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顺利挺进硗碛,在藏族同胞的帮助下,红军找到了翻越雪山的向导,备足了过雪山的物资:羊毛裹腿、草鞋、干粮、辣椒等。6月18日,中央红军成功征服了夹金山,在山北小金县达维镇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同年10月27日,红四方面军执行《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翻越夹金山并南下,与驻守在夹金山脚下的菩生岗的杨森一部敌军进行一场激战后,顺利抵达硗碛,并在硗碛停留了长达3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宝兴,远在春秋战国时便为青衣羌国所在地,居住着青衣羌人。这里,谷深坡峭,叠嶂重峦,景色秀美,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被发现的地方,屹立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近年来,宝兴县依托天然的区位地域优势,绵延悠久的历史文脉,建设以熊猫文化为主体,红色文化、嘉绒  相似文献   

3.
<正>红军在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哪一座?传统的说法是中央红军于1935年6月12日翻越的小金、宝兴间的界山夹金山。后来,人们又发现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是翻越了小金、理县间的界山虹桥山(海拔4556米)赶到夹金山来接应他们的,而且在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之前,他们已经占领了日隆关以东的巴郎山垭口(海拔4458米)。另据1935年6月12日徐向前以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三人名义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电中所述"马塘已有我军一部占领"的信息可判定:6  相似文献   

4.
<正>6月12日,一个让中国人永远铭刻于心的日子,也是一个让世界为之震撼的日子。8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工农红军先头部队占领宝兴灵关场之后,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雪山作证,天地为凭,一次美丽的翻越,书写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诗篇,熔铸成气壮山河的长征精神,成就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挑战极限、成就梦想……我们向翻越致敬!因为梦想,我们憧憬;因为憧憬,我们翻  相似文献   

5.
宝兴胜景     
<正>宝兴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熊猫古城、硗碛藏寨·神木垒、灵关石城、蜂桶寨·邓池沟、东拉山大峡谷、空石林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宝地。熊猫古城景区熊猫古城景区位于宝兴县中心城区穆坪镇境内,包括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纪念馆和红军广场,展示大熊猫800万年繁衍生息历程的滨江时光走廊,讲述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过渡带的宝兴是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宝兴可能不太为人们所熟知,但宝兴的两大闪亮名片——大熊猫和夹金山却是举世闻名。宝兴蜂桶寨是全球首只大熊猫发现地,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谷幽峡深,雪峰晶莹,自然风光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7.
<正>宝兴县1929年建县,取《礼记·中庸》篇中"宝藏兴焉"之意命名。嘉绒文化和汉、羌文化在这儿交会、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在这里被发现;中央红军从这里翻越夹金山,跳出国民党包围圈,在夹金山北麓的达维镇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可以说,这里是真正的宝藏龙腾之地。  相似文献   

8.
1935年6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小金县达维会师。几天后,在小金县两河口关帝庙召开了重要的两河口会议。当年张国焘从理县出发,翻过虹桥山经由虹桥沟到达两河口。虹桥沟原本是小金到达成都的大路,巴郎山公路修通后便不再使用,其交通功能虽已失去,但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却彰显出独具魅力的探险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九十四年前的七月,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八十年前的七月前夕,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两大主力(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小金县)实现了胜利会师,这就是长征途中有名的懋功会师。沉睡多年的懋功,由此引来了革命的激流,谱写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诗篇。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端午节前后,宝兴县硗碛藏族自治乡的藏族同胞都将举行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为夹金山上放养的牦牛剪牛毛,以便让它们度过难熬的夏季。身手敏捷的汉子徒手捉牛,然后妇女们集体为牛儿们"脱衣"。这项辛苦的工作,由于村民们的集体参与和合作,演化成对传统文化的守望。剪牛毛  相似文献   

11.
<正>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3万,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素有"川西咽喉""藏区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雅安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为古青衣羌国地域,中华人文始祖颛顼故里,是中国南路边茶茶马古道的起始地。雅安是红军长征经过和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都发生在雅安境内。雅安全市8个县(区)都为革命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2011,(Z1):141-142
在宁夏,有一座中国革命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山:它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198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宁夏于六盘山上修建红军长征纪念亭,又将此词刻于亭上。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正四川"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启动3月28日,四川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宝兴县举行。启动仪式上,四川省关工委命名宝兴县红军纪念馆为"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并授牌,同时向宝兴县学生代表赠送了红色书籍。(邓童童摄影报道)  相似文献   

14.
<正>传承长征精神,建设大美小金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悲壮的爬雪山过草地的历程是从小金开始的,红军长征精神对于小金意义重大。八十年过去了,那段红色历史始终照耀着现实,长征精神也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激励着小金人民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懋功会师地,红色小金县一九三五年六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两大主力(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沉睡多年的懋功,由此引来了革命的激流,谱写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诗篇。  相似文献   

15.
<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肩负着民族期望的中国工农红军,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浪涛翻滚、暗流涌动的条条江河,穿越沼泽遍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几乎每天都有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名红军战士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即红三军团)外出证章为银质,圆形,直径4厘米,厚度0.1厘米。正面正中是镰刀锤子五角星,环绕五角星有一圈阳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历史上被称为“西域”,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是联合、团结的意思,由9世纪(唐中后期)西迁的回鹘人融合其他民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写文字,有36个字母,从右向左书写。 维吾尔族主要居住的塔里木盆地、哈密、吐鲁番等地,是我国地貌特征最独特的地方。这里有我国最大的沙漠—一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和“飞鸟千里不敢来”的火焰山以及罗布泊地区特有的雅丹地貌,而低于海平面154米的艾丁湖(中国陆地最低点)与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天山山脉第二高峰)相接,更是堪称奇观。这里也是最著名的“瓜果之乡”,香梨、哈密瓜、葡萄、西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21日是谢子长逝世76周年纪念日.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毛泽东曾两次为谢子长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并亲笔写了碑文.  相似文献   

19.
张强 《开发研究》1993,(6):52-54
<正> 位于黄河上游的三西建设是我国最早的区域性扶贫开发项目。其开发范围包括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因其三地都有“西”,故简称“三西”)。以解决温饱为目的,组织超出土地承载能力的贫困山区农民向新开发的灌区迁移,则是三西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1983——1992年十年间在政府的组织下,以开发型扶贫移民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农村45万人口迁移和100多万亩新灌区开发,引起了国内外人们的关注。一、动因与背景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及其毗邻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过去统称“陇中”),处于黄土高原及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地貌主要为丘陵以及台地、盆地和山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20.
《当代陕西》2011,(2):42-42
今年2月21日是谢子长逝世76周年纪念日。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毛泽东曾两次为谢子长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并亲笔写了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