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之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客观上使长江三角洲区域迫切需要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尤其在区域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发展、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议、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点轴开发及区域城市的网络化发展方向更要注意加强协调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中国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正在通过不断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来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实现共同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创造了条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的开辟,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中国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互动中同步推进,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研究》2013,(1)
甘肃省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战略,强调了兰白经济区的核心地位,逐步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这就需要对兰白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从总体上把握兰白地区区域经济是否协调、协调的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从而为推动兰白区域经济步入协调发展之路提供政策依据。文章运用相关计量模型,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三个指标来衡量兰白经济一体化程度。结果表明:1999—2002年之间,两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根据本研究确立的区域经济协调展评价标准,在研究时段的初期1999—2002年,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由良好协调转化为中级协调,在其后的2002—2008年期间,两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6.
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必须把握的一项经济指导政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金融政策没有考虑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差距,金融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使得地区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延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应该从金融经济的作用机制入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现实任务,也是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提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囚徒困境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式分权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考虑了两种离散策略,一种策略是区域间完全没有协调,另一种策略是区域间完全协调。基本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应问题、协调问题和政治晋升问题会使得地区之间的博弈变成了囚徒困境博弈,区域间完全没有协调的策略会成为占优策略。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必须从如何打破囚徒困境入手,让每个地区都选择完全协调策略成为一个纳什均衡。在打破囚徒困境的大思路下,我们对比分析了四种协调机制,并指出了这些协调机制的具体内涵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热点,继而从三方面分析了党的十七大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指示和精神,即:我党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作出新定位;时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作出新判断;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作出新部署.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创新,在分析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下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基础上,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提出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为研究目标,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合作机制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互动机制建立的途径.认为三大经济群应该紧密合作,加强产业集聚发展,从产业的分工入手,谋求在产业价值链环节上的功能定位与合作.主要合作方式采用地缘结合模式与飞地经济模式.最终认为在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的相互作用,各个区域问形成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最终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佟燕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0):9-9
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依据,结合实际情况指出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不同区域的特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刘长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0):5-5
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依据,结合实际情况指出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不同区域的特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和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省域间、省域内及城乡间三个维度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以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省份层面的市场一体化水平实现省域间协调发展;通过提升城市的功能分工情况以及提高城市的创业水平,来增强非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动能,实现省域内的协调发展;通过提高城市的劳动力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本文的研究结论肯定了数字经济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加快实现地区间共享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6.
借鉴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包括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系统、决策机构及调节系统4大基本要素组成的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框架,它具有反馈作用,能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自动调节和控制其协调状况,并就此提出了区域生态经济管理的新理念,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欠发达区域是一个相对概念,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全球性课题.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都结合各自实际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广东具有全国缩微版的区域特征,在这里既有发达的珠江三角州地区,也有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日渐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一大"拦路虎".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仅需要不断结合实际进行反思调整完善,也需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发达国家相关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使新疆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逐步缩小各区域的经济差异,以保证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最终实现各区域共同发展、各民族共同富裕。本文将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其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深入探讨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