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  李涛  王燕 《经济师》2001,(6):190
近几年来 ,我国银行大力发展住房信贷业务 ,取得了明显成效。仅中国工商银行全行自营性住房贷款余额就达 1185亿元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 5 2 4亿元 ,相当于 1997年末的 6.9倍。住房信贷作为一项新兴业务 ,对于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各种媒体宣传广告中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按揭”一词随处可见。很多购房者错误地将“按揭”贷款理解为担保贷款 ,甚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按揭贷款”也存在认识上的误解 ,在操作上将期房认同为抵押物办理所谓按揭贷款。孰不知 ,真正意义上的按揭贷款业务在我国并未推出 ,办…  相似文献   

2.
张喜峰  赵雪 《经济师》2009,(9):200-201
目前我国对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银行信贷的总体规模与房地产价格相互关系的研究上,而基本上没有区别按揭贷款、开发贷款分别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文章利用上海市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商品房按揭贷款、开发贷款和平均销售价格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使用脉冲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市的商品房按揭贷款、开发贷款和平均销售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剐考察了商品房按揭贷款、开发贷款两类贷款与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杜华 《时代经贸》2012,(16):196-197
按揭贷款逐步变成了我国房地产业融资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要实现住房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风险防范。本文试从按揭贷款的各方主体透视,在分析当前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姚维振 《时代经贸》2010,(18):80-80
我国房屋按揭中主要涉及购房人、房产商、按揭银行三方当事人,在这三方当事人中存在着两个主要的法律关系,即购房人和开发商之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关系、购房人和贷款银行之间借款合同关系,此外还衍生出其他一些法律关系。我国的现房按揭是通过登记和移交按揭房屋的产权证书的方式设定的,它与抵押的实质是一致的;期房按揭的购房者只是以请求房产商交付房屋的债权作为担保向银行贷款,符合权利质押的特点;在我国的房屋按揭中开发商作为第三人以保证的方式向银行承担保证责任。我国房屋按揭实际上是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和保证三者的结合,无论是房产商还是按揭银行占有按揭房屋的产权证书都不能改变购房人对按揭房屋享有所有权。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因;然后,从未来若干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城镇主要购房类型的购房比例、面积以及按揭比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计算每年新增住房抵押贷款以及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预测模型;最后,根据预测结果,用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分析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时机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磊 《经济导刊》2006,(6):78-81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倒按揭”跟传统的住房按揭恰好相反,它贷款的放贷对象主要是有住房的老年人。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如何切实解决好老年人老有所养、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对于拥有房产但缺乏其他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来说,“倒按揭”提供了一种“以房养老”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屋按揭中主要涉及购房人、房产商、按揭银行三方当事人,在这三方当事人中存在着两个主要的法律关系,即购房人和开发商之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关系、购房人和贷款银行之间借款合同关系,此外还衍生出其他一些法律关系.我国的现房按揭是通过登记和移交接揭房屋的产权证书的方式设定的,它与抵押的实质是一致的;期房按揭的购房者只是以请求房产商交付房屋的债权作为担保向银行贷款,符合权利质押的特点;在我国的房屋按揭中开发商作为第三人以保证的方式向银行承担保证责任.我国房屋按揭实际上是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和保证三者的结合,无论是房产商还是按揭银行占有按揭房屋的产权证书都不能改变购房人对按揭房屋享有所有权.  相似文献   

8.
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与贷款按揭合同关系的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少数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主从关系。亦即。商品房买卖合同为主合同,而按揭贷款合同为从合同;而多数学者认为两个合同之间并非主合同与从合同的关系,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法律关系,两者不存在从属或者连带关系。笔者赞同两者相互独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王晨 《经济论坛》2006,(14):119-120
伴随着住房分配制度货币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业务迅速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并呈现出向内地扩展的趋势。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土地、房产和其他不动产权利始终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内容。历史的原因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分房制度。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传统的住房分配制度已经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内涵不相适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动房屋业健康发展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对按揭做出专门的规定。房地产按揭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发展进程中因缺乏规范和法制理论的指导而存在诸…  相似文献   

10.
正视和规避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君 《江南论坛》2003,(5):32-33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个人购买商品住房的意向越来越强烈,然而住房市场中存在着供给与当期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出现化解了这种矛盾。对银行而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与传统的信贷业务相比,有着风险较小,综合收益率较高等优势,但随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迅猛发展,其风险也随之凸显。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分析1、来自利率变动的风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期限一般在5年至20年左右,最长可达30年,在这样长的时间跨度内,可能经历几个经济周期,市场利率可能发生数轮波动。如果在贷款期限内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巨大…  相似文献   

11.
对发展我国住宅按揭市场的思考张惠茹发展住宅按揭市场,不仅是住房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自80年代末期银行开办个人住宅按揭业务以来,住宅按揭市场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市场的融资规模、市场的结构以及运行机制都还不很完善。要...  相似文献   

12.
周思敏 《当代经济》2016,(13):12-14
20世纪70年代,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资产证券化自2005年开始启动,市场发行规模由最初的17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现在的3200亿元人民币,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证实了其在金融制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贷业务结构的调整,外部投资环境信息的不健全以及个人贷款的潜在风险,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并给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带来一系列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住房按揭贷款在国内外的起源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在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再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得出帮助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按揭贷款逐步变成了我国房地产业融资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要实现住房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风险防范.本文试从按揭贷款的各方主体透视,在分析当前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开展,在改善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学术界有不少文章进行了分析,但这些文章几乎都是从保护银行的角度出发,对侵犯银行利益的诸如骗贷等行为进行研究,而从保护借款人利益的角度,无论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鲜有人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银行在与借款人签订《抵押借款合同》前后,利用垄断地位与格式条款等侵害借款人正当权益。本文从法律与金融两个角度,对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按揭贷款的捆绑销售问题,格式合同中剥夺借款人对抵押物的合理使用权、加重借款人的责任与义务、剥夺借款人对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权、银行单方面解除合同的随意性过大、以及在贷款类别上设置的缺陷,还款方式上的缺陷,提前还贷上存在法律缺陷等,进行较为深入地剖析,最后得出结论与对策建议:一方面需要修订现行相关法规,加强法律监管;另一方面借款人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我国银行住房金融业务的重要支撑点,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在目前相对欠缺的风险管理体制下进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快速扩张,商业银行必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本文分析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尹中立 《资本市场》2005,(10):21-21
如果将房地产开发贷款与住房按揭贷款强行分开,规定同一家 银行不能做同一个项目的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房地产金融风险将 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我国银行住房金融业务的重要支撑点,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在目前相对欠缺的风险管理体制下进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快速扩张,商业银行必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本文分析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按揭作为一种担保方式,在中国相关法律中缺乏明确的物权形式规定。因此,必须透视中国商品房按揭的现状,讨论中国商品房按揭的立法性质,进而提出中国商品房按揭制度的立法构想,寻求按揭制度与中国现行担保法之间的契合。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让与担保法律制度,对于按揭的特殊之处,特别条文规定,从而规制按揭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意义和作用 1.随着住房分配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掏钱买房己逐渐为城镇居民接受并公认之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管是商品房还是经济适用房,能一次性付清房款的人很少。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只有贷款买房,才能圆他们的住房梦。  相似文献   

20.
陈彦俊 《江南论坛》2009,(11):47-48
虚假按揭是在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下的一个历史产物,也是困扰商业银行个贷经营的突出问题,更是隐藏在商业银行肌体中的一颗毒瘤。虚假按揭通过种种欺诈手段,大量套取侵占银行信贷资金,将房地产风险转嫁为银行信贷风险,极易形成银行不良资产,危害信贷资金的安全和地区金融安全。同时,虚假按揭造成了房地产虚假繁荣的表象,引诱社会上大量的投机资金涌人房地产市场,严重危害着住房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如何防范和杜绝虚假按揭,已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