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中求 《人力资源》2009,(23):69-69
我选择秘书向来不太注重外在形象,当然人都是爱漂亮的,但是从工作的角度来说,我不主张选择太漂亮的秘书。因为我个人认为(很可能是个人偏见),漂亮女性克制力比较差,勤奋度也差,尤其经不起打击。我用秘书真正概括应该是两个字,一个是“严”,一个是“细”,因为我自己曾给一位厅级领导当过秘书,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大概也算个“老秘书”了,从1954年给省委副书记当秘书起,断断续续在党政机关做秘书工作三十多年,当过秘书处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省委办公厅主任,当过省委副秘书长,直至离休。前些天,《秘书工作》的同志邀我参加“老秘书谈心”,我当然乐意,但是谈什么呢?时代发展飞快,自己却脱离实际工作太久,要谈也无非是老生常谈。姑妄谈之,请诸君多多包涵。  相似文献   

3.
我从2006年来到目前单位担任秘书工作,对秘书工作的规律与特点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我认为做好秘书工作必须切实做到“一二三四”,这些可以说是我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结识《秘书工作》,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在家乡党委办公室谋了一份文字誊抄的差事。那些日子里,我经常从乡党委秘书那里借来《秘书工作》,聊以打发夜晚孤寂沉闷的时光。  相似文献   

5.
我的工作生涯经历了三个转折点:第一个是从一家机械厂转到一家杂志社;第二个是从杂志社转到秘书工作岗位;第三个是在秘书工作中结识了((秘书工作》。如果说前者是我工作的摸索,中者是我工作的定位,那么后者就是我人生精彩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秘书工作》创刊25周年。我刊举办的“回忆与畅想”征文活动受到了广大秘书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来稿深情回顾与《秘书工作》共同走过的春华秋实,热情畅谈《秘书工作》的未来发展。从本期起,我刊将陆续选登其中的优质稿件。欢迎大家写来更多的征文佳作。——编者  相似文献   

7.
《秘书工作》2010,(4):25-25
《秘书工作》对办公室各项业务工作的详细介绍,使我较快地熟悉了办公室业务,更加清楚了如何做好秘书工作。希望《秘书工作》继续坚持选好稿、用好稿,始终成为我们秘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耿函照登     
胡高堂  姜烨 《秘书工作》2009,(10):39-39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秘书战线的一名新兵,自2006年到北京科技大学党办、校办工作以来,《秘书工作》杂志给了我很大帮助,不仅让我在文字功夫上逐步提高,更使我对办公室工作的思考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来,办公室只有我们信息文秘室订阅《秘书工作》,由于在学刊用刊中受益匪浅,我把杂志推荐给其他科室的同事们。他们翻阅后同样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9.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一位教授在讲授秘书学时,出了这样一道测试题:一天早上,某公司老板收到一封代理商寄来的非常无礼的信。他看后十分气愤,怒气冲冲地把秘书叫来,让他记录自己口述的回信:“我没有想到会收到你这样的来信,尽管我们之间已有长时间的交往,但事到如今,我不得不中止我们之间的一切交易,而且我还要到处宣扬你的恶行!”老板命令秘书将信打印出来并立即寄走。对于老板的命令,不同的秘书可能有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赵世喜 《秘书工作》2010,(10):60-60
我是1986年3月参加工作的,屈指算来,这24年中,竟有22年是在秘书岗位上度过的。虽然调动过单位,但我却一直与《秘书工作》相伴。  相似文献   

11.
曹随义 《秘书工作》2009,(12):41-42
我写过一个条幅:“秘书之职,服务为本;服务之功,学习为先。”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秘书工作的根本职责是服务,服务的功,夫深浅,关键在于学习。只有铺好学习路,才能迈好服务步;想要服务上水平,必须学习下功夫。这是我做秘书工作的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12.
眭达明 《秘书》2011,(7):16-18
据我这些年的研究,历代有姓名可考的所有文科状元中,考取状元之前或之后做过秘书的为数不少,而从秘书岗位上直接考取状元的就非常少有。清朝的毕沅不仅从秘书岗位上考取状元,而且他的夺魁还与秘书工作本身紧密关联,这就更加少有甚至有趣。  相似文献   

13.
14年前,我从教育部门调入县委办公室,领导安排我从事文秘工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正当我为如何实现角色转变发愁时,办公室副主任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递给我一摞《秘书工作》。从此,我与《秘书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 两年前,行伍出身的我转业到区党委政策研究室。过去操枪弄炮的手,现在要改行耍“笔杆子”,谈何容易!我向担任过秘书的同事请教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他简单地谈了一些情况后,建议我订阅《秘书工作》杂志。  相似文献   

15.
建言秘书     
刘星 《秘书工作》2009,(6):59-59
近有属下被领导选做秘书。行前问及为领导做秘书之要领,自忖也未曾深悟。但出于友责,我为其建言:  相似文献   

16.
罗荫 《秘书工作》2010,(5):34-35
我在中央机关从事秘书工作已近40年,《秘书工作》是我常置案头的一本杂志。今年,杂志新增“案例”栏目。在为新栏目叫好的同时,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也再次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7.
在秘书岗位,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成为领导工作上的助手、生活上的帮手。我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已十八年,其中担任室主任秘书十多年,对如何做好秘书工作,有几点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1993年7月,邓小平在接受加拿大记者保罗·杰克逊的采访过程中,非常赞同杰克逊的“古往今来,中国有许多人才是秘书出身”的这一看法。邓小平讲道:“西汉文学家司马迁曾任中书令,就是皇帝的秘书;《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做过翰林学士;三国时文学家祢衡做过江夏太守黄祖的秘书。近代中国第一个政治秘书是孙中山的秘书宋庆龄。我们中共最早的秘书是毛泽东,负责管理文件,1926年改为秘书处编制,他是我的前任。周恩来、任弼时、邓颖超都做过译电员;杨尚昆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他自称是‘中央领导的秘书’;陈伯达、胡乔木在延安时当过毛泽东的秘书,邓力群当过刘少奇的秘书,宋平当过周恩来的秘书……”最后,邓小平得出一个结论:“从秘书中培养党政高级干部,也不失为我们拨擢人才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谈心录”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利用最后一点篇幅与秘书朋友们谈谈怎样加强写作和素质能力建设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刚走上秘书岗位的新同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假如我是经理”老师让学生写一篇“假如我是经理”的作文,其它学生都沙沙地动起笔来,唯有一经理的儿子靠在椅子上不动。“为什么还不写?”老师问道。“假如我是经理,我一定有秘书,我在等秘书呢!”学生答道。“假如我是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