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覆盖了全世界,人们对于线上交易越来越重视,对于企业而言跨境电商这种线上交易的模式,给企业带来很多便利。本文从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入手,来剖析跨境电商行业人才可以服务于外贸类企业,以太仓的外贸类企业为例,阐述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于外贸类企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已成为创新国际贸易新方式的重要途径。传统外贸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应紧抓跨境电商发展机遇,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鉴于此,文章以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为目的,采取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传统纺织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进行研究与思考,并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参考建议:重视产品质量,打造优质品牌;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团队;选择电商平台,提高市场影响;重视售后管理,完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陈砺 《山东纺织经济》2013,(9):90-91,112
随着俄罗斯加入WTO以及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新形势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在外贸上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方面提出相关改革内容,加强对国贸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和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际贸易类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远不能适应西部地区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从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入手,根据本科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内先进高校的办学经验基础上,提出该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方案,以期培养出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懂外语又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高职院校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随着传统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没有紧密对接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与行业人才诉求不协调,课程标准没有紧密对接新的职业标准等系列问题。本文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背景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依据,提出新形势下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不断走向转型化进程,创新和创业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主题。创业对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要求。在跨境电商的独特优势的背景下,众多大学生选择采用跨境电商的模式进行自主创业。然而,大学生在经营跨境电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譬如产品定位不准确、市场需求了解不清楚、资金不足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对大学生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进行调研,并基于大学生在Shopee平台的创新实践对大学生的跨境电商训练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围绕大学生应如何更好地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创业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贸易也是越来越普遍。中国的很多电商平台也为许多企业在外贸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出口经济在我们国家经济增长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电商平台的存在只是在表面上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外贸的操作流程中,我们仍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外贸企业要想做好外贸,就必须长期重视对汇率风险的规避和防控。文章从汇率风险的定义出发,分析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然后就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南紧紧围绕建设贸易强省的战略目标,积极挖掘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已成为推动全省外贸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在河南外贸新业态加速扩张的同时,有些领域的监管政策仍呈现出明显的缺位与滞后,配套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新业态之间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产品同质化严重。针对上述问题,应进行整体部署和战略规划,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之策,从而实现河南外贸新业态的健康、持续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内需市场的启动,中国服装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服装行业亟需大量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构建适应服装生产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培养与市场接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和与大学深造接轨的研究型人才方案,来优化现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宏观方面主要阐述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优化;微观方面主要从课程顺序的优化,课程开课学期的顺序调整专业方向的延伸等方面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钢铁跨境电商市场是一片前景广阔的蓝海市场,有待新兴企业进行探索。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我国钢铁进出口现状,论述钢铁跨境电商发展必要性及存在问题,在充分梳理国内钢铁电商平台代表——"找钢网"的发展模式后,发现"找钢网"模式可较好地应用在钢铁跨境电商未来发展中,并分别从营销渠道、配套服务、人才引进、发展方向4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地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出发,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做出初步探索,介绍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并对应用型地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郑州市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和服装企业人才需求,及时找服装专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并针对其问题对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提高服装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使人才培养与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高校的服装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要主动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做出相应调整,从而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出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跨境电商给太仓的小微企业带来了机遇,让小微企业离国际贸易更近了一步,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本文从地方校企融合的视角出发,学校和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合,助力太仓的小微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使学校、企业以及地方政府达到三赢的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中国纺织业已经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三分之一,行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外贸人才.然而,纺织外贸领域的现状是"懂纺织的不懂外贸,而懂外贸的不懂纺织",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在12月10日举行的国际贸易教学研讨会上,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职业能力大赛的数十名教师代表在天津工业大学就纺织外贸教学的"特色与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来自一线的教师认为,随着行业转型升级,外贸形势的变化,纺织外贸的教学也需要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纺织外贸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跟随着大数据的步伐,人类社会进入的一个新经济时代,在新经济模式下,人们的观念、知识体系、沟通方式以及经贸合作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境电商行业就是这个时代的新兴产物,它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以及人们的购买和销售方式。本文以新经济时代为背景,宏观上分析跨境电商行业在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2014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支柱产业之一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巨大挑战,与之相反纺织品跨境电商正式成为我国跨境电商贸易的重要部分.床品作为最为畅销的纺织出口产品,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在跨境电商蓝海市场拓宽渠道,使用大数据床品设计支持系统对其进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本文从基础元素分类、数据整理的方法设计、数据挖掘的手段、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本科工程专业重要的评估方法、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优秀工程人才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要求。以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综合创新素质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跨学科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期为纺织领域新形势下优秀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电力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电力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立足电力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针对岗位群、岗位能力需求、岗位培训现状展开调研,深入分析了电力营销人才应具备的技能素质要求,结合电力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案的实践情况,就电力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建立一个长效的培养体系,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如何立足学科特点和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以培养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从事化工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化工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独立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从明确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就业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出了适应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独立学院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