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廾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之中.建筑业的对外开放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吋期,2002年,建设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郎联合出台<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以后,又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以及补充规定,进一步健全了外商投资建筑企业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2.
为在外商投资企业评级过程中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最近,我们对外商投资企业信用评级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投入期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表的特点;实地调查了广东东莞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提出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问题的背景 1、加入WTO的宏观背景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积极引入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外资主流载体的外商投资企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后,根据WTO的有关规则,中国的对外开放在朝着深度和广度推进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开展以来,每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吉林省分局参加年检的外商投资企业企业都达1500户,占全省工商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的50%以上。通过年检,反映出当前吉林省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部分较早的合资企业进入收获期,经营上年年上台阶,经济效益连年增长,1998年创利8.8亿元人民币,1999年创利13.46亿元人民币,2000年创利23.32亿元人民币,成为吉林省举足轻重的利税大户。吉林德大有限公司、长春大成玉米有限公司等外商投资企业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二是利用吉林省资源优势,依托主导行业和大型骨干企业寻求发展。汽车是吉林省的优势行业,围绕一汽集团公司和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带动了省内经济的发展;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启动了黄龙、大成、赛力斯达等外商投资的企业为骨干的百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成为吉林省的支柱行业。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额占全省出口创汇额的比重大。1998年至2000年吉林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额分别为2.8亿美元、3.56亿美元、3.2亿美元,占当年全省出口创汇额的37.4%、35.6%、26.66%。四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由初期的饮食服务、娱乐、房地产等逐步向工业制成品、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发展,并新建了处理污水保护环境的汇津污水管道有限公司、以公益事业为主的吉林夕阳红老年公寓开发有限公司等环保和公益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便吉林省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5.
银行是国民经济重要综合部门之一,担负着为生产、流通企业组织、分配、调剂资金的任务。银行作用发挥的程度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促进外商投资环境的改善,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小气候",银行肩负着重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银行根据国务院颁发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在支持和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信贷资金。到1985年末,仅在中国银行开立帐户的外商投资企业就达一千多家,有贷款关系的有850家。  相似文献   

6.
冯正权  刘霆 《上海会计》1990,(2):26-29,9
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仅上海一地已达六百多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其它原因,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已进入清算阶段。如何搞好外商投资企业的清算工作,不仅是摆在我们注册会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确保投资各方的合法权益、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所必须考虑的。现就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一  相似文献   

7.
一个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的多少反映了地区涉外经济的繁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利用外资可以有效弥补地区发展资金方面的欠缺,还可以在扩大贸易、增加就业、改善产业结构、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满洲里市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商投资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形势和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存续周期短、设而不活、中途下马及悄然撤出等现象增多,通过2013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年检发现,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龚剑 《深交所》2007,(3):94-102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不少外商投资企业立足国内市场,寻求长远发展,并迫切希望到境内证券市场发行上市。就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状况来说,经过十年多的规范发展,市场规模和市场主体不断扩大,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接纳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规范、有序地进入市场发行上市股票的条件日渐成熟。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大大加快,各行各业都将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1992年,中共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外资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今后要“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政策,实行国民待遇”。1999年9月中共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又明确指出“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实行国民待遇,加强引导和监管”。反映在立法上,就是以“行为主义”的立法模式取代“身份主义”的立法模式,中国的企业立法由“内外分立”的双轨制各“内外合一”的单轨制转化。可以说,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给予外国投资国民待遇,统一中国的内外资企业立法,对于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推动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自由化进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斌 《上海金融》2001,(6):45-45,52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以苏州为例,到2000年来,实际利用外资超20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4896户,产值500万以上的企业占55%,成为苏州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外商投资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也随之放大,其因优良的业绩,良好的信誉、较强的还贷能力而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在银行贷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贷款余额从1993年末8.83亿元增加到2000年末的140.75亿元,年均增长50%,大大高于同期贷款21%的增幅。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起,中国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简称为"代表处")的规定,使得代表处在合规性与税收等方面受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本文旨在通过对代表处有关法规出台前后的法律规制环境的介绍与比较,分析了在上述法规实施后,代表处是否仍然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一种有效的、便捷的商业形式。虽然,代表处仍具有其它外商投资商业形式(如外商投资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无资金要求、设立流程相对简单等,但日趋严格的监管、大幅提高的罚款金额、提升的合规要求以及增加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代表处的可利用性和受欢迎程度。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起,中国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简称为"代表处")的规定,使得代表处在合规性与税收等方面受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本文旨在通过对代表处有关法规出台前后的法律规制环境的介绍与比较,分析了在上述法规实施后,代表处是否仍然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一种有效的、便捷的商业形式.虽然,代表处仍具有其它外商投资商业形式(如外商投资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元资金要求、设立流程相对简单等,但日趋严格的监管、大幅提高的罚款金额、提升的合规要求以及增加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代表处的可利用性和受欢迎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从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途径予以解决,到通过民事诉讼途径予以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隐名投资者确权之法律救济途径有了新的变化。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为外商投资企业的隐名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确权依据。外商投资企业隐名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如选择隐名投资需谨慎。  相似文献   

14.
《广西金融研究》2001,(5):25-2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逐年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制度,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但一些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增加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的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王军 《中国外资》2005,(11):16-19
<正>外商投资企业(包括港、澳、台资企业)在东道国纳税多少是评价其对东道国经济和社会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内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方面的争议不绝于耳,特别是关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而为一的争论更成为热点中的热点。近期,《中国税务》杂志社公布了《2004年度中国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排行榜》,从而引发了诸如“外商投资企业纳税风景这边独差”、“外商投资纳税百强企业纳税零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大量偷逃税或避税行为”等一些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16.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产物。这些企业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外方投资者或中外双方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不仅是企业内部分配利润、承担风险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最高限额。因此,从加强经济管理,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的角度出发,及时地对投资各方投入的资本进行验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权威声音     
《中国金融》2020,(2):3-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9年12月24日在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上的致辞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不动摇,打开的大门不仅不会关上,而且会越开越大。我们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下一步,中国将在全面放开制造业的基础上,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商独资经营。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相信将有助于促进外商投资环境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  相似文献   

18.
黄凤羽 《福建税务》2001,(12):15-17
我国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1991年4月9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同年6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后,我国成功实现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之间的差别。但迄今为止,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上与内资企业仍有许多不同之处,相应地,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中,也有许多独特的筹划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影 《中国外资》2013,(16):186+18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的出台为我国法院审理外商投资纠纷案件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重大、疑难法律适用问题提供了统一的裁判尺度,但其第11条关于股权对外转让的规定存在诸多非议。  相似文献   

20.
彭立立  王革 《中国外资》2010,(11):14-15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5月7日表示,中国积极有效吸收外资的方针不会改变,商务部将继续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希望就此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