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铭 《沪港经济》2008,(12):52-53
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格局和金融秩序的调整,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契机。反思本次金融危机,我们切不可将其简单地归咎于金融创新,关起门来故步自封。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机制应当认真反思、加强监管、适当地“踩刹车”;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应当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适当地“踩油门”,以此为契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调整中争取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2007年年初开始,美国次贷危机逐步升级,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金融风险传导到实体经济,使经济衰退,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从而加大了金融机构资产的风险,我国经济金融运行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3.
李明 《北方经济》2009,(16):52-54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务院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结构减税政策。在金融海啸尚未平息之时,对税收政策的变化进行反恩或前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思考,为中国下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后的十多年,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城镇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城镇化已经被确定为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器。伴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以“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和汽车贷款”为主的中国消费金融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本文从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出发.研究建立包含银行、保险、金融消费在内的金融生态圈,优化多方合作模式,推进消费金融,促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捷 《环球财经》2013,(7):92-95
2013年6月中下旬中国的银行间拆放利率暴表,造成股市大跌,市场空气紧张。但人们对本次流动性危机不应当恐慌,这次“危机”的实质是中国控制下的一次博弈境外热钱的金融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6.
成思危 《中国经贸》2012,(21):56-5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与经济,也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受到的冲击比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非常完善,而恰恰暴露出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投资银行少、金融衍生品少、效率低下、不够先进和发达等一系列问题,其改革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金融改革应朝着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贷款者,有不断受周期性危机和破产风潮冲击的内在特性,而金融中介的困境会被传递到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宏观经济的动荡和危机。  相似文献   

8.
文章剖析了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发生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在次级债发展的初期,它充当着财富放大器的角色,使大部分美国人圆了“美国梦”;而在危机深化的过程中,因为其特有的链式反应,把全球金融市场卷入到更广更深的危机中,此时它充当了危机放大器的角色,这是金融创新设计时所具有的“信息不对称性”所埋下的诱因。为此,我们需要在信息对称性条件约束下创设金融新工具,才能在分散市场风险的同时不会诱发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与金融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在应对危机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从长期来看,中国应该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把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确立为实现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近几个月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石油价格危机似乎又一次卷土重来。中国如何能摆脱石油等能源价格的冲击,需要在战略上重新考量。鉴于当前能源日益凸显的“准金融属性”,能源金融正从能源资源中裂变出来,大大推动了能源金融垄断国(美国)在新的全球分工重组中获得巨大套利空间,中国因此需要把能源金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与“泡沫经济”日本一桥大学于毅波建立于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之后的现代西方金融制度,在80年代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却膨胀了“泡沫经济”,使主要改革国的经济跌人战后最大的萧条中。本文以国情与我国最相近的日本为中心,拟就...  相似文献   

12.
李明 《北方经济》2009,(8):52-54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务院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结构减税政策.在金融海啸尚未平息之时,对税收政策的变化进行反思或前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思考,为中国下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深化能在市场的调控下更为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一个不受管制的金融体系将会把储蓄资金引向收益最高的投资部门,但是,由于中国“新兴加转轨”的特殊国情,中国的金融深化速度称不上快,中国依然是一个金融抑制比较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与转轨中国家。中国的房地产金融依托于中国的金融环境与经济环境。无论从其发展脉络还是发展现况而言,必然受到外部生态与环境的刚性制约。进而言之.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日渐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由这种金融抑制下的金融安排获得解释。  相似文献   

14.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0,(23):42-43
在全球“美元潮涌”以及内部货币存量急剧放大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几乎所有的资源品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尚未从金融危机中完全走出的中国经济又承受通胀的压力。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引流入池”说,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各类解读,也把中国金融流动性管理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如何疏导金融流动性不仅关乎中国经济稳定,更关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魏川 《民营视界》2007,(3):19-21
十七大前中国经济金融领域新一轮人事布局从去年7月开始,并于今年6月步向高潮,尤其是多位金融监管高层先后“空降”到金融机构担任要职,为破除阻力、推进金融改革埋下“伏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陈雨露  马勇 《环球财经》2012,(11):27-30
“大金融”概念最早由著名经济学家黄达先生在术世纪初期提出,而后在中吲金融理论与实务抖的共同推动下,对“火金融”内溯的阐释逐步丰富起来。特别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从实践角度印证了“大金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大金融”的持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金融思想有一个道德演变过程,其金融核心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金融学习论和风险论。文章从“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和“三个有利于”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刻的价值分析,并指出其对中国执政经济具有重大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明报》10月27日】 近年来,内地银行业屡揭金融腐败案件。仅以今年为例,中国银行“高山案”、建设银行“张恩照事件”、农业银行“内蒙古案件”等相继曝光。虽说金融腐败在每个国家都有可能发生,但中国金融腐败案件发生频率高,涉案金额大,牵涉面广,上起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下及基层银行职员,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金融腐败案件频发,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不完善,而这又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诸多矛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顾美玲 《辽宁经济》2009,(10):44-45
当前,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让人们在感受金融动荡、地产泡沫、经济衰退的同时,也深切地认识了“杠杆”、“风险”和“证券化”这样几个词汇,而它们之间存在的实质联系叫作—“金融创新”。那么,可否认为是金融创新造成了这场经济危机呢?金融创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金融创新在中国应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20.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听说了“市场经济”这个词,第一次在共和国时代被鼓励去追求财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强烈冲击着人们的固有思维。2008年,中国已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正在继续大国崛起的神话。 30年,弹指一挥间。 从本期开始,我们与读者一起,回望这30年经济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变化--我们的集体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