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事     
《经济》2004,(2)
张贵林:中关村“新村长” 2004年1月初,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高层人事调整,原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贵林当选为董事长。 2003年中关村科技仍处于艰难的转型过程中,到年底,除了中关村建设预计完成利润1亿元(包括中关村科贸中心)、四环医药能较好完成全年各项经营指标外,中关村软件公司基本实现盈亏平衡。而中关村数据公司还处在“止血中求发展”的阶段经营状况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是“电子一条街”还是“骗子一条街”,中关村得用行动来证明。  相似文献   

3.
李扬  黄威 《经济世界》2001,(10):33-36
当“下课”声频频在中关村响起的时候,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让无数球迷爱恨交加的甲A职业足球联赛。 “下课”是甲A联赛“创造”的新词汇。当一个俱乐部遇到巨大困难的时候,当球队战绩不佳、球市低迷的时候,“下课”的总是那些“教头”们。同时,人们又经常看到。一支球队内藏的深层次矛盾,也并没有简单地因为这些教练员的“下课”,而得到根本的改变。 所以,当甲A联赛的“下课”声,突然在被誉为中国高科枝的希望所在──北京中关村轰然响起的时候,人们不免会产生异样的感受。最近,这股风在中关村刮得很猛。 名”教头“ 纷纷下课的…  相似文献   

4.
陈言 《资本市场》2005,(12):89-91
在今年年底前,段永基将正式交出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科技”.SZ000931)董事兼总经理的帅印。而从2004年年初以来,段永基利用掌握的多种资源,为自己在中关村科技6年多的不良投资进行了“还账”。  相似文献   

5.
《经济》2005,(Z1)
1996年,方兴东进入IT行业。1997年,方兴东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中关村的。用他的话来说,他和中关村渊源颇深。2002年,方兴东发表了《正在消失的中关村》。后来方兴东发现,中关村的某些行业死亡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于是觉得凭借单独的一篇文章来警醒中关村已经不够,于是方兴东决心为此作一本专著。随后由方兴东引领,博客中国曾经展开一场关于中关村生死存亡的讨论,并形成了一本极具方兴东个人色彩的“中关村之死”的书,这本书像洪水一般在网上四处泛滥。至于为什么后来付梓印刷时变成了《中关村失落》,方兴东透露是出版社的意见,“出…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是硅谷目前,一个争相建立中国“硅谷”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从报刊上披露的情况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合肥、西安、武汉等十几个城市已经光后提出在今后5年或10年的时间内建成“中国硅谷”、“华中硅谷”、“西部硅谷”等目标。为什么这么多城市都认为自己能够成为“硅谷”呢?理由是当地聚集了相当数量的高技术人才,或者当地有可能吸引来相当数量的高技术人才。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根据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永基提供的数字,中关村的技术人员有50多万人,比美国的硅谷和中国台湾的新竹都要多。硅谷的…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6月起,一个主题为“放飞梦想,孕育辉煌”的商业计划大赛在北京中关村地匕开始启动。这个集创意、人才、资金为一体的比赛,在国内首次明确地提出旨在通过提供世界~流的商业培训、资金支持,帮助青年创业者成功地建立起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有关专家评价认为,这一大赛的举行不仅会有效地推动中关村地K创新体系的建立,还将在全国青年学了中掀起一个创业的热潮。而了解底细的人更清楚,这是主办发起单位中关村科技公司向社会亮出“组合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段永基的”应征入伍”现今的“中关村”已不是一个地域名称,也不仅属于…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电脑节”连续举办了四届,2002年9月6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关村电脑节,终于显露出它成熟的面孔。本届电脑节呈现出国际化、时尚感和科技色彩的显著特色,它已经真正成为中国IT行业各种会议活动中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中关村是中国高新技术区域发展的领跑者,但是它长时间以来一直摆脱不了区域化色彩。随着中国加入WTO,融入国际市场,中关村已经意识到这将给它带来难得的发  相似文献   

9.
《环境经济》2004,(4):12-12
为实现被称为“城市环境新隐患”的城市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我国首家城市污泥无害化产业联盟落户中关村。  相似文献   

10.
《时代经贸》2013,(9):25-25
“京交会的生命力在于成交!”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并不是马云飞第一次听到,但作为中关村数字内容产业协会的秘书长,她却深谙“真金白银的签约交易”对于协会旗下企业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讨论中关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要想把中关村科技园建设成创新中心,在轻重缓急上,有昨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第一,有利于科技小企业成长的商业环境第一,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第一。文章认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产业”、“首都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等观点是认识上的误区,北京的经济发展应该是智力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举,智力制造业鼎力相助的格局。北京应该通过大力发展智力服务业成为全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头脑  相似文献   

12.
谢平 《资本市场》2009,(6):126-126
它是Google在中国望洋兴叹的本土企业。它是纳斯达克的“中国奇迹”。一家从中关村起步的小公司.用10年时间,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界的巨人。  相似文献   

13.
原先以聚集了退市和“两网”企业交易而波澜不惊的三板市场正在完成其定位的转型,中关村及更多的高科技园区将加快在三板注入企业进行“预上市”,高科技概念的注入使新三板投资机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启翊 《经济纵横》2006,(6):74-75
你愿意当牲口吗? 如果谁问这个问题,很可能被对方臭骂一顿。 可事实是,在中关村,能干活的人,都被尊称为“牲口”。  相似文献   

15.
山寨机之死     
朱旭东 《新经济》2011,(7):62-63
模仿创新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它们经常引发专利纠纷和诉讼,但在中国却演化成“山寨”文化。引爆“山寨”流行的是手机,比如从知名品牌变形而来的“Sumsang”之流,或是没有任何知名度的杂牌。在深圳华强北和北京中关村这样的大型消费电子产品集散地,山寨机一度“占山为王”。但现在,山寨机开始失去一线阵地。  相似文献   

16.
一个对网络一无所知的山西农民,经过三年多锲而不舍的拼杀搏击,竟然在精英云集的北京中关村建立起一个“飞宇”王国。北京“飞宇”集团总裁王跃胜从80万元起家,如今滚动增长数百倍,“飞宇” 网吧不仅占据了百年学府北大南门,还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开了300多家连锁店。王跃胜创造的“飞宇”奇迹令人惊奇不已。  相似文献   

17.
《时代经贸》2009,(12):13-13
12月29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这是继北京中关村后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开发区将积极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两型产业”发展三大创新试点。  相似文献   

18.
回到中关村     
一个“中关村是未来20年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论断再一次把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中关村——这个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还有着说不尽的今天和明天的中国信息化发源地。  相似文献   

19.
1995年2月17日晚接近午夜时分,新华社对外电讯通稿目录中跳出这样一条消息:中关村科学城将重建——“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和北京市长李其炎今天在此间透露,中科院和北京市将联手重建举世闻名的中关村科学城。工程将于下半年实行国际招标,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技术企业入驻。” 这就是说,经过四十多年的风雨之后,为新中国的科技、国防和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关村科学城将以崭新的容颜再现于北京市的西北郊。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现场办公会上,周光召院长和李其炎市长各带一班人马,共商重建中关村科学城的大计。  相似文献   

20.
创新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基本属性,创新质量决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质量。科技园区促进区域产业集聚,集聚显著影响科技园区创新,但缺乏对“一区多园”创新质量的综合集聚效应研究。由此,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质量指标体系,在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3种集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集聚模式对创新质量影响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以2006—2017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等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不同集聚模式与创新质量的时空效应并对其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质量呈现显著时间循环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各园区创新质量空间集聚存在高-高、低-低等模式并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跃迁。所有园区受到正向显著的专业化集聚影响,大兴-亦庄园受到负向显著的多样化集聚影响,而房山园、密云园和延庆园受到的多样化集聚影响不显著,海淀园、朝阳园、大兴-亦庄园、东城园、西城园、通州园、门头沟园和顺义园受到市场竞争集聚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