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舒风 《发展研究》1996,(12):35-37
福建背山面海,陆上交通不便。福建人民企盼铁路,本世纪初由华侨捐资在闽南曾修建过一条28公里长的“盲肠”铁路,后因战争破坏及经营不善而不复存在,到解放初期,福建没有一寸铁路。建国后,“一五”期间国家从海防与建设的需要出发,于1958年建成了江西鹰潭至厦门铁路,并在外洋向东延伸,修建了经南平至福州的外福铁路,此后陆续修建了七条支线,目前全省运营的铁路1100余公  相似文献   

2.
陈成勤 《发展研究》1995,(10):16-17,28
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背山临海,土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中80%是山;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港湾星罗密布,许多良港尚未开发。交通不便,是制约经济发展和加快开发开放的瓶颈。国家于五十年代因国防之需修建了鹰厦、外福两条铁路,后又修建了七条短支线。由于条件限制,依山傍水,弯道多、半径小、坡度大、能力低,是有名的“二百五”铁路线(即弯道半径250米,日装车250车,年发货量250万  相似文献   

3.
展望福建新一轮创业,福建铁路的建设议程,应当是以“一纵一横”为重点。若能把“一纵一横”铁路建设起来,承南启北,进、出省将有六个通道。铁路成网,四通八达,将为福建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运输保证,具有重大意义。 一、“一纵”铁路 1998年中央已明确提出,要修建沿海铁路大干线的规划。即北起大连,经烟台、青岛、连云港、盐  相似文献   

4.
一、铁路是福建经济发展大动脉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海峡,是中央赋予的改革试验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人文优势,决定了福建省在统一祖国大业中肩负重任。“八五”期末。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地带,全面发展福建经济,已成为全省上下共识。但是,作为交  相似文献   

5.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运输体系的骨干。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使铁路投资短缺,裹足不前,乃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福建铁路的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更是长期处于困境。本应是“先行官”的铁路落伍了。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中国改革的总体目标。市场呼唤铁路,铁路呼唤改革。福建铁路必须面对挑战,把握机遇,审时度势,明确目标,建立起适应市场机制的新型的经营机制与管理模式,开辟一条福建铁路大建设、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余选明 《发展研究》1996,(12):43-44
一、福建省地方铁路建设的回顾及分析 为努力改变福建省铁路对经济的制约,推动本省铁路的建设发展,在国家机关及铁道部大力支持下,省政府成立了福建省地方铁路建设开发总公司。1992年9月,本省第一条地方铁路——漳泉铁路湖泉肖段开工。接着,为打通鹰潭限制口的出省第二通道——横南铁路也于1992年底动工建设。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英勇奋战,在各级政府及沿线人民群众支持下,两线的建设进展迅速。至今,漳泉线已铺架至终点站山腰,站后工程已完成大部分,并于1996年5月1日开始了至泉州的临时货物运输。横南铁路武夷山以南线下工程已基本完成。全长7552m的分水关隧道于1995年底贯通,铺架工程已到达建阳站,可望在1996年底临时运营至建阳站,铺架至武夷山站。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02,(7):40-41
中俄珲马口岸铁路是依据中国吉林省人民政府、沈阳铁路局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政府,远东铁路局签订关于修建珲春至马哈林诺铁路合同由中俄双方修建的。该路由中俄边境长岭子接轨,西经图们站进入中国国家铁路网,可通往中国国内各地,东自俄罗斯卡梅绍娃亚站进入俄罗斯国家铁路网,向东通往俄远东各港口出入日本海,向北可通往俄国内和欧洲各地。由中国东北经这条铁路进入日本海驶往新泻、束草等日、韩各港口,其陆运和海运距离最近,是最便捷的运输通道。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铁路行业面临严峻形势 1、铁路运能滞后。从全国看,铁路运输能力长期滞后经济的发展。“八五”以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铁路路网规模和结构还远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通道运能仍然十分紧张,路网机动能力差,运输装备水平比较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使铁路运输更为紧张,“运货难”、“乘车难”更为加剧,运能与运量矛盾更为突出,目前全国仍有20多个限制口。据预测“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对铁路运输的货运需求量为22.88亿吨。客运需求量15亿人次,而铁路到2…  相似文献   

9.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起着骨干作用。多年以来,本省铁路货物周转量占全省货物周转量的65%以上,旅客周转量占全省旅客周转量的40%左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本省铁路的这种主导地位和骨干作用将不会改变,这是由国情和省情所决定的,也是本省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本省铁中运输有一定的发展,但是,铁路运输的发展仍然滞后,远远赶不上本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全省出省通道还只有一个,铁路营运里程仅1024公里。自鹰厦铁路通车以来的30多年间,福建基本上未新建铁路干线,平均每万人铁路里程只有 0.33公里,低于全国平均每万人0.43公里的水平。根据铁路部门和省计委的规  相似文献   

10.
《大陆桥视野》2009,(2):16-16
中国铁路部门计划2010年修建两条铁路卣通中亚,即中(中国)吉(吉尔吉斯斯坦)乌(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和计划与哈萨克铁路接轨的精(精河)伊(伊宁)霍(霍尔果斯)铁路。  相似文献   

11.
《大陆桥视野》2012,(7):90-90
经国家批准,由新疆广汇集团控股修建的新疆首条民营铁路——红淖三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红柳河控制性工程将于3月底破土动工,正式拉开红淖三铁路建设帷幕。  相似文献   

12.
秦沣 《经济改革》2009,(9):16-19
新中国刚刚建立之际,可谓百废待举。第一条铁路该在何处修建,方方面面也是竞争激烈:海军提出建在东部以备海防;王震将军则请示加快宝兰、兰新铁路建设,以固西北。但是,该条铁路却最终建在了巴蜀之地——这就是成渝铁路。  相似文献   

13.
舒风 《发展研究》1994,(8):22-25
一、历史与现状 福建背山面海,陆上交通不便,建铁路是福建人民历来的强烈愿型,鸦片战争以后,旅居海外的福建侨胞就呼吁“福建也应自办铁路”,井且多方募集股款,省内百姓也节衣缩食,交捐纳税,从1907—1910年,建起了一条从漳州江东桥到厦门嵩屿的“盲肠”铁路,全长28公里,以后因战争破坏与经营上的问题,这条“盲本路”也荡然无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没有一寸铁路。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合资铁路是指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企业和其它投资方共同投资建设、经营的铁路 ,它既不同于国家铁路(由国家建设、管理 ) ,也有别于地方铁路 (由地方建设、管理 ) ,最主要的特点是投资主体多元化 ,实行联合经营 ,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合资修建铁路已经成为加快我国铁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 ,实现了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的结合。合资铁路开创了铁路建设的新路子、新经验 ,但建成后的合资铁路如何经营管理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铁路远输中的作用 ,提高经济效益 ,调动投资各方建路和管理的积极性 ,是当前…  相似文献   

15.
铁路选线设计是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关系全局的总体性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将阐述台泥(英德)水泥专用线的修建,此线路修建成功不仅可以降低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的运输成本,而且可以增加铁路部门的运量和运输收入,是"双赢"的结果.同时,铁路专用线的修建,对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发展迅速。据统计资料,1995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是1980年2.5倍,按福建省发展纲要目标,到2000年全省国民总产值再翻番。下个世纪仍继续保持快速、持续、健康的势头发展。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大量的客、货流量,原材料、产品进入市场,海洋、港口的发展和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些都强烈呼唤铁路进一步与之相适应。修建温福铁路,正是适应这种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也是沟通浙闽两省,尤其是福建闽东老区沿海地区脱贫致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物流业中,运输是关键的作业环节,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物流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增长,在成功加入WTO,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企业问的竞争更加激烈和广泛,竞争的环境要求他们降低物科和产品的成本,并将此视为第三利润源泉.同时公路和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运输业内的竞争加剧,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铁道部在2003年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中,明确了铁路货运业要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以方便、快捷、经济为重点对铁路货运方式进行改革的目标,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下单纯的运输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物流企业.本文分析了当前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以及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骆建 《城市建设》2011,(4):382-382
铁路线路方案选择不仅会影响到项目本身的工程造价、经济效益和运营成本,更会对沿线及相关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环境等产生长久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些因素也影响线路方案本身。因此制定铁路线路选线原则及方案比选的评价是铁路勘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和重要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9.
同蒲铁路为民国山西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它在经济、政治,抑或华北抗战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条铁路从酝酿、设计、修筑至完工历经多年,期间伴随着山西社会多个重要历史关节点,可以说同蒲铁路见证了民国山西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作为三晋动脉,其地位不容忽视,也正是因为这条铁路,民国山西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大陆桥视野》2014,(21):87-87
泰国总理巴育近日对媒体称,内阁当天通过一项中国投资泰国铁路合作项目,规划细节将提交立法议会审议。按照规划,中国将参与投资、修建一条全长867公里的双轨标准轨铁路,路线从泰国东北部重要口岸廊开府到首都曼谷及东部工业重镇罗勇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