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宝贝”在交际中频繁运用,如“足球宝贝,篮球宝贝,购物宝贝”等等。这些称谓语的指称功能是由语言外部因素和语言的内部机制共同作用达成的,是受语言内部的历时和共时共同制约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继承和现代国际文化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鲍伟霞 《魅力中国》2013,(22):160-160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然而,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很难通过语言描述,仅靠传统教学媒体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领会诗歌的美。计算辅助教学的出现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李妍 《魅力中国》2010,(7X):92-92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称呼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英语学习者的称呼行为既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也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因而就出现了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不得体的称呼,即称呼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4.
祁光艳 《魅力中国》2011,(2):248-248
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都是古代翻译的主流。中西方古代宗教翻译传统尽管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思想背景,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相似。本文通过对比发现,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都经历了直译、意译、直译意译有机结合的翻译方法的争执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称呼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英语学习者的称呼行为既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也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因而就出现了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不得体的称呼,即称呼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6.
“××宝贝”在交际中频繁运用,如“足球宝贝,篮球宝贝,购物宝贝”等等。这些称谓语的指称功能是由语言外部因素和语言的内部机制共同作用达成的,是受语言内部的历时和共时共同制约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继承和现代国际文化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吴俊敏 《魅力中国》2009,(14):125-125
称呼语能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杜会关系,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独特的称呼语体系,因此称呼语能够反映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研究了英汉称呼语的巨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给翻译造成的巨大困难,认为在翻译称呼语时。应该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特征,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8.
王菲 《魅力中国》2011,(8):244-24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包括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还包括像汉字、琴棋书画、京剧、唐装、传统节日……这些国粹、艺术、风俗习惯。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辉煌灿烂,曾为许多国家、民族、人民为之倾倒。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华帝国在古代则是世界的超级大国。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仍具魅力,仍在为社会主义中国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9.
洛阳名人     
《河南经济》2003,(11):26-27
洛阳是中国古代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中心城市,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框架大多在洛阳形成,中国古代主要的技术、文化成就大多与洛阳有关。  相似文献   

10.
周亚玲 《魅力中国》2014,(23):315-315
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更是那个时期各国所学习、所效仿的的对象,其中古代婚姻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由其同时存在的封建礼法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其制度的建立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通过古代婚姻法律制度基本的内容探究,来了解我国古代婚姻法律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簪钗是中国古代妇女束发美发的工具,中国古代女性发饰种类非常丰富,它的设计制作与冬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深深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因而,古代妇女发钗无论在装饰上的题材、内容还是车艺术形式上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俨然是吉祥文化标本之集合,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结。因而,簪钗上的传统意趣应该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徜徉在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品中,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它的绚丽多彩,而且还因为它能继续给我们以启迪,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佛教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佛经翻译活动也随之展开,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也由此开始。这些典籍不仅对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广作用,同时佛教典籍的翻译也对中国古代的语言、思想文化和文学创作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徽商是与晋商齐名的中国古代著名商帮之一,作为中国古代成功的商业队伍,徽商具有丰厚的商业文化价值。本文主要从徽商的经营理念、创业精神和品牌形象等方面对徽商文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许建军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调。在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方面,中国古代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思想遗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即经济思想层次、伦理层次和世界观层次1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基本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这...  相似文献   

15.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偏僻还是繁华,富贵还是贫穷,都可以找到它的存在。它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抽象反映。音乐被人们普遍认为具有奇妙的作用,比如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甚至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等等。  相似文献   

16.
商万峰 《魅力中国》2011,(21):109-109
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作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董晓 《魅力中国》2010,(29):295-295
儒道两家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最深最广,不了解儒道的思想就不能够准确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换言之,儒道两家的核心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殿堂的两把金钥匙.笔者认为孔子和老子两位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两者的主张是中国文化的两种路由.孔子提出了道,他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提倡儒,他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  相似文献   

18.
王文其 《魅力中国》2011,(5):301-301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是在中国特有行政文化中产生的,对古代的官员体制结构和社会都产生不小的影响,本文着重从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方面来介绍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19.
宋新喜 《魅力中国》2010,(34):377-378
保存在河洛大地上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遗存,是河洛地区辉煌文明的载体和见证,是认识和了解古代河洛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康百万庄园中的砖、木、石三雕与建筑的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技艺高超、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装饰风格。这些表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内涵、封建礼制、伦理道德、理想追求雕刻装饰,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如何认识和清理中国古代文论遗产的精华,为建设当代文论之用,对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来说,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中国古代文论,诚如汪涌豪先生指出,古人因受从语言到文化、从思维习惯到思想资料都不尚分析的传统的影响,在用概念范畴固定和网络自己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时,主要以辩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