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衣冠户作为品官之家的代称在唐前期便已存在。武宗会昌五年后,衣冠户由原来曾任九品以上现职的、待职的和假职的文武官员之家,而变为现职官员及前资官员中"前进士及登科有名闻者"之家的称号。衣冠户涵盖范围的变化,是唐朝廷针对唐后期官职伪滥,赋役负担严重不均而采取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但终唐一代,这一政策始终未得到认真执行。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伴随一条鞭法改革的进程,浙江地区的里甲体系经历了一个以田土为中心的改造和重建过程。通过不定期的土地丈量,原有里甲组织编户的内涵为编田所取代,通过定期的"均田均役"编审,征收组织向着更具地缘化的方向发展。作为这多重行政操作交错进行、长期累积的结果,"图"一级单位在清前期具有了程度不同的地缘性特征。其地缘性强弱取决于土地丈量和推收的准确程度,也与均田编审的组织合理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祁门县二十二都二图四甲王鼎盛户实征册始于雍正六年(1728),迄于咸丰九年(1859),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这批实征册详细记载了王鼎盛户业户在此期间的土地买卖、分家析产等土地推收活动,较为细致地展示出清代乡村地权分配的实际形态,反映出地权分配变化会导致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揭示了土地买卖周期与土地市场供求、诸子均分与土地流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冯洁 《亚太经济》2009,(5):113-116
本文结合现状分析了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在矛盾及其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认为香港未来汇率制度的选择:目前应坚持联系汇率制度;但在中国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拟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汇率制度安排,即通过与人民币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最终达到港币与人民币一体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秦至汉初的国家赋税体系中,户赋是作为一种专门税目而存在的。其征课对象是五大夫爵位及其以下凡有立户者。它以户为单位,在秦朝征收实物茧、丝,每户纳茧六两,在汉初则转而征收钱币,每户上缴十六钱。户赋由各里在每年五月集中收取,上缴所属乡部,然后再由乡部统一交付到县廷。这一过程由乡部全权负责。乡里上缴的户赋在县道一级统一由县(道)少内负责管理调度,保障户赋在全县(道)内的正当使用,并向上级二千石官缴纳余下的户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相关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结构转换理论、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等理论模式和政策主张进行述评,从产业体系、要素配置、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对中国城乡经济的分割和一体化改革进程进行了考察,并从农民的非农化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两个方面分析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制度压力、利益认知和国内结构三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推动了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的内化。通过对中国国内的认知变化、制度改革、立法支持和政策实践等四个层面的发展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后作者认为,随着中国与国际气候制度的互动不断加深,中国对气候变化治理的认知趋向于积极,并且建立了一系列与国际气候制度相对接的国内机构,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规章,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试点工作。上述层面的变化说明,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内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合作者。  相似文献   

8.
谷霁光先生不仅对古代兵制史研究贡献突出,久享盛誉;而且对经济史研究也有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战国秦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许多观点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二是对秦汉隋唐间不同田制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做了贯通与综合阐述,且专就"屯田制""均田制""一丁百亩"问题作了审辨与考订,提出了新说。三是将西周的"助、藉、彻"和春秋时的"鲁用田赋"进行了重新诠释,对汉唐赋税征课之依据、项目、标准、方法的变化及其与地、资、丁、户的关系等首次作了全面论述,多有创获。四是对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做了有益探讨,着力说明变法存在着阻力与斗争,并指出变法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独具卓识,寓意宏深。  相似文献   

9.
国际制度设计体现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拥有实力优势的参与者会积极引领、塑造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和规则,使制度安排体现自身偏好。国际制度是国家之间权力和利益均衡的结果,具有功能性、分配性和非中性等特征;国际制度设计表征的是集体行动,但规避不了领导权问题。作者界定了国际关系中领导权的内涵与特征,认为国际关系中的领导权是对国际事务集体行动进行协调和塑造的能力。由于实力地位和利益需求的差异,国际制度设计过程中异质性参与者自然地出现策略分化,从而体现出领导、追随、搭便车、干扰等行为特征。其中,领导权的存在是国际制度设计活动启动和维持的重要条件,并在制度设计的不同环节发挥着差异化的作用。虽然权力结构从根本上限定国际制度安排,但是领导国家的作用方式和策略选择也影响着制度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0.
郭莉 《亚太经济》2012,(6):56-58
福建茶叶出口历史悠久,出口市场广。但近年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福建茶园生态环境恶化、科技转化率低、产业链不完整、知名品牌少等因素制约了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本文在现状分析基础上就促进福建茶叶出口贸易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林玮 《亚太经济》2013,(5):41-44
福建省创业投资企业近年来不断发展,为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提升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福建省创业投资企业的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增强创业投资企业实力、挖掘企业内在价值、提高企业增值服务能力以及引进创业投资人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彤 《亚太经济》2013,(6):71-75
越南在保持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制定了农地终身使用并可继承的政策,开启了农地流转市场化的体制先河,并有效促进了庄园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越南基本完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制度框架,并在法律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与匹配,以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越南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说明,土地所有权性质不会成为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制度障碍。中国在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法律的匹配性,并立足南北农村土地特质差异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国情,兼顾制度推广的普适性和特殊性要求,鼓励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3.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作为一项发展完善的国际制度群落,建立和传播领域内国际规范和行为规则,并为参与成员国提供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该机制通过塑造问题领域内的社会交往情境来影响成员国在不扩散方面的行为选择。机制内分化的成员国地位给身处机制中的无核国家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成员国回应制度压力的具体方式受到其在机制内所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社会资本禀赋的影响。作者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机制成员国在参与条约要件和组织实体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结构进行描述,并结合相关案例比较该机制对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成员国行为选择所产生的影响。首先,由参与制度实践构成的成员国社会关系结构并非是均质的。其次,成员国在制度参与网络中的相对位置与其行为选择模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最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是该机制的关键构成要素,成员国同该机构的互动交往模式直接反映了其参与整体制度实践中的行为选择。制度成员国之间形成的社会性关系结构是制度结构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该结构的实证分析有助于全面理解国家行为选择与国际制度情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将近30年,越南的改革进程也有了21年。在此期间,两国经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就两国经济改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两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所有制改革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提供了制度保证,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促进中国OFDI扩张的一种机制。文章采用2003~2014年187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地区)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了所有制改革及其引起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效应。在控制了市场寻求、资源寻求与技术寻求动机以及东道国市场风险和人民币汇率等影响因素后,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制改革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或具有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东道国异质性的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前所有制改革与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之间是有差异的,而金融危机后对中国OFDI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何燕 《上海经济研究》2011,(12):117-129
本文结合我国汽车金融产品现状和国外的成功经验,认为要改变我国的汽车金融产品滞后的现状,真正发挥推动汽车业发展的作用,必须对宏观制度环境和微观产品实施一些有效的创新,这样才能促使其健康发展。本文对此主题展开了前瞻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与观点。  相似文献   

17.
面对国际政治的转型以及跨国公共问题的挑战,中国在外交观念与实践领域正在发生悄悄的革命。文中的中国外交新思维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中逐步形成的主张在多边制度安排基础上处理全球与地区公共问题的理念。中国新外交则是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外交实践。中国新外交的结果是在国际关系领域一个“自由中国”的出现,“自由中国”表现在:中国对主权的新理解与调整,中国独特的多边制度治理结构,社会性因素在外交中地位的上升以及因为参与多边制度而带来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制度化与社会化。“自由中国”的兴起,将对未来东亚国际治理乃至世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是生存保障功能和发展功能,宗族制度的兴衰与其功能的承担和发挥密切相关。建国初宗族制度的衰退是土改使宗族制度生存保障的必要性和能力大为下降的结果。1953年后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民丧失了生产积极性和灾年的自我保障能力,农民回归向宗族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发展成为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宗族制度中以维持生存为目标的功能性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但由于正式制度的不完善性,农民大量发掘宗族制度中有利发展的因素,宗族制度在短暂衰退后再度复兴。1990年代后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以及新经济组织对宗族制度的有效替代,中国乡村基本摆脱了对宗族制度的依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制度的三个层面即制度综合指数、制度设计以及制度效能来探讨制度与"资源诅咒"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无罪,制度无价。在那些"制度优良"的国家,资源成了"恩赐",反之则资源成了"诅咒";政体的形式(政治安排)直接决定着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总统制的国家倾向于"资源诅咒",议会制的国家倾向于"资源恩赐";制度效能同样影响着资源增值效应的方向,随着规则质量、法制能力、反腐能力、政府效力的提高,"资源诅咒"让位于"资源恩赐",规则质量和法制能力的增长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合理有效的控制国有企业规模,以便使得其他性质企业和国有企业能够共同和谐发展,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建议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经验,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再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垄断性进行分类界定,结合西方国家对反垄断立法之要求,制定一套合理的规范国有企业张力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