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比较快的发展,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通过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探索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购买农业服务的体制机制。一、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采取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对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为了深入了解我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河南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省畜牧局对许昌、焦作、信阳市进行了调研,就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增加农牧民的产业化经营收入。在产业建设上,要继续坚持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坚持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支撑,  相似文献   

5.
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广泛,涉及科技推广、信息、市场流通、金融保险、质量安全、疫病防控等等,贯穿农业产业发展全过程。国际经验表明,没有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没有真正的现代农业。虽然中央在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对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出了明确的决策部署,但从实际情况看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供不应求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不仅能有效地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到家庭经营之中,而且也有助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近些年,江西省部分地方围绕促进  相似文献   

7.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增加农牧民的产业化经营收入 在产业建设上.要继续坚持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坚持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支撑,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做出的科学判断。当前,烟台市已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如何解决和应对农业发展面临的"大服务"不足问题迫在眉睫。在全面总结烟台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基础上,通过细致深入调研,我们对烟台市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13,(2):27-27
日前,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0000字,共分7个部分26条,包括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衣富农政策力度;刨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要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为武器,以农业科技推广为依托,以现代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一、农业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民利益、农业效益关系探讨 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及社会化服务最终效益的体现在农业和农民。农业和农民是利益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伊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已经成为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实现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组织一体化和服务社会化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内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一是专业大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在深刻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后,将加强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作为今后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入手,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社会组织和经营管理角度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业的高度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国家完善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所奠定的服务基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后,要努力实现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经营方向转变,就要建设覆盖全程、综合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标准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但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的现代农业建设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带来机遇。必须通过健全和完善体系、加强实施示范、强化监测监督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和名牌认定等措施,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鸡西作为黑龙江省重点产粮地区之一,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过程,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集约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进步等现代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鸡西市现代化农业初具规模现代化农业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现代管理经营农业的高效率社会化农业。目前,鸡西  相似文献   

16.
春耕在即,襄州区抓住被列为湖北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区的机遇,及早部署安排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工作。该区财政局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银企合作,社企联袂等创新措施,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襄州区将现代农业装备生产资源与农业大区农村耕地资源相结合,助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农业大省山东为例,截至2018年6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山东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者和骨干力量,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600家,农民合作社19.4万家,家庭农场5.5万家,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21万多家,土地流转面积3100余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34.4%。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尤其是农业生产托管发展迅猛,但在信贷保险、设施用地、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以威海文登为例,近年来文登区围绕解决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整合区镇村三级资源,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目前全区开展土地流转实施农业社会化经营面积已达土地承包面积的20%,但从前期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摸底调查情况看,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法享受到高效的金融配套服务,不利于农业社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振鹏 《中国财政》2012,(23):53-5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成套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适应大市场的要求,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端,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为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笔者近期对河北省廊坊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实现农业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既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健全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更是沟通政府与农户的桥梁。因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