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晓觎 《中国市场》2011,(16):70-74
本文在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结构的变动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集中率的提高、行业内企业规模差异的增大促进了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而制度性进入壁垒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在基础上,针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市场结构,促进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 ,跨国公司投资过程中技术要素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技术转移是跨国公司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面 ,探究其深层原因 ,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视角制定有效利用国际技术转移的对策 ,对于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当前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是技术转移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是技术控制加强.我们要理性认识跨国公司严格控制下的技术转移及其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只有着力于自主创新,才是积极应对跨国公司技术控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及我国吸引外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华 《国际贸易问题》2005,21(8):74-77,87
跨国公司的FDI和技术转移与技术的关联性有关,本文首先对相关技术和衍生技术做了新的界定,然后在新熊彼得学派曼斯菲尔德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的选择理论及邓宁的“三优势模式”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技术关联性对跨国公司FDI和技术转移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37个工业行业为对象,通过对1998-2003年的行业面板数据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技术边缘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从行业吸收能力、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差距三个维度探讨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效果与程度。结果显示,行业的技术边缘化程度与FDI流入存在正相关关系;行业的吸收能力越弱、行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FDI加剧技术边缘化的程度越大;技术差距的影响没有得到证实。进而指出,真正的技术追赶只能通过我国产业获得参与技术生成和技术改进的过程来实现,增强我国产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及自主创新力是打破高技术行业技术依赖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FDI对长三角制造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不平衡性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是否也是形成地区内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数据,以制造业为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外资对制造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对其制造业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作用,而外贸和内资则起着拉大收入差距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热潮,分析其技术溢出的影响因子更好地促进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首先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两个层面理论分析其影响因子,然后根据统计年鉴1999年~200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俊莹 《商》2013,(8Z):201-201
通过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影响的机制,提出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与控制策略:技术转移、技术溢出、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并建立了一个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马驰骋 《商》2014,(34):99-100
本文首先重点分析日本经济学家的斋藤优的技术转移周期理论和NR关系论,并通过具体行业实例将其各个阶段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其次,本文还通过对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最后,对我国跨国企业的发展进行展望,分析我国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引进-吸收-创新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开展技术追赶的经典战略,但是不同的行业在技术追赶成果上呈现了巨大的差异.本文根据已有的企业创新动力理论区分出行业层面上影响创新动力的三个因素:市场动力、技术差距和政府政策,并通过我国通信产业和家电产业的比较分析,来说明了不同行业由于面临的市场需求、技术差距以及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不同,行业层面的技术追赶动力也会不同,从而导致了行业间技术追赶成果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FDI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跨国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垄断优势。纵观其发展历程,跨国公司的几乎所有特性,都与技术的控制、开发和使用有关,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愈来愈依靠跨国投资作为载体。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跨国投资都与某种形式的技术转移联系在一起。通常,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技术转移;二是技术挤入。本文拟从以上两方面影响入手展开对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影响从而影响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作用凸显,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技术关联性日益增强,二是产业聚集效应越发明显。从跨国公司技术关联、产业聚集效应概念入手,分析跨国公司技术互补和技术互斥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沿海地区转变引资方式,转变跨国公司管理与经营思维模式等对策建议,通过科学、合理、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与产业聚集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在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动因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技术转移在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意义之外,对于中国本土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人才资源进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启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转移合理度为指标对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进行重新界定和测算,基于数理模型的分析结论,运用我国30个省2001~2014年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及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以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及绿色技术效率对我国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存在绿色技术效率的门限效应,当绿色技术效率较低时,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效率的提升并不能促进污染密集型行业转移;当绿色技术效率水平达到门槛值以上时,绿色技术效率和环境规制则对污染密集型行业的转移产生显著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理论界多注重对跨国技术转移效果的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分散而不成体系,本文从技术差距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技术转移、技术转移的弗农(Ravmond vemon)模型和空间经济学下的技术转移方面进行论述,力争建立一套跨国技术转移的理论体系.论述的结论是:技术外部引进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强国的根本之道在于自主技术创新,关键是制度保证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李平  盛丹 《财贸研究》2006,17(5):25-31
文章从技术垄断和技术扩散两个角度考察了1985-2003年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和策略性联盟产生的研发溢出对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策略性联盟产生的技术垄断则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以及与之建立纵向的策略性联盟等措施,以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来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了母国的要素需求结构,从而影响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差距。本文从直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和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部门内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合中国2003—2014年31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缩小了收入差距,但在不同的时间区段对外直接投资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低技术部门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缩小了收入差距,高技术部门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了收入差距,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收入差距没有明显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缩小了收入差距,而结构调整扩大了收入差距。本文的结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和收入差距调节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27个细分行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等变量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不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的对外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将对外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进口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在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是指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技术研发投入、管理经验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它可以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本文以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软件行业承接国际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获得了技术外溢的益处,提高了本土软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因此,应当坚持软件产业的对外开放,并着力提高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为了在我国保持其在技术领域的垄断优势,获得最大利润,总是运用各种方式防止技术外溢。跨国公司技术保护方式包括实行技术转移的内部化、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和标准垄断化、跨国公司独资化等。面对跨国公司的各种保护措施,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笔者提出了以下措施:提高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强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前后向联系,鼓励跨国公司的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