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所探讨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知识者的价值观念与心态,主要清理这一运动中知识分子的“国家”,“生命价值”观念.作者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对“爱国”这一概念的思维定势,这一运动中的知识者对国家的感情是并不能以“爱国”一词来界定的,他们的思考更深邃,是一种“健全的个人主义的爱国主义”,他们对文化变革、个人健全发展的关注重于对政治运动的关注;在具有了强烈自省精神的同时,他们对个人价值的理解也超越了古代士人的价值观念,而代之以“以学术为天职”、充当社会的良心的现代知识分子价值观;与此同时,他们独立不羁的民间立场和不卑不亢的战斗姿态首次显现在作为群体的中国知识分子身上.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以后,具有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出现。他们从官僚阶级中脱离出来,出现在不同的岗位上。择业的自由促成了他们活动空间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但是知识分子在自由中又保持了统一,他们所继承的那种传统"士大夫"的人文关怀精神,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意识,又使得他们与社会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知识分子在为整个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而奋斗,在为整个民族的崛起与繁荣而拼搏。在民族危亡时期,他们积极寻求救国真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举起了革命的旗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途,知识分子"任重而道远",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史上,西方发生的思想解放和社会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在内忧外患、国破家亡的窘境下才发动一场“新文化”运动?其原因在于,我国二千多年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实行了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的一体化,并由封建儒生实现一体化。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既是帝国的组织者和官僚政治的主体,又是封建文化的传播者和意识形态结构的主体。他们是现存制度的受益者,这决定了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4.
所谓人文精神的失落,实际是一直推崇人文精神或以人文精神为归宿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无法适应今日中国之改革大潮的一种表现.这也表明了他们因无法找到自己在现代代进程中的恰当位置而焦虑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晚清经济思想近代化的最终形成阶段(1895--1911年),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对西方经济学说在华广泛传播发挥了主体作用。他们译书立说,将大量西方经济学说和理论传入中国,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士人固有的传统封建经济理念。这一时期的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并以此来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提出经济改革的主张,促进了晚清经济思想由“振兴商务”向“振兴实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工作,历来是我党的一个工作重点之一,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更体现了党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和重视。邓小平同志把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当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依靠力量。我们党对杰出的知识分子给予大胆的提拔,委以重任,使他们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就业、待遇、家庭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工作、就业性质发生了变化,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一) 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国有企业“抓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思想近代化的早期阶段(1860-1894年),传教士在西方经济学说和理论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他们通过译著书刊、兴办学堂、开设经济学课程教育,将一些资产阶级的近代经济理论传播到中国,冲击着"重农抑商"、"贵义贱利"的传统封建经济理念,促进了中国经济思想的早期近代化.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渠道的日益增多,传教士丧失了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主要媒介的地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群体构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主体.中国经济思想的近代化开始进入到后期并最终形成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古语:士农工商。为商者常被人看作奸诈之徒,士(知识分子)当然是最不耻与之为伍的。然而,在当今改革的大浪潮中,素以温文尔雅著称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卷入了创办企业的涡漩之中。他们不再是沉思者、冥想者,而是以新时代的创造者、开拓者和实干家的形象,展现出炽亮而又崭新的风采。刘志民就是这群知识分子弄潮儿中的一员。坐在我面前的刘志民是大连东方电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脑”)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9.
世纪回眸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并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图为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启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新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始按照他们所理解的现代意义与标准.尝试重建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1937年7月7日,驻守宛平芦沟桥的中国守军与日军发生大规模枪战,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八年抗日战争就此拉开序幕.图为国民党二十九军在芦沟桥上自卫.文化大革命轰然爆发.1966年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开始被全面发动.  相似文献   

10.
董国强 《开放时代》2000,(9):117-119
《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1895- 1980)一书,是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史景迁先生 (Jonathan D.Spence)在八十年代初完成的一部关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论著。在这部近 27万字的论著中,作者独辟蹊径,以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转述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切身感受,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近一百年来中国历史发展变迁的轨迹。   本书涉及和引述的人物众多,其中较为我们熟知的包括:康有为、梁启超、秋瑾、陈独秀、鲁迅、瞿秋白、沈从文、徐志摩、闻一多、老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战国时代和秦汉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入手,提出“学在官府”与“学在民间”两种发展模式,并通过引入“职位社会”、“品位社会”的观察维度,考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征与社会大背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徐东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292-294
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过程中的历史贡献,决定了知识分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创新作用、普及和传导作用、实践和求证作用。应努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化,积极推动知识分子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牢固确立"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思想,以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步的华侨知识分子在这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斗争中,发挥了先锋和骨干的作用。他们在舆论宣传、培养和输送革命骨干、亲自参加战斗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人文知识分子之所以在今天好像越来越只能跟自己玩,是因为大家在存在方式上,已经远离人文知识了——人们在存在上,似乎已经不再需要他们. 前段时间,我参加过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论坛.会上,大家用各种术语演讲、交流,所谈的话题都比较高大上,但却让人搞不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坐在那里,听着各种抽象晦涩的术语,我突然有一种荒谬的感觉.这种论坛有什么意义?就是一个小圈子的人在自娱自乐吗?它跟大众,跟这个社会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黄万盛 《开放时代》2008,(6):124-133
西方在近代社会通过知识分子这个阶层强烈地发展了一种“批判的建设性”,即对社会的贡献通过批判的建设来体现。这样的传统。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特征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圣王真正参与朝政之中,可以选择与朝廷合作;如果不能合作,他仍可以在民间跟君道配合。实现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如果朝政的道义基础彻底崩溃。他们也可以成为抗议精神的领袖,参与政治的空间是非常宽广的。  相似文献   

16.
程亚文 《开放时代》2001,(10):119-122
近现代以来,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儒家传统无法生长知识分子的说法,认定古代中国根本不存在现代式的。类于西方的知识分子。杜维明却为我们疏理了一条清晰的关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线索,他说,中国古代的儒家不仅是文人,也是知识分子,不仅仅是向既存体制妥协,也有对既存体制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正> 林彪、“四人帮”在他们肆虐的十年间,竭力推行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知识分子被当作反动的社会力量,横遭凌辱和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知识恢复了名誉,知识分子也得到了解放。党中央已经明确宣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这些已经成为调动我国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但同时必须看到: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封建的传统观念和小生产的狭隘偏见还在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头脑,我国经济、政治制度的许多具体环节还存在着缺陷。这些又妨碍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发  相似文献   

18.
安东尼奥·葛兰西通过对自身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意大利革命运动失败的反思,提出了著名的以市民社会、阵地战、有机知识分子为核心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而在对文化领导权的强调过程中,葛兰西尤为关注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高度重视有机知识分子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的全面理解,以求探寻"有机知识分子"和"文化领导权"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前,致力于启蒙的先进知识分子侧重于把西方列强看做世界先进文明的化身,并未刻意强化其侵略者的身份,更愿意相信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自身。一战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先进性产生怀疑,西方列强作为侵略者的身份就更加明显。先进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色彩",对其颠覆世界资本主义的口号报以浓厚兴趣,折射出他们内心长期以来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强烈不满。而苏俄基于国际主义原则和国家利益的需要,也开始引导中国实行彻底的反帝政策,它为中国的民族危机提供了新解释——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压迫。这种解释引起激进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迅速接受了国际主义思想,并拿它作为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的工具。国际主义者主张推翻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不加区别地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半殖民地的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则必须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集中力量打击最主要的敌人。由此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任务。回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心路嬗变的历程,不仅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指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张国庆 《经济师》2007,(5):24-25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政治紧密相连,是统治者的附庸,这一事实导致了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思想、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的丧失,使知识分子失去了作为社会精英应有的社会作用;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新世纪的世界潮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带来知识分子的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