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课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调研分析我市园区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概括我市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对调查问卷、调研情况的统计、分析,从七个方面指出我市园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对我市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七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转变观念,树立"舍得"和"担当"两种精神;二是明晰定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在传统产业中创新;三是再造和延伸园区产业价值链,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形成;四是发展依托大企业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五是将生产的地方化与营销的全球化结合起来;六是着重于基地建设与园区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七是合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有闻 《企业经济》2007,(12):101-103
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是较好的选择。当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较大难题,解决这些难题要求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产业集群主要环节,采取强化园区产业集群引导、增强园区产业集群功能、构建园区产业集群支撑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紧紧依托当地的优势工业资源,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强化产业链研究,突出集群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子,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入手,分析湘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湘西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并对湘西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出凝聚文化产业集群要素、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开发集群效应明显的文化产品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 智力集群与高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化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已成趋势。高校是产业集群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产业集群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要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要通过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整合形成智力集群才能很好地为产业集群服务。本文表述了高校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形成智力集群的对策,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参与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中部地区的湖北省黄梅县大胜关山工业园为例,通过对园区的四大产业即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用SWOT分析法对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探究,提出推进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成熟产业链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现在园区经济效应已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成功案例表明,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以汤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黑龙江省伊春市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推动,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加速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带动伊春整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业园区建设中民营经济企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鸿晶 《企业经济》2003,(12):93-94
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其发展有赖于民营经济企业集群的形成,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用企业集群理论指导工业园区建设,必将带动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专业化协作,形成整体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9.
牛军 《会计之友》2012,(10):27-28
文章在参考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河南省大力发展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现实,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参与意识,提出河南省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园区信用联合体"模式。园区信用联合体主体包括集群外贷款银行、园区管委会、园区承贷平台公司、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行业信用协会以及园区内众多中小企业,并由政府主导的园区管委会负责信用体的组织架构,制定园区集群融资管理办法,依托骨干大企业组建承贷平台公司。  相似文献   

10.
同样是浙江省的袜业集群,"大唐袜业"和"义乌袜业"却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一个是依靠产业整体规模建设的"覆盖"型集群品牌,一个是依托若干企业名牌发展的"依托"型集群品牌。一、集群品牌的两种模式1.两种模式的表现目前,集群品牌的建设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覆盖"型集群品牌模式,这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总体规模发展起来的,属于"量"的范畴,产业集群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化和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通过分析总结辽宁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对其发展提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加强城镇化建设、主力发展旅游业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产业融合能力和"龙头效应"较弱;产业集群发展的观念需进一步转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待培育;产业链不够明显,配套能力不足;产业园区聚效应不够理想;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品牌建设还存在明显的差距等等。提升天津市产业集群竞争力,我们认为:要强化集群理念,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政府要为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建立产业集群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培育产业创新创业集群生成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产业发展实力;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培育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打造区域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推进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等等。  相似文献   

13.
城镇工业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城镇工业园区发展较快,在吸纳外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推进城市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江西省城镇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的关系、打造园区特色、注重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加强园区基础建设、重视园区环境保护等措施,以促进城镇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通过分析国外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经验,指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把农业产业集群率先建设为现代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7,(5):58-63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与新要求,在此情况下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实现转型升级。研究表明: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小而全的特征,产业集群的数量较多但是规模不大,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大企业较少;江西省工业经济发展还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已形成了中北部、赣东北、赣西和中南部四大区域增长极,成为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西省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要实现转型升级,这就要求江西省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绿色工业、深化两化融合以及加快园区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集群品牌效应不够显著.随着产业集群的深入发展,基于集群品牌的集群营销优势日益提高,集群品牌建设也逐渐被地方政府和学者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集群品牌的营销优势,并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层面剖析了集群品牌建设的具体途径,对提升集群品牌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是社会集约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产业集群升级的一种手段,打造品牌集群是发展我国企业集群的一条必由之路。本文在论述品牌集群涵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品牌集群发展的现状,针对陕西品牌集群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加强品牌集群建设管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方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各地集群的发展中,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低、缺乏自主品牌、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分工和协作水平、市场秩序混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外部约束日益严重、园区建设过热等,因此各地必须要端正思路,重视集群本身的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促进集群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欧洋  刘爱东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6):92-93,96
文章以产业集群的理论作为切入点,在分析宁乡县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产业园区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东部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西部招商引资尚未取得产业集群的发展绩效,主要原因是存在政策支持、服务平台、高级资源、产业势能、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劣势。为此,西部招商引资需要营造产业集群新格局,具体对策为: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引导产业集群形成;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速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强化产业集聚效应;选准招商项目,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构筑公共服务和创新平台,支撑产业集群全面发展;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