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实践的视角切入,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该影响力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城市特征中存在显著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设定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会导致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下降、土地资源错配程度加剧以及生产性服...  相似文献   

2.
生产要素的高效合理配置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对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配置也产生深刻影响。利用2003—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算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错配指数,分析互联网发展水平与资源错配的关系,验证互联网矫正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配置扭曲的成本机制以及异质性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互联网发展显著调节了城市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过度现象,对于要素配置不足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2)互联网通过降低资本的机会成本、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成本等途径改善城市要素错配;(3)互联网矫正要素错配具有网络规模特征,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对于要素错配的矫正效果更加显著;(4)互联网对于东部地区城市要素错配的纠偏作用更为明显,对于中心城市、高收入城市的纠偏作用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3.
区域数字创新协同发展是实现我国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区域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未对其是否存在空间策略互动行为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识别和检验。本文将技术创新扩散和创新竞争规避效应假说引入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空间特征分析中,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城市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策略互动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本地数字技术创新产出数量的上升会带动空间关联地区数字技术创新产出数量的上升,并且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高于技术进步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策略互动形式来看,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表现出明显的向上竞争效应。第二,机制检验表明,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空间互动效应是由省界竞争规避机制驱动的,城市内部学习示范效应会弱化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策略互动效应,外部学习示范机制会强化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策略互动效应。第三,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创新产出表现出明显的技术进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高(低)数字技术创新产出城市间存在显著空间策略互动效应。研究结论对正确认识城市间数字技术创新产...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是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显著提升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东部和中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而对西部和东北部未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通过促进服务业就业和增强服务业产业链韧性等机制提升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业态,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更加依赖于生活性服务业。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更好发挥数字技术应用的价值驱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理论联系,依据2012—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实现起积极促进作用,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是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机制。通过时间异质性检验,得知“宽带中国”战略增强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通过区域异质性检验,得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明显,在我国西部地区作用效果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尖端技术产业,如何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自身韧性水平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和高新技术产业韧性的数值,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产业韧性的影响效果、影响机制以及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产业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增强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产业韧性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韧性的促进作用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更大;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将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和金融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调节变量,不断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错配视角探讨土地出让规模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出让规模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呈倒“U”型关系;在土地出让规模扩张过程中,地方政府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服用地的两手供地策略造成了土地价格扭曲,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出让规模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规模扩张导致区域“资源错配”效应,且通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创新水平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土地出让规模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影响存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土地出让类型上的异质性,相关政策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地方债务动机、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及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探究电子商务发展能否降低碳排放对加快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0年中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方法考察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这一结论在经过Weibull生存分析模型检验、多期DID异质性处理效应检验以及PSM-DID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缓解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错配以及推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三条作用路径降低城市碳排放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中西部地区城市、资源型城市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的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验证了城市电商化转型在节能降碳中的积极作用,为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选取中国2011—2020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中介和空间计量模型等考察了数字金融对我国狭义、一般和广义三个层次实体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一般和广义层次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中西部地区的赋能作用更强。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减缓资源错配、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空间计量的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在促进本城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对邻近城市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进一步探索后发现: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外溢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衰减特征,在950 km以内为空间外溢的密集区域,当超过这一阈值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1.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是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综合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对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多维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升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这种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城市与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更强;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和林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水平在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与林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进林业产业集聚,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金融体制下,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源获取一直存在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数字金融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难题。本文基于2011—2021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匹配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发挥作用,其中覆盖广度的影响最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从而促进其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并且融资约束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大于产出,而融资成本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大于投入。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效应存在企业产权、区域以及监管强度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城市和微观企业数据,在重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及识别绿色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多维度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创新质和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激发政府和公众环境关注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且政府和公众环境关注是实现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创新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发展对周围城市的绿色创新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的城市、高碳排放城市、国有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已成为工业增长的新动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着增长的速度,还体现着工业创新发展、结构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和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能否促进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受到数字技术创新效率和工业科技与数字经济协同水平的限制。立足这一背景,文章从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融合视角出发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U”型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数字经济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由抑制向促进转变;调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效率、数字经济与科技协同发展对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U”型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5.
R&D补贴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上市企业数据,根据信号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分析R&D补贴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讨论融资约束与企业风险承担对R&D补贴信号传递的双重中介效应.实证研究发现,R&D补贴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R&D补贴对传媒及互联网服务行业科研投入、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专利申请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相比于高创新能力企业,R&D补贴对低创新能力企业专利申请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相比于大规模和国有控股企业,R&D补贴对中小规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科研投入与专利申请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R&D补贴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来促进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制定数字企业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重要检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数字贸易是否诱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2009—2019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通过比较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前后、试点地区相对于非试点地区,企业的绿色专利授权量是否提升来检验数字贸易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能够诱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发现,数字贸易通过增加政府补助、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对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非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创新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更是国家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基于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政府实施的双创政策在客户集中度与技术创新、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关系中均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而对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策略性创新之间没有调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较高的客户集中度会通过降低企业的治理效率和提升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最终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所面临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企业处于成熟期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组织韧性是企业穿越动荡变化并实现反弹的动态能力。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2015—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组织韧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考虑了样本自选择、互为因果等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主要通过提高数字化水平与公司治理水平两条路径影响组织韧性。此外,高管团队异质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冗余资源与组织韧性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则正向调节二者关系。结论丰富了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组织韧性前因研究的理论基础,丰富了组织韧性的提升情境与边界机制,为制造业企业提升组织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测度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显著推动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还可以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研发资本的投入间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采用门槛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  相似文献   

20.
系统梳理数字经济推动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通过测算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及双向FDI耦合协调度,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双向FDI协调的影响机制及相关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双向FDI协调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水平、政府支持、金融发展均能有效促进双向FDI协调;数字经济对双向FDI协调的部分影响是通过产业传导中介效应实现的;数字经济对双向FDI协调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同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金融发展均能强化该特征;数字经济和双向FDI协调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