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作者旨在客观阐述中国对非洲外交本质,重点论述了中非关系所展现出的中国日益增长的世界责任。作者指出,中国在非洲有自己的战略利益诉求,这一点无须否认,但中非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以南南合作和亚非复兴为指向的世界责任意识,这一直是中国对非洲外交的显著特色。在价值观层面,中非关系体现出的平等原则、互利共赢理念对传统上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和修正,而中非合作所彰显的南南合作精神也成为当今发展中世界追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外交实践层面,中非全面合作有助于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平与稳定,中非南南合作的开展也有助于国际秩序的合理变迁与发展。中非关系的发展及其世界影响,见证了中国和平发展不仅造福自身也必将惠及世界这一双赢、共赢模式。这种以政治平等为基础,以互惠互利为特色,以共同发展为依归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正在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有关于中国与西方对外援助差异表现及其动因的解释,具有较多意识形态用意,未能切中援助行为的核心特质。一国对外援助行为同时具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成分,并非完全基于公益考量或纯粹利他主义。"动机说"与"效果说"都可能被批评者用于指责不同的援助形态,并非中西援助分异的最佳解释路向。实际上,对外援助的"中国特质"不在于是否追求本国战略利益,而是取决于在此过程中能否基于特定交换方式,客观呈现利他后果。有必要重新认识援助行为的战略含义,理解其作为"礼物交换"的实质,基于不同交换取向进行说明。在关系社会学意义上,可以区分关系主导与权力支配两种主要交换取向,分别对应关系型援助和支配型援助。根据关系型交换的原初含义,中国对外援助需要自觉平衡理性与感性因素,进行战略筹划和动态调整;扩展关系渠道,增强"关系投资"的有效度;克服某些短时利益诱惑,赢取核心关系的可持续性;增加可能的讨价还价资本,根据形势和需求做出适当平衡,提升对外援助层次。 相似文献
4.
2010年年底以来,北非局势发生剧烈动荡,且有蔓延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趋势。此次北非局势动荡的原因和走向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未来中非关系产生哪些影响、中国如何应对等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时代,日益强化的相互依存凸显出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发掘本土概念,中国国际政治学者试图构建独具特色的关系理论。与西方学界的实体性思维不同,中国情境下的关系理论以儒家关系主义为底色,倡导和谐包容、情理兼顾与礼尚往来。作为社会建构的产物,"关系"既有利他性的规范含义,也有工具性交换的特点。对中国外交而言,追求东亚地区的"和谐秩序",不仅需要多边布局也需要双边互动。基于关系运作机制的差异,中国学者提出了两种关系主义的分析路径。在宏观层次上,"过程建构主义"强调社会实践的塑造功能,认为共享规范是整体和谐的必要条件。在微观层次上,"关系均衡理论"关注具体的利益交换策略,认为"让步—回报"的互惠机制可以维持双边关系稳定。当然,作为一种初步的学理创新,关系理论在理论适用范围、概念类型化与正负功能区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研究难点。从学术价值上看,关系理论跳出了实体性思维的桎梏,拓展了国际政治研究的理论空间。着眼未来,需进一步细化因果机制分析,强化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随着亚非经济体的加速发展与亚非关系的加强,当代世界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而快速推进的中非关系及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提升,正是这一世界性变革浪潮的一个窗口。透过中非关系这个窗口,我们不仅感受到中国社会过去30年的巨大进步,而且还看到一条亚非文明复兴的"新丝绸之路"正伸向远方,一个新的世界正在形成之中。对于这个新的世界及它的性质与意义,固有的知识与理论似乎已无法做出完整合理的解释。国际关系理论本身需要因应亚非文明复兴这一宏大的、长期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而做出结构、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实现由西方本位向立足亚非、观照全球的方向转换。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对外关系进程中,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变革与发展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巨大进步,更呈现着中国外交面向新世界的鲜明个性与活力。在西方主导的旧有世界体系中被边缘化的非洲,却在中国外交领域一直占据着一个核心的位置。许多时候,中非关系都是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结构的一个支点,其对当代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实有不可替代之作用。30年来,中非关系所构建的发展中国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国际关系新准则以及极富成效的南南合作新模式,均为人类在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上重塑未来,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信心。 相似文献
9.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宗旨是抗议华尔街大金融机构贪婪无度、缺乏自律,旨在敦促美国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该运动带有明显的左翼色彩,表达了美国较底层、较激进的部分民众的利益诉求。这场运动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同时也暴露出美国国内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而对运动的不同评价加剧了美国社会原本就存在的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对立。尽管它与20世纪60年代的抗议运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它难以发展成为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那样宏大的社会运动。它也不是对美国整个制度的深刻批判运动。许多美国人并不赞同"占领华尔街"运动所代表的"大政府"和福利国家的政策主张,认为它不是救治美国当前问题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苏丹项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中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较为成功的案例。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中石油能够给当地带来经济收益,其开发实践也未获得苏丹政府和/或反对派力量的认可。作者认为,环境问题和苏丹国内矛盾是影响中石油能否顺利融入苏丹的核心因素。具体而言,如中石油的开发引发环境问题,损害了开发区域的自然环境,则中石油在苏丹的开发建设融入程度低,即使事后采取治理和补救措施也难以获得苏丹政府和反对派力量的认可。在中石油开发未引发环境问题的条件下,如中石油卷入苏丹政府与反对派力量的矛盾之中,则融入程度较低或低;如未卷入,则融入程度高。这些研究发现表明,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海外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充分意识到投资目标国国内矛盾对自身开发实践的消极影响,并尽可能与当地社会力量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尽早实现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转变,帮助中国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有效缓解崛起困境。 相似文献
11.
在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互动过程中,当代中国经历了从贫油、遭禁运、自给自足、出口到今天依赖进口的不同阶段。如何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石油足量供应,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油价变化中取得主动是今日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核心内容。作者主张,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理念出发,处理好业已存在的中国与国际石油市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才是保障未来中国的石油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上策。 相似文献
12.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根本性调整。中国开始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实行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在多边外交方面,中国支持加强联合国的地位,主张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保护人权等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积极加入国际社会为化解热点冲突所做的努力,逐步扩大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努力推动国际裁军与防扩散进程,并严格履行各项国际义务。中国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争取实现互利共赢。在人权领域,中国呼吁摒弃人权政治化倾向,通过对话与合作促进人权。中国以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当今国际事务中一个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99年5月8日凌晨,美国悍然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一场中美之间严重的外交危机,并对中国对外决策环境、对美政策的制定、公众对美国的看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中方处理此次危机的过程做出初步考察,并结合国际危机管理理论,对其危机处置能力与效果进行评估,对中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国家利益与国际法的关系有一个变迁过程,这种变迁过程和国际法的"道德进化"以及国际法变成真正的"国家合意之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古代与近代国际法往往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或者说它们只是规范了很低标准的道德,其中一些甚至还属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也一度得到早期国际法的支持。而这种性质的国际法在工具意义上就成为强国掠夺弱国的工具,有利于大国、强国的利益扩张,却和弱小国家的国家利益存在很大的冲突。当《联合国宪章》将主权平等原则确定下来并得到各国遵守之后,国际法才真正变成"国家之间合意之法"。这时,对大国来说,国际法主要还是它们之间利益均衡下的结果,有利于稳定它们主导的国际结构体系以及秩序体系;对小国来说,国际法变成保护其"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主要工具。此时的国家利益与当代国际法体系,或整体上的国际法的关系,变成一种新的共生共长、相互依赖的关系。当然,这不排除某些具体的国际法律制度或规则与不同国家的国家利益、同一国家不同部分的国家利益、同一国家不同时间阶段的国家利益、甚至同一国家同一部分同一时间段的国家利益的不同层次,发生冲突或者存在不协调之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族群冲突已成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热门领域。以往的研究已经注意到石油资源对于族群冲突的影响,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因果机制缺乏认识。基于一个关于族群冲突的广义理论,作者认为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才是决定石油是否导致或加剧族群冲突的核心变量,并通过三个因果机制导致族群冲突的升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少数族群聚居区的核心领地发现石油时,这一少数族群将会倾向于反抗由多数族群主导的中央政府,从而导致族群冲突的强度升级。苏丹、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加蓬等案例可以检验上述假说。这一关于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与族群冲突升级关系的理论指向一个更加广泛的关于自然资源的族群地理分布和族群冲突的理论。而关于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与族群冲突的升级的特定理论和经验支持也佐证了族群冲突的广义理论的强大整合能力和解释力。该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多族群的石油国家如何缓和族群冲突、中国的资源型企业如何规避政治风险、中国的海外投资如何兼顾经济利益与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6.
在质疑国际关系历史和理论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观的基础上,作者主张从欧洲或西方以外地区的本土出发,确立世界秩序研究的自主性,也即东亚秩序的自主性。通过对多年来人们习见的"中华世界秩序"说、"天朝礼治体系"说尤其是"朝贡体系"说等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作者认为,在东亚长期存在和延续的内生秩序有其内在理路。传统东亚秩序是一个共生体系或秩序,地区内各国无论大小、强弱,均能在这一体系中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相互间形成了处理彼此关系的一系列原则、规范、行为准则等,成为在若干个世纪中这一共生体系运作的条件。这一体系又是多中心的,并非单一中心的等级秩序。构成东亚内生体系的框架以及这种内生秩序运作方式的要素主要包括多种互动方式、朝贡贸易、自愿交往、和平共生以及共同合法性,其中每一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容,它们是构成和维系这一共生体系的原理,也是东亚内生秩序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秩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中央机构之外的地方部门拥有和发展全球联系网络,已成为各主要国家对外关系展开中的突出现象。源于西方学术界的多层治理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包括新功能主义理论)和政治社会学理论都为地方部门参与对外关系提供了一般理论解释,但这三种理论存在各自的问题以及共性的缺陷,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在批判上述三种理论解释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地方部门作为"有限参与行为体"参与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解释,对该类行为体的行动前提、参与原则、目标达致进行分析。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发展中的"有限参与行为体",关键是符合授权有限原则,强调国家对地方部门在对外关系发展方面由上而下、能够收放自如的权力授予。这一研究致力于把握对外关系中的国家行为主体现实,从中央对地方授权有限原则到合作最大化目标,地方部门以对外关系"有限参与行为体"的身份参与其中,既保证对外关系原则性,也预留了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央地、内外、地地合作最大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五年来,美国的"再平衡"战略一直饱受诟病,实质上折射出美国战略调整的困境,印证了美国已从唯一超级大国蜕变为特殊大国,沦为一个摇摆的力量。美国"再平衡"源于战略焦虑,主要在政治、经济与军事三个层面铺开。"再平衡"战略出现了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军事化,这将损害美国分享亚洲地区经济红利的机会。美国的"再平衡"战略或为其盟友利用。增添了美国的战略负担。美国越来越多地介入南海事务,成为南海争端的"第三方"。囿于美国决策者抱残守缺,试图以20世纪的方式来应对21世纪的问题,"再平衡"战略的出发点、动机和方式均存在严重瑕疵与漏洞,加上推行过程中还受到国内外因素的严重掣肘,影响这一战略的变数甚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说明了美国将难以摆脱其战略困境。而且中东与乌克兰危机都会分散美国的注意力。或许美国会逐渐认识到,在没有外来主导的情况下,亚洲国家有能力、有智慧塑造和构建一个互利共赢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