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由企业自己单方制定的书面文件,体现企业的利益与意志,这种单方意志却能够象法律一样约束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在现在劳工市场的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劳动者在经济上就处于弱势地位,受支配的地位.这种关系下,如果任由企业的单方意志,过于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发展,未免会侵害处于经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权利.现实中也常常因为企业劳动规章的不合法或者不合理性常常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2.
一、新劳动法解析 作为我国第一部在法律层面上独立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新法的“诞生”引发了一系列强烈的连锁反应,其中以从事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最为强烈。因而,对新劳动法的解析便有了其特定的现实意义。新劳动法的总体原则是“向劳动者倾斜,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1.立法开宗明确提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据就是用人单位本身就强势,劳动者本身就是弱势,一开始双方地位就不平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取得劳资双方关系的相对平衡;如果你是一个守法的企业,这部法律不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如果是一个违法侵犯工人权利的企业,那么劳动成本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3.
同工同酬的权利是被派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法定权利,但由于现行立法的缺失,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利形同虚设。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相关劳动立法对同工同酬规定过于原则化而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行使同工同酬权利的程序缺失更是阻隔了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救济。在进一步明确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权利的同时,应从立法上规范和细化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同工同酬权利救济的程序,在强化劳动行政执法部门对同工同酬的监督的同时,从权利救济的途径、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方面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劳动契约自由是劳动者经济权利不断增进的制度基础和重要推动力,劳动契约的权利不对称是劳动者经济权利受到侵害的制度根源.劳动契约的制衡与规制是有效维护和实现劳动者经济权利的现实路径,具体包括: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组织程度;充分发挥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规范和发展员工持股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各国对劳动者精神利益的保护日益重视的情形下,现行劳动法对劳动者精神损害救济只字未提,司法判例也使得当今劳动者遭受精神损害之后求告无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为劳动者权利本位法,应当为遭受精神损害的劳动者提供救济的权利和渠道。对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导致的精神损害,应使劳动者享有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对于其他劳动争议导致的精神损害,一方面应扩大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应当允许劳动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6.
王继军 《经济论坛》2007,(19):140-140
一、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能否进行充分的举证、质证和辩论,对判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双方当事人力量对比悬殊的时候,如何保障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保证双方当事人权利的实现,成为诉讼中的一个问题.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这个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对辞职权的规定是整个劳动法中最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的内容,它体现了自由择业的权利,从权利性质角度分析劳动者辞职权,探究劳动者辞职权的深层内涵,为实践层面劳动者辞职权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成为商品,相对于劳动者在超经济强制下处于人身隶属、人身依附和在计划体制下没有自主择业的权力,更具有了自由地支配自身的权力,这是劳动者获得人身解放成为独立的个人的第一步,劳动者具有了劳动力商品所有者的经济权利,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制约下,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为动力,将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客观的经济活动所赋予的劳动者的劳动力的社会属性,是劳动者成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支持者,他们称,全球化是提高工人权利和行业标准的一种方式。现在,这些公司却开始阻挠其所说的“工人权利”了。他们不但游说中国政府降低对劳动者的法律保护,还威胁说,新法通过后可能会从中国撤资。  相似文献   

10.
双倍工资请求权是在用人单位不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时,劳动者行使的一种民事请求权。双倍工资请求权亦受到仲裁时效的限制,对于仲裁时效期间起算的类型、方式及方法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双倍工资不是劳动报酬范畴,应当适用一般仲裁时效。同时,不能苛责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行使双倍工资的请求权,此种做法不利于劳动关系的长期性和劳动者生活的稳定性,故双倍工资请求权适用仲裁时效中止的规定,应当自劳动者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或解除劳动关系时起算。  相似文献   

11.
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在于资本家利用资本所有权侵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权利的适当界定是当前判断资本剥削劳动问题的基础。当前我国存在劳动过程中、产品分配过程中、以及劳动过程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消除剥削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三方协商机制确定公平工资,同时发挥政府立法、监督法律执行的功能切实保护劳动者免受资本剥削。  相似文献   

12.
对劳资契约剩余占有的不均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较低的重要表现。不完全劳资契约条件下,对剩余权利的占有带来剩余收益。劳动者获取契约剩余收益的多寡取决于占有剩余权利的多少,而剩余权利的配置取决于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的高低。既定的劳动供求关系下,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的高低主要受制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它和制度偏好成正比。本文主要从制度偏好对谈判能力和劳资契约剩余分配的作用机制入手,阐明我国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较低、契约剩余份额较少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农民抗争和农民维权存在一定的区别,农民抗争意味着农民在社会对抗中处于弱势地位,对权利的争取带有被动的反抗色彩.而农民维权则意味着农民主体性地位的获得,对权利的获得,是农民对自己法定权利在受到侵害时采取的合法性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不对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劳动者天然就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和资本要素所有者在缔约的议价及合约执行过程中,处于形式上的平等而实质上的不对等状态。造成劳动契约不对等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劳动要素的异质性;劳动力资源不存在分散风险的渠道;相对于资本的有组织性,劳动者是个体化和分散化的;退出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保护造成其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应该建立健全多元化安全投入机制,综合运用安全生产宏观调控手段;发展安全中介,实现安全生产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理性合作博弈;完善相关法规,加大安全事故法律惩罚力度和经济赔偿成本。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型企业既是保持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企业效率、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和谐型企业的基础,其内涵要求既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保障企业的应有权利。通过对我国当前劳资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构建和谐型企业,需要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工会等多方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团结权指劳动者为实现维持和改善劳动条件之基本目的,而结成暂时的或永久的团体,并使其运作的权利,即劳动者组织工会并参加其活动的权利。团结权是市场经济下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一般包括组织工会权、集体谈判权和劳动争议权,这一权利应该在劳务派遣市场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文章以维护劳务派遣员工合法权益为目的,分析劳务派遣员工的公平待遇等权益受损的现状,提出通过政府加强立法和监督,推进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维权,以及劳务派遣三方集体协商的方式,保障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务派遣市场。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通行的“协商”和“企业内部调解”两种高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很难在我国推广.原因是我国整体上雇员与雇主之间的谈判力差距太大,这两种模式难以公平地“协调”双方的利益.在转型期,我国劳动行政部门应以“干预者”的角色直接介入严格保护弱势劳动者的权利,中央政府应严防落后地区政府走“以廉价劳动力招商引资”的老路,同时要完善相关制度,努力缩小劳资之间的谈判力差距,使“协商”和“企业内部调解”逐渐成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标准,是劳动者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劳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问题。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劳资分配关系削弱了对劳动要素的激励作用,广大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为此,文章以分析新疆公路系统劳资关系的现状为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政策主张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体面劳动是各国劳动者共享的权利,也是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的一个理念.单从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完善劳动者社会保障制度等物质层面实现体面劳动,会造成诸如使劳动者形成依赖心理、给企业带来巨大生存压力、增加政府经济负担等问题.因此,体面劳动的实现还需要从提高社会成员思想认识、增强劳动者自豪感和满意度等精神层面来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