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消费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速为年均20%左右,居民储蓄的10%是作为"教育消费"预留的,很多家庭教育消费预留的费用甚至远远超过10%这个比例.不少夫妻认为,房子和孩子的教育是未来自己最大的投资项目.房产的消费是有形的、可比的、有走势图可以参照的,而孩子教育消费则是难以掌握的、回报未知的,让父母的心中更没底.如果父母每月为孩子存400~500元作为今后的教育金,是否对资金进行有效增值,今后出现的差额是日益扩大的.  相似文献   

2.
江南 《科学投资》2005,(2):64-64
有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不知道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花钱没有计划,每个月的零用钱不断上涨。其实.孩子的习惯是与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息息相关的,要孩子会花钱,就得从小进行恰当的理财教育。我也是从女儿上初中开始,就帮孩子在提高“智商”的同时.也提高“财商”.让孩子自己理财。  相似文献   

3.
郭航 《金融论坛》2000,5(4):61-61
众所周知,教育是人生的百年大计.由工商银行独家推出的教育储蓄利国利民,深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但如何计划资金的运作是许多家长比较"头痛"的事.本文试图利用金融数学中的货币时间价值序列模型,来指导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年龄,给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储蓄和支付过程,其特点是计划有条不紊,"专款专用",真正做到了教育储蓄为教育的目的和用途.  相似文献   

4.
暑假是学生休息调整、拓展学识的好时期,许多家长多会选择带孩子出游,博物馆则因其教育价值,成为家长与孩子在暑假的一个较好选择.参观艺术类博物馆可以陶冶性情,游览历史类博物馆可以令人博学,不过相对于未成年人好奇、好玩、好学、好动的身心特点,科技类博物馆寓教于乐,更具参观性、实用性.与家长暑假带孩子进行欧洲游等奢侈项目相比,参观科技类博物馆在花费、时间、精力等方面都节约很多,在增长知识方面却又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5.
一、国内外儿童玩具的现状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已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中国每年有2000-3000万婴儿出生,其中8-36月龄的婴幼儿约为4500万,儿童为3.2亿,针对0-3周岁婴幼儿,消费群体就有8000万.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发布的统计公告,中国0-3岁新生儿用品家庭月消费为900多元,对于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越来越舍得往孩子身上投入.而目前这个市场却只开发了20%.  相似文献   

6.
事实上,美国许多年轻人仍然乐于住在家里,经济上依赖父母.据统计资料显示,美国18~24岁仍住在家里的年轻人的比例由1960年的43%上升到了1990年的53%,25~34岁的年轻人则由9%上升到12%.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家长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让那些延长了"青春期"的孩子们学会打理自己的财务,这些不同的措施使得家长们根据家庭的价值观和成长环境培养成长中孩子的金融意识.毕竟,为了孩子能够早日经济独立,家长们的每一步所作所为都需要仔细斟酌.  相似文献   

7.
每到金秋,家长和孩子的留学梦就悄然插上了翅膀。接受国外教育,领略他乡风土人情,似乎不仅是子女的个人意愿,更多的是家庭的共同期望。在众多的家长眼中,留学这个话题让他们向往而又迷茫。留学的种子在许多家庭已经埋藏了很久,家长和孩子都在为这一目标而忙碌,庞大的教育经费又让这片土地迟迟见不到阳光,无法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8.
正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动作、语言乃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许多年轻家长已经充分意识到花更多时间与子女相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水涨船高、优质教育稀缺等问题的出现,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希望为孩子制定有针对性的成长理财计划。家长如果通过保险产品为子女制定合理的成长理财计划,就能够有效帮助到孩子未来的教育和健康规划。王先生,30岁,某企业部门经理。最近家里迎来了新生命,初为  相似文献   

9.
"子女在父母面前永远是需要保护的孩子",这种观念使中国父母对子女有更多的经济义务,父母与子女的经济联系往往持续到子女就业、婚嫁、生育之后,子女的教育、医疗、婚嫁等费用也日益水涨船高.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承担这些费用会有很多困难,许多适合少儿的保险产品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那么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少儿保险产品呢?  相似文献   

10.
当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理财教育,希望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富观,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零花钱怎么给?压岁钱怎么处理?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一系列与"钱"有关的话题困扰着每一位家长,他们想跟孩子谈"钱",却又不知该如何谈起,在此背景下,儿童理财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对儿童理财教育误区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如今,理财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在整个社会理财气氛越来越浓烈的环境下,家长不仅要给自己增加理财知识,更希望能让孩子也受到理财教育,赢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出国留学是孩子的梦想,更是家长的期待。有的从小学开始,有的从中学开始,有的从大学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将孩子送到国外学习。那么中国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相似文献   

13.
乔怡是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才19岁,就已经拥有不少的资产,昂贵的学费也全由自己承担.但这些都不是父母给的,全是自己几年来辛苦赚下的.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乔怡最感谢父母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他如何消费、如何理财.实际上,乔怡的父母很有钱,但是他们认为与其不断地给孩子钱花,不如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如何正确地消费,如何进行投资.套用中国的话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4.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接受良好的教育,达成美满的人生。然而,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意外和风险,为孩子购买一份保险,提供一份保障,是许多家长的选择。养孩子的成本范修宇:阳光保险对北京、江苏、云南等10个城市的1万户城市家庭的儿童花费做了调查:幼儿园期间的花费总额是1.8万元,小学的花费总额是5万  相似文献   

15.
刘玉 《理财》2012,(9):32-34
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有句名言:"对儿童的教育,如果从出生的第三天开始,就已经晚了两天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所有家长的一种普遍心态。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成为父母毕生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投资教育就是给孩子投资一个美好的未来。教育的热度在中国教育市场中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6.
乔怡是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才19岁,就已经拥有不少的资产,昂贵的学费也全由自己承担.但这些都不是父母给的,全是自己几年来辛苦赚下的.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乔怡最感谢父母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他如何消费、如何理财.实际上,乔怡的父母很有钱,但是他们认为与其不断地给孩子钱花,不如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如何正确地消费,如何进行投资.套用中国的话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7.
从现在起,树立孩子的理财意识,提升孩子的理财素质,让孩子能够尽早"我的金钱我做主"。"六一"儿童节到了,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在为买什么节日礼物给小孩发愁,今年也不例外。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同时,给孩子补上"财商"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儿童节家长不妨送给孩子一份特殊的礼物。从现在起,树立孩子的理财意识,提升孩子的理财素质,让孩子能够尽早"我的金钱我做主"。提到儿童理财,可能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存钱罐,或者开一个银行账户,要不就是办理一份基金定投,要么就是买一些教育险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家长培养孩子财商的一方面具体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如今,出国留学热已成了社会潮流,许多富裕家庭为了下一代能受到更先进的教育,都将孩子送出国门,但许多家长面临孩子出国过程中的钱财打理问题。此时,选择合适的银行显得尤为重要。出国留学从进程上来看,主要面临几个阶段。获取护照→签证→等待对方大学录取通知书→购汇(海外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让他们逐渐学会和钱打交道至关重要.家长可以帮他们开立存款账户,鼓励他们自己攒钱来购买想要的物品,国外很多家长还会让孩子做义工赚钱.其实,如何让孩子管理和使用零用钱,一直是家长面临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有句名言:“对儿童的教育。如果从出牛的第三天歼始.就已经晚了两天了!”“单子成龙.望女成风”是中国所有家长的一种普遍心态。社会竞争压力的口益增加,让予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成为父母毕生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投资教育就是给孩子投资一个美好的未来。教育的热度在中国教育市场中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