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东省东营市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障已于2000年12月提前半年实现整体并轨。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全市190多个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大门徐徐关闭,不再审批新的职工下岗,不再安排新的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尚在中心未实现再就业的原有下岗职工统一改称为“失业人员”,由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并人失业保障行列。从此,“下岗职工”一词作为特定时期的社会产物逐渐消失,而由“失业人员”这一社会称谓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2.
灵活就业成为新时期再就业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福建省加快由再就业中心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步伐,至2002年6月底,仍在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由1998年的16.24万人减少到2305人,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保生活”向“出中心、再就业”的过渡,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  相似文献   

3.
自去年年初以来,威海市开始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在一年的有序运行中,共有12484名企业富余职工从岗位中剥离出来,直接转入失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其中有6187名失业人员将档案交由职业介绍机构代为保管,共为680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464万元、医疗补助金60万元。另有1612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通过培训,实现了自谋职业和再就业,使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了82%以上。威海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的成功并轨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的提高,得益于相关措施的落实。首先是政策配套把关严格。一是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通过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和拨付剩余基本生活费的做法,鼓励失业、下岗职工自谋职业。截止到去年11月底,全市共有750人一次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经日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日照开发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下岗职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全部"关门"。近几年,日照开发区高度重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自1998年以来,该区凡是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下岗职工全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凡是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工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保障金,并与中心签订了协议,实现了建中心、进中心、签协议、保生活四个百分之百,较好地保障了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同时,该区还安置了近千名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至去年底滞留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仅有21人,而失业保险基金比较充足,具备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转为失业保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泰州市自1998年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以来,创造性制定了“保老、扶中、推青”政策,实施国有企业“三置换一保障”改制工作,2002年基本完成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2004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这期间,该市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使城镇就业局势逐步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确保社会稳定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企业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实施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发挥了"中心"的"缓冲带"作用。随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下岗"与"失业"并轨是大势所趋。并轨以后,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应如何过渡?如何实现市场化的就业机制?请看莱芜钢铁公司在这方面的几点尝试。莱钢再就业服务中心自1997年成立以来,共接收下岗职工671人,有580人实现再就业,就业率为86%。在保证实现"两个确保"的前提下,他们积极稳妥地开展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并着力于市场就业机制的培育,本着构筑"双向选择"的竞争平台,为今后向劳动力市场过渡打下基础,并在制度创新、下岗培训和市场模拟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劳动保险基金收缴率 ,广辟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牡丹江市于5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百日会战。会战分三个战役 ,第一个战役是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一是从加强再就业资金管理者监督检查入手 ,保证再就业资金专款专用 ;二是按时为被托管的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缴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费 ;三是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5600人 ,再就业率达到27 %;四是全市下岗职工培训率达到65 %;五是完成市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是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重要内容。在并轨过程中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是确保并轨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也是并轨职工的根本出路。吉林省延边州在并轨试点过程中,始终一手抓就业,一手抓并轨,强化对并轨人员的就业指导扶持,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大力扶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再就业援助和困难救助活动。不仅并轨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而且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战略,自1998年开始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作为解决国有企业冗员的过渡性措施,至今已经历了“双轨”与“转轨”阶段,目前正处于“并轨”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国近半数的省份已经实现和正在完成并轨,全国在中心的下岗职工从最高峰的700万人下降到100万人,虽然要求实现并轨的规模不大,但难度不小,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方  相似文献   

10.
一、稳妥处理好下岗职工出中心时的劳动关系为顺利实现下岗职工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障的并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协议期满未实现再就业的,应及时出中心,办理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手续,由企业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职工可向就  相似文献   

11.
努力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重申要关心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努力扩大就业,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环节,是对广大劳动者最积极、最根本的社会保障。随着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障的并轨,下岗职工将陆续走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加上大量的企业冗员将不再进中心而直接进入社会,失业人员数量将大幅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财会》1999,(4):27-28
满洲里市现有城镇届民15.7万人,各类企业221户,职工3万人.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企业改革的深化,结构调整.转制兼并.减员增效和实行破产.已经出现下岗职工8200多人。(包括扎赉诺尔矿务局)经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有4875人通过企业重组、分流和自谋职业渠道实现了再就业。到去年10月末.全市尚有下岗职工3407人。因此,实现两个“确保”。不仅是党和政府对广大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体人员的庄严承诺,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百帮”四年1998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有6.3万多职工先后下岗失业, 其中“4050”人员占30%以上。在做好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合肥市委、市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对以“4050”人员为主体的弱势就业群体再就业援助上。市领导一再强调,做好再就业援助工作,就是对弱势群体的最大也是最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4月16—17日,钟启权副省长率省政府办公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赴茂名、湛江两市,通过听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召开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代表座谈会,实地考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创业等形式,调查了解两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瑛 《新疆财会》2004,(5):24-26
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障制度并轨改革是当前地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使此项工作在自治区能够稳步有序地推进。现就自治区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工作的现状及推进“并轨”工作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9号)和省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等有关部门《转发劳动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检查的通知》(粤再就[2001]1号)的规定,失业人员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享受与下岗职工同等的政策优惠。  相似文献   

17.
双轨、转轨与并轨1998年,为了配合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企业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责是为本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用,组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扎实推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被下岗失业而困扰。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政府积极为下岗职工再就业造船助航,另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通过不同渠道积极寻求再就业的路子。然而,少数不法分子抓住下岗人员求职心切的思想利用各种诱人的手段,从下岗失业人员身上谋取不义之财,使本来就很窘迫的下岗失业人员“雪上加霜”。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务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妥善分流安置国企富余人员,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从实际出发,坚持贯彻市场就业方针,在维护下岗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加快下岗失业并轨步伐,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广东早在1998年就明确提出“先分流,后下岗,少进中心,快出中心,分类指导,促进就业,确保生活”的工作思路,从一开始就按照国企下岗职工进中心与分流进市场的  相似文献   

20.
1.问:下岗职工出中心后仍来找到工作的,其生活如何保障? 答: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期满未实现再就业的,应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原企业要及时为其出具相关证明,告知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名单自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7日内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下岗职工应持相关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要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