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否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而且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对待这项工作。尽管1998年我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财政收支困难.但我局努力发挥职能作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发放和再就业经费的足额到位,为推动我市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情况。从1998年到2002年6月末,全市共筹集再就业资金15.1亿元,其中:市财政安排8.5亿元,社会筹集3.8亿元,企业自筹资金2.1亿元。累计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为下岗职工代缴社会保险费14.4亿元,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全市国有企业累计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28.46万人,累计实现再就业23.31万人,平均再就业率46.4%。今年1月至6月,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泰州市自1998年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以来,创造性制定了“保老、扶中、推青”政策,实施国有企业“三置换一保障”改制工作,2002年基本完成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2004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这期间,该市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使城镇就业局势逐步稳定,  相似文献   

4.
中央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在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央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5.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转岗分流,创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要规范职工下岗程序,认真办好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下岗分流要同国家财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实行企业、社会、政府各方负担的办法落实资金,亏损企业和社会筹集费用不足的部分,财政要给予保证。地方财政确有困难的,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一定的支持。要进一步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搞好这三条保障线的相互衔接,把保障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下岗职工再就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我市现有城镇企业职31.77万人,目前已累计下岗分流6.24万人,实现再就业的4.98万人。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思路来做好再就业工作,从而建立起市场化的再就业机制。首先,要促进职工就业观念的转变。湘潭是一个老工业城市,部分职工由于长期受计划济体制的影响,就业观念陈;日,“宁愿在国有企业挨饿,也不愿到民营企业挣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下岗后再就业。因此,要把促进职工就业观念的转…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2年,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十五”期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增加4200万人,2003年中央确定年度就业目标任务后,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任务。2003年-2005年,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36万人,与2002年之前相比,每年多增加2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中已有1460万实现了再就业,其中390万大龄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8.
截止今年6月底,襄樊市国企下岗职工达7.4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0%。其中,已安置3.42万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46.l%。据预测,到2000年,全市还将有4万名职工下岗,加上目前尚未安置的4万人,共有8万名下岗职工需要安置。解决如此严峻的就业矛盾,事关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大局,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认真负责,尽力而为,突出重点,加强调控”的基本要求,把国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全市社会经济运行的统一轨道,与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与优化资本结构、盘活闲置…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九年,宝山区商委再就办在企业调整劳动力结构、减员增效、职工就业观念的转变和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分流安置再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商委系统两个再就业中心全年总规模为1089人,至年底已实现分流840人,分流率高达77.1%;介绍、  相似文献   

10.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近年来,我省按照“先分流,后下岗;少进中心,快出中心;分类管理指导,确保基本生活”的原则,大力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切实理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加快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基本目标和要求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要按照“劳动者  相似文献   

11.
从1998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开始,湖州市再就业工程全面实施。十年来,湖州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围绕再就业工程,使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层次实现了四个转变,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就业再就业,为湖州市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省顺利完成了在中心20.6万下岗职工出中心任务,实现了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实现了连续两年新增就业岗位35万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以上的就业再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帮助其实现再就业是当前劳动就业工作的重点。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强化服务,促进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首先落实下岗职工申报制度,规范企业职工下岗程序,协助企业分流安置、消化富余人员,减轻下岗职工生活负担和就业压力。其次是强化服务意识,鼓励下岗失业职工走自谋职业的路子,实现再就业。开发区把职业介绍中心作为面向下岗职工的服务窗口,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引导他们走自谋职业的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从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视 ,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各企业都成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中心 ,财政部为了保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规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的管理需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 ,(中发 …  相似文献   

15.
一、社区就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一大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走上了工作岗位。据调查,到2002年6月末,全市社区就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76万人,占全市安置再就业人数的29.3%。我市社区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数据》2006,(8):53-53
今后几年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就业供给总量不减,就业压力大。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上年结转的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全部消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仍未就业的人员,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今后3年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还需安置的职工以及辅业改制职工需要分流安置;部分困难地区、困难企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依然存在;已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有些还不稳定,存在再次失业的风险。三是新的就业矛盾逐步凸显。主要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入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四是劳动力素质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纺织(轻)工业厅(局、总会、公司):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将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与解困突破口的部署,切实做好纺织行业压锭减员,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明确年度分流安置任务。根据中央提出三年压锭1000万,分流安置120万下岗职工的目标,纺织总会决定,在两年内基本完成下岗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1998年分流安置下岗职工60余万人,1999年分流安置下岗职工50万人,2000年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0万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部门要将分流安置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具体分流安置指标见附表。二、各地纺织主管部门要制定详细的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计划。职工下岗分流要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先易后难,精心安排,兼顾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对于下岗的困难职工,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解困工作责任制,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时,积极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就业与再就业的重负:严峻的就业压力 在经济理论界和政策制订者积极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当中,就业和再就业日益成为讨论的中心.据对就业量的测算,1999年全国下岗未就业人口估计为600万,登记失业人口为620万人,国有企业新下岗300万人,城镇新增劳动人口274万人,机构改革预计分流300万人(杨宜勇,1999).而据胡鞍钢的分析,城镇企业的下岗人口1996年和1997年分别为900万人和1200万人.  相似文献   

19.
刘红艳 《活力》2004,(7):66-67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中存在的问题1.劳动力供大于求,失业人口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沉重 据统计,辽宁省仅2002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就达76.5万人,目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万人,城镇有就业需求的人员达160万人。黑龙江省的下岗职工总数已达60余万人,保守估计企业还有60多万富余人员,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5%。  相似文献   

20.
灵活就业成为新时期再就业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福建省加快由再就业中心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步伐,至2002年6月底,仍在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由1998年的16.24万人减少到2305人,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保生活”向“出中心、再就业”的过渡,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