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 北京市去年调整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缴交基数,由原来的北京市年人均工资调整为企业本身年平均工资.这对我公司影响很大,由于我公司外籍高管较多,且其工资均很高,这就拉高了年平均工资.请问:我公司是否必须缴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果一定要交,外籍高管的工资,是否要计入计算基数?  相似文献   

2.
1.我公司在2016年5月出口一批服装,由于操作失误未在申报期内向所属地国税局申报免抵退税,所以我公司打算放弃这笔免税.请问:这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我公司究竟应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3.
调查变促销     
现如今走在街头被人拦住问几个问题或者碰上什么社会调查,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前不久遭遇的某著名化妆品直销公司的“市场调查”,让我哭笑不得。该公司一位小姐在某商场门前拦住我,先是问我对自己的皮肤了解多少,又问我平时用什么化妆品,我一一作答后,这位调查员小姐居然很“天真”地发问:“看来你比较懂得保养自己的皮肤,是不是上过我公司的美容课?……没上过,你应该去上一上的。”她还问我:“你为什么不用我们公司的产品?是不是有什么偏见?”问完这些让我无法回答的问题后,这位小姐递上一张名片,同时要求我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在注重个人…  相似文献   

4.
正编辑同志:我大学业毕业后到一家外资公司工作,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是经理助理,工资为每月3000元。不久前,公司销售科一名员工离职,单位提出要将我调去销售科,岗位变更为销售员,报酬也随即降为2000元。我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销售工作,不同意调整岗位,但公司并未理会,仍向我发出书面通知,宣布我的岗位调整为销售员。请问,公司能单方决定调动岗位吗?应该如何维护我的正当权益?张前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一名大振公司的经销 商。我的朋友问我:为什么选择做 大振?很简单,我选择做大振的 理由是: 大振是一个民族企业,公司 有高科技的生物保健产品,有占 地面积20万平方米的大型养殖基 地,公司有权威的专家顾问团,精 良的技术设备,先进的产品工艺, 一流的教育培训系统,有专业的 领导力量等等。  相似文献   

6.
楼市法律     
《楼市》2004,(8)
单身公寓变成了商住楼,能告房产商欺诈吗?刘先生来电咨询:我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的商品房为预售商品房,合同约定商品房用途为单身公寓,当时我以为该商品房性质为住宅。后来在办理房屋产权证时,房地产管理局却告诉我该房性质为商住楼。请问单身公寓在法律上属何种性质?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该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否可以撤销?律师回函:单身公寓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无明确的质界定,它其实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对某种商住两用楼的商业称谓。从法律的角度讲,不能称其为住宅。即使合同中记载了商品房的用途为单身公寓,那么也不能简单地认定该商品房是住  相似文献   

7.
正编辑同志:我在一家机械公司工作已近3年,公司为我缴纳了各项社会保险费。上个月,两名员工被公司辞退后,他们每人每月能领到500余元的失业保险金,对此我非常羡慕。在劳动合同还未到期的情况下,我也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公司很快批准了。当我要求公司为我办理失业登记时,公司却告知,我没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请问,为何同事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而我却不能?  相似文献   

8.
李律师:你好,我向你请教几个问题,能给我指引一条明路吗?我工伤后,经惠阳市劳动局鉴定为7级伤残,一切手续已于去年10月10日报送惠州市保险公司,至今已有两个半月了,还无一点音讯。保险公司应该怎样给我赔偿?像这样长期拖欠不赔偿给我,我该怎么办?我的伤口恢复后,已辞职没有上班。我要求公司赔偿我一次性工伤辞退费,公司经理说不会赔偿给我。经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有位员工将于6月底劳动合同到期,公司原准备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但该员工在5月初上班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目前正在接受治疗.我们需要为员工做工伤认定吗?劳动合同怎么处理?另外,我公司预计6月底提交破产申请,这种情况下,应怎样处理该员工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
专家坐诊     
《人力资源》2011,(3):64-65
分公司是否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力HR来信:我公司属于某跨国集团公司中的一个分公司,其中有一个高管人员是由总部(在国外)调职过来的,由总部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对于该人员,公司觉得其工作能力不佳。请问,公司该如何解除他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编辑同志:一个月前,为防止员工借上厕所偷懒、"溜号",公司发布了一纸被大家称为"禁厕令"的告示:上班期间,所有员工未经车间领导批准,禁止上厕所,如有违反,公司有权按擅自离岗将其解聘。不久前的一天,我因肠胃不舒服内急难忍,而车间主任恰好不在,我只好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如厕3次。不料,公司当天便不问青红皂白地解除了与我的劳动合同。请问,公司的做法有法律依据吗?李慧妃  相似文献   

12.
李律师:2000年《创业者》第9期所登文章《对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咋办》,提到关于一次性工伤辞退费问题。我工伤后,经劳动局、中山市人民医院鉴定为七级工伤,劳动局已赔给我12个月工资计9600元;而保险公司与工作的公司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我们公司投保10万元。我右手三根指头(拇指、食指、中指)丧失了功能,保险公司应该怎样赔偿我?他们又按什么规定进行伤残赔偿?公司应对我进行怎样安排处置?从今年4月  相似文献   

13.
我叫南潮,今年33岁,原是聊城市化工轻工总公司职工,1996年下岗,现为聊城市南潮电脑有限公司经理。刚下岗那会儿,我多次找领导:“我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为公司创造了几十万元的利润,凭什么让我下岗?”得到的答复是:“现在企业困难,你还年轻,有能力重新找到工作。”我没有勇气将我下岗的事告诉患病卧床的父亲和为照顾父亲而内退的母亲。第二天,我习惯性地一大早又来到公司,刚到门口,立刻意识到这里已没了我的位置。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下岗的滋味。我下岗的消息最终还是瞒不过父母。当时父亲得脑  相似文献   

14.
正编辑同志:半年前,我与一家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便到另一座城市工作。我一再要求公司为我办理档案转移手续,但公司迟迟未予办理,导致我的人事关系长期悬而未解。迫于无奈我只好专程前往原公司,方才获悉真相,原来公司已将我的人事档案材料全部遗失。而面对我的补办请求,公司各部门间又踢起了皮球,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请问,公司遗失了我的人事档案,我该怎么办?侯芬萍  相似文献   

15.
黄渊明 《人力资源》2009,(16):54-58
公司的前台是否常会接到要求转给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奇异"电话,HR是否会很突兀地接到某位或某些高管人员的辞职申请……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可能表明公司的人才正在遭遇对手的猎挖行动.HR,你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6.
王栋 《人力资源》2016,(12):75-77
“关于与S公司的合作,双方基本达成一致,可以着手协议的事情了.”周例会上,老板宣布. “我不赞成与S公司的合作,公司现在没有这个奈件再扩大业务.”销售总监当场反对道. “我已经在各部门做过调研,下周我们就开始招聘新员工.” “公司财务紧张,可能调拨不出太多的经费给人力资源部招聘.”财务总监说道. 老板怒气冲天地吼道:“就按我说的做,到底谁是老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把公司关了吧.” 发完火之后,老板也有些后悔,知道自己的言语有些霸道.可是这些员工怎么都这么不听话,我把你们招进来,就是整日和我唱对台戏吗? 几位部门总监也很委屈.我明明是为了公司好,怎么老板不体谅我的心情呢?谁能没事找茬故意和老板过意不去呢?  相似文献   

17.
姜汝祥 《河北企业》2003,(12):19-23
<正> 几乎所有优秀的中国公司都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努力,而几乎所有优秀公司的危机与衰亡都与公司的多元化扩张战略有关。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做公司的目的无非是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出路只有两种:要么是专业化,要么是多元化。我强烈反对海尔、联想等公司进行多元化,但我并不反对多元化本身。为什么?公正地看,多元化和专业化都有成功的可能:GE 和诺基亚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GE 的道路是多元化,诺基亚的道路是专业化,而且是从多元化最后转向专业化。但为什么我反对一些国内优秀企业的多元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大部分在学 GE 走多元化道路的公司,并不真正懂得 GE 多元化道路成功的"真正原因",只是看到了  相似文献   

18.
009.我公司为建筑企业,跨省(市)承揽建筑安装工程。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建筑安装劳务应当向提供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日前,我公司因在申报后的6个月内未能提供建筑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的完税凭证,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责令我公司补缴税款。我公司是否应当缴纳该税款?  相似文献   

19.
正编辑同志:我3年前即到公司担任行政总经理。双方约定,我月工资为18000元。由于避免按实缴纳个人所得税会减少我的实际收入,经我要求,公司也同意,彼此在劳动合同中只写我的月工资为4000元,其余14000元则通过报销差旅费等方式领取。我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而公司不愿继续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我遂要求公司按18000元的标准,支付我3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但公司只愿依据合同约定的4000元/月工资标准支付。请问,我和公司有约在先,公司可以如此出尔反尔吗?蒋丽清  相似文献   

20.
Q 我公司有个老员工,系原来国有企业停薪留职的人员,从2004年进入我公司至今已有12年.现在,我公司与该员工签订的聘用协议即将到期,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我公司打算将该员工所在的部门外包出去,这就会涉及该员工的安置问题.请问:我公司与该员工之间构成劳动关系吗?如何处理较为稳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