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志峰 《发展研究》2012,(7):100-102
我国正处于由"现代化"向"现代性"转变的过渡时期,现实生活中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要切实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就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优化利益协调机制,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权益保障机制,通过以机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达到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任务。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6):F0003-F000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发挥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同时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王岳 《江南论坛》2011,(7):51-52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日益复杂多样的人民内部矛盾,各种传统的、新型的社会治安问题等,仍然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如何准确把握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表现及规律成因,  相似文献   

6.
做好审计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传尧 《发展研究》2005,(10):87-8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思想、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就是“四位一体”.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审计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加深理解,贯彻落实在审计工作实际中.  相似文献   

7.
张忠华 《发展研究》2013,(1):109-1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利益关系处于重大调整,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并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如何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重大课题。我国是宗教多元化国家,宗教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对于规范伦理道德、调适社会心理、促进文化建设与传播、稳定社会秩序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适应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求,以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抓手,发挥宗教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陶韶菁  房俊东 《经济师》2008,(4):102-104
面对当前高校社团发展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指导和经费支持等主要问题,文章提出了以校党团组织领导为关键,以社团自主建设为核心,给予充分的指导和经费支持.积极开展社团特色活动的措施建议,对高校社团的健康发展献言献策,以期能够使得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在正确的指引和帮助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旗帜鲜明地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  相似文献   

9.
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第一保证。“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而人文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充实人的精神家园,唤起人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全新理解和把握,从而为社会的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基本关系之一,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总体形势是稳定的、协调的,但"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仍存在许多利益矛盾和冲突。如何有效协调劳动双方利益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视,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实现两个率先与富民强市的进程,因而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而供市民休闲、娱乐以及健身的开放式公园。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物质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屋消费是当前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就从分析我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原因入手,提出稳定房地产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几点建议,以求教大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保险主体竞争愈发激烈,保险行业开始逐步进入微利时代。大力发展非车险业务已成为各公司扩规模,争利润的有效途径。本文着重针对非车险业务中的责任保险进行分析,就当下如何发展责任保险提出四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生产、销售、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企业经济发展。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措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建设企业文化,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精神促进作用,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更为快速、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解决民生问题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真正实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8.
理顺企业中的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开放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由于理论的滞后和政策的不到位,无论是公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的运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矛盾与不和谐,这些矛盾与不和谐的存在影响到国家的稳定。解决这些矛盾与不和谐,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更需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新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中国必须确立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处理好利益整合与科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整合好各利益群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并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治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社团被赋予了新的定位和新的功能,在推进和谐高校的建设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的新任务新作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