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警示台     
美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展开双反调查美国商务部1月19日宣布,将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展开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调查,这是继太阳能电池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相似文献   

2.
布告栏     
《中国对外贸易》2013,(1):96-97
美商务部终裁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征"双反"关税美国商务部2012年12月18日终裁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关税,这是美国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的又一起贸易救济案。美国商务部当日发布公告称,将对中国输美应用级风塔征收21.86%至34.81%的反补贴税和44.99%至70.63%的反倾销税。应用级风塔系支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19日,7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向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10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发起的"双反"调查,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相似文献   

4.
WTO/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1,(12):8+10
美国正式发起对我国清洁能源产品首次"双反"调查中国商务部网站11月10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已经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在立案公告中,美国商务部初步估计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为49.88%至249.96%,补贴率在微量以上,指控补贴项目包括出口品牌奖励、低于充分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华实施贸易救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美两国双边关系的日益深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频繁的使用各种各样的贸易救济措施来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本文通过对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的分析,探究了其发起贸易救济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美国贸易救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WTO经济导刊》2013,(12):8-8,10
11月19日,针对美国频繁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呼吁美方调配机关对双反立案果取审慎态度,避免贸易救济调查沦为贸易保护书义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印度2009年对华经贸政策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双边贸易近年来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中印双方的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化工、矿产品等,具有相似性和竞争性,较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印度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上半年,共对中国产品密集发起31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在世贸组织成员中,印度是金融危机以来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案件最多的国家。印度应尽量避免对中印贸易采取歧视性政策,并反思其贸易保护的政策,任何"以邻为壑"的政策都可能引起贸易伙伴的报复并最终损害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8.
《商》2015,(14)
当今,中国已经取代印度传统贸易国阿联酋及美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印双边贸易快速发展的进程的同时,印度却频繁的运用贸易救济调查手段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贸易摩擦日益频繁。本文从印度对我国反倾销的现分析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其次从中国、印度两个角度分析印度对我国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1,(12):8-8,10
美国正式发起对我国清洁能源产品首次"双反"调查 中国商务部网站11月10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已经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错综复杂,欧美各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风也阵阵袭来,而且愈刮愈烈。先看美国,从太阳能电池板到不锈钢水槽、化学增白剂,今年3月份以来,美国对中国产品频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特别是3月19日至21日,美国接连对中国产品发起5宗贸易救济措施,密集程度前所未有。"稀土"争端仍在持续。继美国、欧盟、墨西哥联手向WTO告状,要求认定中国对铝土等9种原材料的出口管  相似文献   

11.
郝洁 《国际贸易》2012,(11):27-31
一、欧债危机下中欧贸易摩擦的新动向 (一)欧债危机后的欧洲对华贸易救济案件 2010年以来欧盟共对我国发起2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2010年发起11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8起反倾销调查,2起反补贴调查,1起保障措施调查。2011年欧盟对我国产品发起8起反倾销调查。2012年上半年欧盟已对我国产品发起6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4起反倾销调查,2起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贸易大国,两国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经贸合作一直较为紧密。但在中美双方经贸发展走向深入的同时,美对中方发起的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也频频发生,其中不少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与中国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WTO)近日公布了中国诉美国反补贴措施案(DS437)上诉机构报告。上诉机构维持了专家组关于美国在公共机构认定、土地补贴专向性认定、基于出口限制措施启动反补贴调查等方面的做法违反世贸规则的裁定,进一步认定美在对华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中使用外部基准的标准不符合世贸规则。这意味着,美国不可再用此前方法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其发起单边贸易救济的难度加大。该案于2012年5月由我方发起,2014  相似文献   

14.
2017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并决定对中国贸易行为发起调查,8月18日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此后中美贸易摩擦也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在中美贸易中一直保持顺差地位的同时也存在贸易结构性问题。在当今中美贸易摩擦悬而未决的情况下,这一问题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本文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国际贸易产品分类"(SITC Rev.4)方法,将商品分为十大类,通过整理分析数据,主要研究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动态     
《WTO经济导刊》2009,(2):8-8,10
WTO总干事角逐成独角戏,拉米连任在即;美国公布《中国履行WTO承诺情况2008年度报告》;WTO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贸易大幅下滑;2008年中国遭受拉美国家贸易救济调查17起;澳对中国产碳钢焊缝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贸易大国,两国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经贸合作一直较为紧密。但在中美双方经贸发展走向深入的同时,美对中方发起的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也频频发生,其中不少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与中国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有着密切联系。一、2013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的部分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回  相似文献   

17.
美国"337调查"程序是根据"337条款"筑起的一道贸易保护的知识产权壁垒,同其他贸易保护措施相比,"337调查"具有容易发起,时间短,成本低,救济措施广泛而严厉的特点,因而更加容易阻止别国产品进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杀伤力更大。随着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崛起,中国已经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国,337争端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337调查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商务部整合原公平贸易局与产业损害调查局部分业务职能,正式组建贸易救济调查局。新成立的贸易救济调查局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依法开展贸易救济调查,推进贸易摩擦应对与贸易救济调查良性互动,探索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结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成功应对欧盟无线通信设备等系列重大贸易摩擦案件。2013年5月,欧委会拟对我无线通信设备发起"双反"调查,贸  相似文献   

19.
"双反"调查是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措施的合并使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发展,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其中,针对中国或涉及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在全球是最多的,中国早已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自2004年4月加拿大对我国出口的烧烤架发起首例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案件开始,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相似文献   

20.
从1980年到2016年美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前后发起262次贸易调查,累计金额高达282.2亿美元。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是遭遇美国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国家。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级。通过分析近年来中美贸易相关数据,寻找中美贸易摩擦的起因,分析两国是否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寻找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