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研究》2008,(7):I0049-I0052
当前,大量的农村居民选择离开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而进城务工,既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值得高度关注。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选择辖内桑植县为样本,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对我市宁远县部分村镇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3.
基于CLDS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和CHFS截面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obit模型和两部分模型,探索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显著降低了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采用工具变量法与系列稳健性检验证明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机制分析发现,劳动力转移通过农业劳动力人口结构效应与土地规模效应影响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的抑制作用在农业劳动力偏女性化的家庭更加明显;在农业劳动人口偏老龄化的家庭,劳动力转移通过土地流出抑制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但粮食供求局面偏紧,近两年粮食进口大幅增加,粮食对外依存度提高。同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民收入不高,导致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而转向进入城市,农业劳动力正在逐渐减少,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减少,我国农业生产将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局面,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依存度,发展技术密集型和投入密集型的现代农业。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在不考虑劳动力要素的情况下,研究了代表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综合技术水平要素的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建设和化肥使用三个非劳动力要素与我国农业生产之间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业人口大省的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始终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转移能力”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劳动力“转移能力”从转移源头、转移空间、转移渠道三方面进行解读,为增强劳动力“转移能力”,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制度变革,促进劳动力流动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财政担负着极其重大的任务: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支农资金的整合与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管理效率.围绕这些任务,笔认为,要做好“加减乘除”。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农业发展质量,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质量将逐渐产生不利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也呈下降趋势;农业技术进步在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而劳动力转移并未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质量作用中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提高农民索质,增加农民收入,为进一步加大农村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的投入、宽裕农民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民数量的减少。进而为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劳动力索质低,后续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公平的就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待进一步加强和保护等。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政府放宽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从此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了城市。农民工进城务工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一些社会的问题,如:大批的农业高效劳动力流出农村直接降低了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对土地依附力的下降影响着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及对土地的投入甚至引发抛荒的现象;而逆回流又威胁着耕地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持续增长,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呈现了连续20多年的发展势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农业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一、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入WTO后,由于外国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导致农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收缩,大约有1000万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当前占我国总人口50%的文盲中约有2/3在农村。2000年…  相似文献   

12.
制约福建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偏低,难以接受先进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农民贫困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3.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和内容。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中介增长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的金融制度安排是内生于转轨时期政府为给予利益受损集团以利益补偿的政府意愿,导致了金融中介的信贷配置具有明显的国有企业和城市化倾向,以及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这将会通过作用于城乡资本积累差异,导致农村信贷约束,以及城市就业岗位的创造等多种渠道影响到农业劳动力转移。我们以各省1996-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它因素后,中国金融中介增长显著地制约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劳动力的分化和流动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本文所指的农村劳动力的“分化”和“流动”问题,就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我们之所以要选择这一命题,就是要探讨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是怎样由农业劳动者转变为非农业劳动者,由手工经验的基础转变为现代技术的基础,从而使我国加速由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洗脚离田进城打工经商”今天的江西省兴国县农民来说,已成为一种时尚。据统计,到2003年3月底,全县30余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17万从事第二、三产业,约57%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大转移,是兴国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兴国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人均耕地不到1亩,农村经济底子薄,技术含量低。尽管多年来政府着力培育生猪、灰鹅、生姜、烤烟、甘蔗等支柱产业,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农民增收的步子始终迈不开。从2000年起,该县紧紧抓住城镇化和工业化这两大法宝,成功地破解了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这道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该县多方筹资7亿元,改扩建县城,…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花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俗有“七分半山一分田”之称。据2003年统计数据,人均耕地面积仅0.9亩,农村劳动力9.8万人,而从事农业生产仅需3.2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6.6万人之多。近年来,该县广开就业门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5万人。对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正进行战略性调整,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对于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变换,农业份额不断下降,农村经济结构必然不断向非农产业的调整。就福建省而言,藏至2001年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463.17万人,平均每年转移20万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由4.3%提高到39.4%,提高了34.9个百分点,其间,福建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两个“高潮期…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是农产品转化增值、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发展畜牧业不仅对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更可以提高畜牧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承载产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典型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试点地区面板数据,研究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对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显著缩小了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可以同时提高农村和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2)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能够通过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未能促进受偿地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3)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型”关系,当农业劳动力转移率小于42.5%时,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能够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缩小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反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4)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当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大于0.81时,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研究结论对受偿地区地方政府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仕钧 《中国外资》2009,(8):169-169,171
国际金融危机下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基础,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一是成立专门机构收集和掌握用工信息及农民工信息,为劳务双方提供能“结对”的就业信息;二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展培训转移输出“一条龙”服务;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就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