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甲基异丁基酮生产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甲基异丁基酮(MIBK)生产方法和市场需求,重点介绍了丙酮一步法工艺进展,建议国内采用丙酮一步法尽快建设MIBK生产装置,以满足国内MIBK不断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环氧丙烷、聚醚技术改造项目招商 我国目前环氧丙烷年生产能力为225 kt,国内市场缺口在100 kt/a。预计到2005年我国环氧丙烷的消费量将达到700 kt。目前我国聚醚的生产能力为260 kt,国内市场缺口100 kt/a。预计到2005年我国聚醚的消费量将达到620 kt。 山东东大化工公司是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山东省重点企业集团,现有职工2200人,固定资产7亿元,占地面积28.2万m2。该公司主要产品及规模为:环氧丙烷40 kt/a,聚醚多  相似文献   

3.
齐鲁化工区50 kt/a环氧树脂项目招商 本项目以环氧氯丙烷、双酚A为原料,采用连续法生产工艺,建设50 kt/a环氧树脂生产装置。 环氧树脂(Epoxy Resins)是热固树脂的主要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防护涂料、电子、电器封装材料、粘接剂、复合材料等领域。2000年国内总生产能力约120 kt,产量约为48 kt,总消费量约为165 kt。预计2005年环氧树脂需求将达到220kt。 本项目总投资5.1亿元。化工区内公用设施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世界丙烯腈生产能力约为624万t/a,主要用于生产腈纶纤维和ABS树脂,国内丙烯腈生产能力约75万t/a,目前需求量约为90万t/a.文章阐述了国内外环氧氯丙烷合成技术进展、消费现状与发展预测,指出了国内市场需求巨大,随着未来ABS树脂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丙烯腈产品国内市场看好.分析国内外市场与发展,对中国丙烯腈工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11、丁酮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可望在世纪末改变目前我国丁酮年生产能力仅1700吨(抚顺石油化工公司),年消费量约为6000~6500吨,其缺口基本上依靠进口解决,近年来每年进口量约为5000~6000吨。目前我国丁酮主要应用于润滑油溶剂脱蜡和磁带生产,市场潜力较大,仅因价格偏高(前几年每吨价格为7000元左右),应用较少。此外,丁酮在氯丁橡胶粘合剂和聚氨酯粘合剂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00年,全国丁酮的消费量将达到5.2万吨。为了解决丁酮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八五"期间各地纷纷拟上丁酮装置。预计到2000年,全国丁酮的年总生产能力可达到5.33万吨,届时供需将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6.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十五”期间我国石化生产、需求都将有很大增长。 对于乙烯工业,除了现有乙烯企业的二轮改造和挖潜增效增加能力外,还将建设几套大型乙烯装置,我国的石化工业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炼厂丙烯估计能增加600 kt生产能力,到2005年丙烯生产能力可望达到7 Mt。乙烯需求2005年约为14.8~15.7Mt,2001~2005年间年平增速达7.9%~9.0%,届时生产能力将达8.7 Mt左右。  相似文献   

7.
用途广泛的平台化合物——双乙烯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乙烯酮在国内外的生产情况,并对它或以它的衍生物作原料,在医药、农药、染料、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较详细论述.目前国内双乙烯酮的生产能力较大,预计2007年其总产量将达120 kt/a,而目前我国的年需求量只有55~60 kt.所以,在国内再新、扩建双乙烯酮的企业应该持谨慎态度和充分考虑国内的市场状况.以双乙烯酮或相关的衍生物作原料,可开发的下游化工产品多达400多种.所以,开发其中一些有价值的新农药、尤其是医药及其中间体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是消化双乙烯酮的唯一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忠兴 《市场周刊》2005,(27):45-45
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装置有10套,总生产能力为107.8万t/a,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中石化公司和中石油公司2大公司。预计2005年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40万t,将在一定程度缓解我国乙二醇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9.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的磷复肥产业呈现出三种趋势: 1生产规模趋向大型化 1999年我国大型磷复肥企业中,除中阿化肥有限公司的氮磷钾复合肥年产能达到700 kt和山西天脊集团的硝酸磷肥产能达到900 kt以外,其他磷复肥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超过500 kt的。但现在不过两年时间,一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中阿化肥有限公司通过投资兼并把  相似文献   

10.
丁二烯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丁二烯3种主要生产方法,即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乙腈法(ACN)、二甲基甲酰胺法(DMF)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展,分析了国内外丁二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2009年,世界丁二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271.6万t,消费量约为950.0万t,预计2014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150.0万t。2010年,中国丁二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223.9万t,2009年消费量约为175.7万t,预计2015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260.0万t。提出了中国丁二烯行业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甲乙酮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乙酮的生产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甲乙酮的生产消费现状和市场前景,提出了发展我国甲乙酮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异丁醛下游产品的技术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宏 《化工科技市场》2002,25(12):6-10,72
介绍了异丁醛下游产品-异丁醇、新戊二醇、甲基丙烯酸及其甲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甲乙酮、丙酮、合成香料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为我国大型乙烯联合化工装置副产异丁醛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甲基异丙酮的性质、合成技术、国内市场和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石化工业继续实施扩能和石化产品供需状况出发,评述了乙烯等石化基础原料、对苯二甲酸等石化有机原料和中间体与三大合成材料的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预测。到2015年中国乙烯市场仍将供不应求,但中东地区低成本乙烯的进入将使中国企业面临压力。中国丙烯市场缺口在400万t以上。苯、甲苯产能将明显过剩,对二甲苯的供应缺口也大幅缩小,芳烃市场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2015年中国合成橡胶产能将超过300万t/a,通用大品种将产能过剩,而IIR、EPDM及其他特种橡胶仍可能产不足需。  相似文献   

15.
At present, China has a shipbuilding capacity of about 66 million dead weight tons (DWT). According to Shipbuilding Industry Restructuring and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China is targeting~at taking a share of more than 35% in global shipbuilding completions in 2011, meaning a total production of 35 to 40 million DWT per year, of which 70% plus will be exported and the demand in domestic market totals 10 million DWT or so. Till then, more than one third of the constructed shipbuilding infrastructure is of overcapacities.  相似文献   

16.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现状及市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生产现状以及市场情况,对国内市场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并对我国甲基丙烯酸甲酯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We develop a structural risk‐neutral model for energy market modifying along several directions the approach introduced in Aïd et al. In particular, a scarcity function is introduced to allow important deviations of the spot price from the marginal fuel price, producing price spikes. We focus on pricing and hedging electricity derivatives. The hedging instruments are forward contracts on fuels and electricity. The presence of production capacities and electricity demand makes such a market incomplete. We follow a local risk minimization approach to price and hedge energy derivatives. Despite the richness of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e spot model, we obtain closed‐form formulae for futures prices and semiexplicit formulae for spread options and European options on electricity forward contracts. An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ity price risk premium is provided showing the contribution of demand and capacity to the futures prices. We show that when far from delivery, electricity futures behave like a basket of futures on fuels.  相似文献   

18.
评述了丙酮的世界市场分析,包括产能、需求及预测;以及中国丙酮的市场分析,包括产能和产量、扩能趋势、消费和进口,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