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立足实际,依托<论语>,从儒家文化的仁本观、义利观和中庸之道三个方面,探求其在现代企业文化构建中的积极因素,以期构建一种充满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乃中华国粹——武术之精华。它是一种哲拳,集中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吸收了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从其哲学的理论根据来说,太极拳由太极之道及中庸之道而来,笔者认为太极之道的中心就是中庸之道。研究"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太极拳研究领域,构建太极拳体系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雪 《中国集体经济》2014,(24):150-150
中庸之道是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的至高境界,它是一种实践智慧。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讲,中庸之道意为恰当、平和。喜怒哀乐是个人情绪的正常表现,使人的喜怒哀乐达到中庸的状态,对于人际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企业的伦理道德问题切入,分析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功能中的作用,及其伦理道德问题的归因和对策。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寻求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之道,即“欲理合一”,“人我合一”,“天人舍一”,提倡企业管理者“修身”以“安人”,从而营造企业的和谐氛围,打造高效稳定的团队。  相似文献   

5.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中心处理好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庸之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其“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和强调“过犹不及“等一系列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处理这四大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对当前建构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当因循中庸之道的艺术传人越来越多地尝试和体验到现代艺术中极致美的意趣和愉悦之后,格外的兴趣便引来创作上的刻意和追随.然而,以此评说我国画坛上出现的对极致美的经意,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似乎并不尽然.余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中庸,并非就是不偏不倚,毫无个性地恪守,而是一种充满睿智和大度的审视,一种包容着大千世界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李行道 《中国经贸》2010,(16):260-260
由孔丘开创并以他为主要代表的儒家学派,不仅是中国先秦时期的显学,而且自汉武帝定之为国学,直至今日,统治了中国思想整整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其中有许多人生真义和安邦定世之主张,尤其是它的“中庸之道”更是能给国家安定和世界和谐与稳定提供可以借鉴的精神瑰宝。孔子及其后学对现实社会和谐做了可贵的探索,并认为只有遵循“中庸之道”,万物共存才会协调,人际相处才会融洽,社会发展才能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8.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将至诚之道融于人生、融于事业,便是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9.
群体文化和谐是指不同群体文化相互包容、协调运作、动态平衡、具有生机与有机统一。亚里士多德群体文化和谐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庸之道的思想,它通过思维方式、公正理论、中产阶级特性文化三方面表达出群体文化和谐思想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0.
庄子所谓中道与孔子的中庸之道均是反对走极端,看似相通,实则两者存在原则上的不同.是两种不同的处事之道和行为准则.不管是在它们的提出,本意,及秉行的准则甚至于最终目标都存在着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舞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中庸之道""礼乐为与政"的基本精神对中国舞文化的发展和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舞文化的创造和演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庸作为儒家学说的一部分,它在论述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方面,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材料。毛泽东同志说过:“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孔子首倡的中庸之道,不仅是儒家学派的伦理学说,而且是他们对待整个世界的一种看法,是他们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延续了好几千年,给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缓慢脚步,同中庸的消极作用,颇有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李红莹 《黑河学刊》2010,(12):17-18
自春秋时期至清末,儒家思想在我国内政外交中一直居统治地位。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终结,我国外交政策与儒家思想仍然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探求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对中国当代外交思想及实践的影响,阐释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掘儒家思想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深深地渗透于历朝历代的司法制度之中,中华法系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儒家思想的烙印.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中庸之道指引世人行为的同时,也作用于古代的立法、司法活动之中,形成了一段极具特色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中庸之道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员工的中庸取向各因子受其人口学变量、职业变量影响存在差异;员工中庸取向对其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有显著而重要的影响;员工中庸取向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其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6.
“中庸之道”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现实生活中无论做事、待人还是思考问题,都不能走极端。但是,在目前市场处在酝酿重大转机的复杂阶段中,在上涨过程中的正常调整阶段。投资者在具体的投资选股中,恰恰需要走极端,需要重点关注股价表现极端的股票。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展了中华武术,使之更加完整,理精法密的太极拳展现了中华武学之博大精微。它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血缘关系,是中国人民性灵智慧和万情气概的结晶。它把道家“道法自然”的辩证思想与儒家“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平崛起”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 ,“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平崛起”这三个词组在关于中国外交和国际问题的文章中出现频率颇高。依笔者愚见 ,这几个提法的立意虽然不错 ,但在用典、用词方面都有欠妥的地方。“和为贵”。典出自《论语》中有子的话“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礼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这里说的“和” ,是指“礼贵得中 ,知所节”的“中和” ,即严守“中庸之道”的意思。也就是说 ,要在一定的秩序中讲究调整和均衡。现在有不少作者只是抓住字面 ,把“和”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和平” ,用“和…  相似文献   

19.
中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理论观察》2001,(4):44-45
历来多数学者将“礼”、“仁”视为儒家核心,但“礼“仁”仅能称其为儒学的道德标准,并不能作为中心线索贯串统摄整个儒学体系各个领域,而中和所包涵的阴阳之道(宇宙论)、和同之辨(方法论)、中庸之道(道德论)、天人合一(价值论)等思想即有功效。故此,我们认为,中和应是儒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儒家哲学文化不仅曾经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更重要的是今天它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强调为他人着想和善待自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民族关系、区域关系、国际关系;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张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防止犯"左"或右的错误有借鉴意义;儒家的志与学结合,有助于人们从狭隘的境界摆脱出来;儒家的知与行结合,有助于人们理论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