
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实践经验,分析了现代建筑自然通风系统设计的若干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开始更加关注居住环境.在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通风是较为重要的考虑内容之一,如何利用自然通风来提升现代住宅建筑的居住质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自然通风的内涵、优缺点和方式进行阐述,其次从多个方面分析自然通风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期提升住宅建筑的设...  相似文献   

17.
《楼市》2004,(20)
上海莘庄工业区内的一幢生态办公示范楼。主体建筑外表:南面两层、北面三层,房顶呈斜坡状,上面铺满了大块玻璃和太阳能接收器。正上方立有一个“大烟囱”——屋顶排风通道。这样的建筑外形是为了方便自然通风和采光优化而专门设计的。NO.1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建筑中实现良好的通风技术显得非常必要。尤其对生态建筑而言,自然通风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通风的目的在于向居住者提供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者在夏季时能够处于较低的室内温度之中。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与优势,然后讨论了实现自然通风的方式与设计理念,最后对自然通风的新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王秀丽 《价值工程》2010,29(34):53-54
文章阐述了建筑布局、建筑体型、房间布置、围护结构、门窗材料等方面对建筑自然通风和日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拔风井自然通风的应用现状作为研究切入点,对上海某建筑拔风井自然通风进行测试与评价,以此总结出以拔风井的通风量和通风换气次数作为评价指标,并且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为评估拔风井自然通风的实际应用效果,提供可行性检测方法及可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